目前分類:好文共賞 (1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生 活 哲 學



㊣ 一 日 一 生 ㊣



幾天前在家裡有線電視頻道「清涼音」正在播一場演講,看了以後獲益良多,迫不及待的想跟別人分享,講給老婆、同事們聽,大家也都覺得心有戚戚焉。



講題內容是最有效率的潛能開發。我是從中間看的,這位教授問現場觀眾三個非常好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想要活到幾歲?」然後把答案寫下來。









第二個問題是:「你現在幾歲?」,也把答案寫下來。然後把第一個答案減去第二個答案,這個數字就是你還有幾歲可以活。這雖是一個簡單的數學,但是重點是他的問法。



接著教授問,「還有六十年可以活的人舉手」,現場有不少人舉手,「還有五十年可以活的人舉手?」,我心裡暗暗吃驚,因為照這種算法我只剩三十五年可活,跟現場的人比起來求生意志是最低的了。



教授就這樣一路問下來,一直問到 ”只剩” 十年可活時,現場只剩下一位先生了,教授笑笑的恭喜他:「你是第一名喔!」哇,這重點在於你自己的選擇。



你如果”想要” 活到一百歲,你該怎麼做?該不該一大早起來做運動?該不該注重養生保健?



如果只剩十年可活你想怎麼活?還會這麼執著於這些身外之事嗎?還會亂發脾氣看不開心嗎?如果早知自己的死期,是否會改變自己的人生觀?大家都不願意老,但是歲月不饒人,時間還是無情的消逝。



教授接著說,一般人的一生不外乎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學習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工作階段,第三個階段是退休後享受人生階段。



他問現場的人想不想趕快退休?現場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趕快退休。教授又問,退休之後要做甚麼?



有人回答去旅行,環遊世界;也有人答說做義工、志工。教授提到,有很多人拼命賺錢,以為等到賺到幾千萬後退休後再來好好享受人生,結果一朝檢查出來得到不治之症,甚麼都沒有享受就不甘心的離開了。也有人退休後天天出國旅行,玩了一陣子之後又覺得人生失去了目標,好像一直玩樂也欠缺一點甚麼。那麼應該要怎樣來面對人生呢?



他提出了 「一日一生」的觀念。



也就是每天都要學習,保持學習的動力;每天都要工作,維持生活的目標;每天都要享受人生,而不是等到退休之後才來享受人生。我聽到這裡,覺得很有道理。當一個人不想學習新的事務時,就是心態老化的開始。當工作已經熟練,沒有甚麼人生目標時工作就提不起勁。常常樂於學習新的事務,時時訂定一個小目標,或者用某件工作或任務當作一個指標,激勵自己完成目。我也從當天開始就來享受人生,做幾件自己最快樂的事,每天都享受人生,即使明天就走也沒有遺憾。



教授舉了一個例子,他的父親是小學校長退休,退休之後了無生趣,每天就是等死。他鼓勵他父親和母親來聽他兩天的演講活動,聽完之後他父親講了一句話,讓他和他母親感動到流眼淚。他父親說:「我要活到一百歲。」接著問他母親說:「妳每天幾點起床?」因為他母親每天清晨五點半就起床做運動,而他父親則是睡到自醒,所以雖是一起生活了這多年卻完全不知枕邊人何時起床。第三句話則問他母親說「存款還有多少?」因為他父親從不管錢,薪水完全交由老婆處理。他父親決心開始為自己以後的三十年好好健康的活著,好好的享受人生。他母親很高興,幾十年嘮叨竟然比不上兒子的幾句話有效。



所以,朋友們,馬上行動吧,每天都要找時間給自己一些小快樂,好好享受人生,像我預定七月五日要和學校同事一起去登玉山,這些日子就開始游泳慢跑健身培養體力,我把這件事當成一個指標,督促我自己要維持最佳的體能狀態 ;說實在的我蠻感謝這位提議要去登玉山的同事,因為我的生活作息改變了,讓我下定決心堅持運動 ,而這份挑戰讓平淡的生活多了一些期待。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夢想

本報內容由 商業周刊 提供 95/1/27



每個人,心中都有夢想。有的是人生大夢,是終其一生要達到的境界,通常與事業、志業有關。像29歲的葉繡華,從一個撿馬糞的女孩,到擁有馬場;34歲的李芸嬋,從月薪兩萬的買便當助理,到新銳女導演……。





有的是生活小夢,在事業之外,渴望追尋人生的平衡。像律師羅明通,循著當年達爾文的南美航行路線再走一遍;台灣惠普董事長何薇玲,每週不間斷的練習聲樂……。



他們為了讓夢想成真,有計畫、有系統、有紀律的實踐。不過,像他們這樣努力圓夢的人並不多。根據美國最新調查顯示,只有15%的人有達成夢想的步驟。換言之,85%的人都只是在「做夢」。

日本管理學者大前研一做了結論:「這輩子都不要說『我以後要怎樣怎樣……』。如果有『以後』想做的事,現在,沒錯,就請現在去做!」



你的夢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新的一年,設定你的夢想,寫下你的方法,開始圓夢!



文●李盈穎



掌握10守則 離夢想更近

圓夢秘訣》訂出目標、具體規劃、強制實踐



你的夢想是什麼?…,有些人要想一想,甚至還答不上來。



或者,換個方式問,你心裡有什麼渴望?



對生命沒有渴望,沒有夢想的人,可能晚上一到,就習慣坐到電視機旁,或呼朋引伴去唱KTV、毫無節制的刷卡購物,打發時間,同時,也打發掉自己的生命。



這樣的人生,就像是《聖經》上所羅門王所說的:「人的一生不過七、八十,但其中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如果不甘如此,從現在開始,請發掘心裡的渴望,找出你的夢想。



而夢想,根據其目的又分成兩類,一類是人生的大夢,是終其一生要達到的境界,通常與事業、志業有關。



另一類則是生活的小夢,是在事業之外,渴望追尋人生平衡的夢想。



然而,有了夢想以後,能成功逐夢者卻屬鳳毛麟角。無法圓夢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缺乏聚焦的目標

二、缺乏行動力



尤其人生大夢,其圓夢難度更高。



夢想,是想做的事現在就去做



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說:「沒有目標,不可能發生任何事情,也不可能採取任何步驟。」目標需要聚焦,譬如,如果你想「經營一家年營業額七千萬、獲利率三○%的公司」,就比「我要開一家賺錢公司」來得聚焦。有了聚焦目標,才能進行後續規畫。



規畫,則必須是行之有效的細節計畫,包括:



一、蒐集資訊

二、依八十/二十法則列出重要的事

三、以週、月、年計畫查核是否達成



目標、規畫確立後,行動就必須立刻展開。日本管理學者大前研一,在三十年的顧問生涯裡接觸過至少一千位經營者,有些企業領袖總愛談論退休後的夢想,但大前研一非常確定:「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能完成夢想。」因為,這些人都總是延後想做的事。



因此,他的結論是:「這輩子都不要說『我以後要怎樣怎樣……』。如果有『以後』想做的事,現在,沒錯,就請現在去做!」



根據美國職涯線上顧問公司Think-TQ.com,在二○○五年十二月針對三萬名美國人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二六%的人,為自己的夢想設定了「可以達成的有形目標」;只有一五%的人,把夢想可以「具體化的細節」一一寫下來;只有七%的人,「每天都做了讓自己離夢想更近一步的事」,換句話說,多數人即使有夢想,都還停留在做夢階段。



這個調查是根據思想大師如彼德斯(Tom Peters)、柯維(Thomas Covey)及杜拉克(Peter Drucker)等人共五十本著作,歸納出其設定人生目標的模式後,將其濃縮成十條「如何讓你更接近你的夢想」的規則。如果你無法做到這十條規則,「只會讓你離夢想越來越遠」。這十條規則如下:



一、你必須設定可以達成的有形目標。



二、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你主要的興趣或你扮演的角色中,至少都設定一個你想完成的目標。



三、把夢想和你生命中的熱情相結合。



四、設定能引燃你的熱情或能激發你行動的夢想。



五、把你的夢想所有可以具體化的細節一一寫下來。



六、無條件為你的夢想奉獻一切。



七、和其他類似的人一起分享你的夢想。



八、為你的夢想設定每天、每週、每月及每年應完成的目標,也設定什麼時候要開始做,什麼時候要驗收這個夢想。



九、每天花十分鐘想一下,當你的夢想真的實現時,你會有多爽!



十、每天至少都要做一點「讓你離你的夢想更近一步」的事!



古往今來,人們的夢想往往死在「放棄」手上,毀在「嘲諷」腳下,被「困難」打敗,遭到「拖延」的溺斃。越大的夢想,越可能遇到挫折。這時,你會需要實踐夢想的「六力」,分別是:認知力、執著力、勇氣力、紀律力、專注力、孤獨力。



夢想,只留給一心想贏得的人



一八七八年,萊特兄弟十一歲時,因為收到父親贈送會往上飛的玩具,而對人類的飛行產生了夢想。在當時,沒有人相信人類可以像鳥一樣,在天空翱翔,萊特兄弟的夢想,幾乎是痴人說夢。



然而,他們當時卻立下志向,找資料、向國際學術機構去信詢問、試著打造不同類型的滑翔機,剛開始從一‧五公尺的機翼試起,逐漸加長為五尺、七尺。終於,在一九○三年十二月十七日上午十點三十五分,「飛行者一號」飛機,靠著機器自身的力量,在天空飛行了十二秒,前進了三十七公尺。



這短短十二秒,是人類史上動力飛行的第一次成功。這改變人類一百年的偉大事蹟,背後卻是源自於一個年少的夢想,與二十五年不停歇的研究,與一千多次的試飛。



夢想,就像幸福的青鳥,只留給一心想要贏得的人。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內心英雄



少林師父對一個習武已有四年的徒弟說:「你的功夫已經學得差不多,可以出師下山。」

但是徒弟擔心自己的功夫還沒學好,不敢下山,央求師父再讓他在寺裡多習武兩年。











隔天徒弟發現,寺內已空無一人,也不見師父人影,只有案頭留下一封師父寫給他的信說:



「過去四年,你學了我教你的東西,但不曾問我為何要學這些功夫,因此我要你下山,



讓江湖來告訴你,你在過去四年所學的功夫是否已夠應付江湖,兩年後你會回來找我。」



時間很快地過了兩年,這位徒弟果真如師父所料回到寺裡,



但卻遍尋不著師父,只見供桌上留有一封給他的信說:



「我料到你會回來,你在江湖的兩年中,應該學到了兩件事,



首先,你會發現四年所學的功夫是不夠的,因為江湖變化的速度遠快過你所學的。



其二是在確認自己的不足後,應該對自己會更有危機感,這也就是為何你急著回到山上再向師父習武的原因。



只是現在我要你再下山,因為在過去的兩年中,應該還有很多的高手是你不曾與他們交手過的,



表示你還有很多的弱點未自覺,否則你會因為再學到幾招功夫就以為自己天下無敵。



回到江湖後,主動去挑戰高手,兩年後回來告訴我有那些高手你無法征服,我再教你如何征服他們。」



兩年後,徒弟再回少林寺,



手上握著一份上面都是擊敗他的高手資料,深切期望師父能傳授他新功夫,



可是師父依然沒出現,依然只留了一封信給他,信上寫著說:



「若你已經找到自己很多不如人之處,你有兩種方法來改善,



第一是靠師父再教你,但師父要提醒你,師父教你越多,你越無法超越師父,你會越失去自己的特質;



第二是依照師父過去所教你的基本招式,依照你實際所碰到的弱點,自行摸索師父不曾教過你的方法,



這樣你才有可能摸索出自己獨創的招式。因此在你企圖要變成我之前,我要你再花兩年時間,



回到江湖試著釋放出自己藏在內心的英雄。如果你兩年後真的找不到方法,我再把我所懂的都教給你,



師父相信你心中還藏有一位天生的英雄。」



過了兩年,徒弟第三度上山,



老師父在途中安排了幾位少林師兄扮演搶匪,這些師兄身懷的功夫都是少林寺的獨門功夫,



在交手的過程中,這位徒弟已會用這幾位師兄所不曾見過的少林招式來與這些武林高手交手,並且能順利脫險。



當徒弟走到少林寺時,看到一位年紀與他初入少林寺時相仿的和尚正在門口掃地,



徒弟順勢詢問這位二十來歲的和尚:「請問師父在嗎?」



「師父已仙逝。」和尚回答。



隨後,徒弟為師父上完香之後,佇足良久才不忍地離去。



老師父則躲在角落,欣慰地拭去淚水。



年輕的掃地和尚好奇地問師父,為何過去三次都不讓徒弟回來呢?



師父說:「我想讓他親自找出藏在他內心深處的英雄,



除非他先不相信自己的心裡還有一個不曾被釋放出來的英雄,



不然我想幫他釋放。



你們最好的老師不是我,你們最好的老師是深藏在你們心底的『想像力』,



只有它才能讓你一輩子都是唯一。」







一些年輕朋友,也許大學剛畢業卻沒有信心畢業,



也許是上班族進入職場幾年後,在碰到瓶頸時,



都會習慣性希望藉由讀碩士學位來增強實力,



他們的思考模式與這個少林徒弟很像,



都在還不曾釋放過自己內在的英雄前、還不曾徹底折磨自己的「想像力」前,



把學校當成是最好的突破方式,因此縱然每年有很多新的碩、博士誕生,



但不一定有新的「想像力」誕生或新的英雄誕生,



這也印證 「想像,比知識更重要」的說法。



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力行,等於是空話 ;

再好的事,如果不按正理而行,難以竟其功.

An excellent theory without practice is just empty talk.

An excellent practice without theory will rarely succeed.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服員的故事 一篇有感覺的文章



我想邀請您們看完這封信一定會有所得,

有機會服務大眾,看到他們的笑容不也就是一種幸福不是嗎?



加班熬夜,賣免稅菸酒,端盤子,當我只是「忍耐」做著工作時,好友卻以擺渡人的慈善心,教會我對工作珍惜的福氣。





身為一個空服員,除了大家以為的光鮮亮麗外,工作上當然也有旁人難以體會的辛苦,除了加班熬夜外,更常常在飛機上為幾百人份的發餐、賣免稅菸酒、端盤子、照顧客人 …… 忙得分身乏術、欲哭無淚,但卻只能一再告訴自己、催眠自己:

妳從事的是服務業,「忍」過了今天就好。





儘管如此告訴自己,可總還是有力不從心、擠不出笑容和耐心的時候。



直到一次,我聽到好朋友如何在飛機上照顧及服務一位嚴重的老年癡呆症客人,我才對自己的工作心態大為改觀。



那是一班台北飛往紐約的班機,飛機起飛沒多久,一位老先生忽然大小便失禁了!他的家人既窘迫又嫌惡的叫他到洗手間自行處理,老先生猶豫了一下,一個人慢慢走向機尾的洗手間。可是當老先生走出了洗手間,卻怎麼也記不得自己的座位在哪兒,八十幾歲的人竟急得在走道上大哭了起來。



空服員前來協助,發現他身上臭不可當,原來老先生不清楚廁所內衛生紙擺放的位置,就隨手塗得一身都是,那間廁所當然也被他使用得慘不忍睹。將他帶回到座位後,周遭的客人開始紛紛抱怨老先生身上的臭味,實在難以忍受。



空服員只好詢問他的家人是否有衣物可供老先生更換,其家人卻表示隨身行李都在貨艙中的行李箱內,所以沒有衣服讓他更換。





他的家人並且告訴空服員:「今天飛機又沒滿,將他換到最後一排的位子就好了

嘛!」



確實,機上最後幾排的座位是空著的,所以空服員便依客人的意思照辦了,並且將方才那間廁所鎖起來以免有其他乘客誤入。



於是,老先生便一個人坐在最後一排的位子上,望著自己的餐盤,低著頭,不斷的用手擦眼淚。可是誰知道,一個多小時後,他已換好了衣服,乾乾淨淨、笑容滿面的回到原來的座位,桌上還放上了一份全新的、熱騰騰的晚餐。



大家相互詢問,原來是我那位好友犧牲自己的用餐時間,將老先生用濕布和濕紙巾一點一點的擦洗乾淨,還向機長借了套便服讓老先生換上,更將那間沒人敢進的廁所完全打掃乾淨,噴上了她自己的香水。同事們笑罵她笨,這樣幫忙絕對不會有人記得,也不會有人感謝,既吃力又不討好。



她卻只是輕描淡寫的回答:「飛行時間還有十幾個小時,若換成我是那位老先生,我也會很難受,誰會希望旅行一開始就變成這樣?再說,平均三十幾位客人用一間廁所,少了一間就差很多,所以我不只是幫助那位老先生,也是在服務其他的客人啊!」





聽完這件事,我為自己面對工作時的態度感到慚愧,想起她以前對我說過:

「妳知道古時候最有福報的工作是什麼嗎?是擺渡的人。因為他們把人們從一個地方,平平安安的送到另一個地方,不論之後等著那些人們的是好事或是悲傷,能平安到達,才能有一個好的開始。所以我覺得自己現在能從事服務業,真是一種福氣,能有這樣的好福氣當然要珍惜,而珍惜這福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分給別人!」



當我還把服務業只是當服務業,原來早已有人把它當成慈善業一般設想,那麼努力把平安舒適送到他人心裡。



幾天後從泰國回台北的班機上,晚餐時間有一位老阿媽的餐點竟連一口都沒有動,我上前詢問她是否餐點不合胃口,還是她的身體不舒服。



老阿媽很不好意思、小小聲的說:「其實我正想請妳幫忙,這是我第一次坐飛機,所以希望將飛機上的餐點 帶回去給孫子吃吃看,因為我孫子也沒有坐過飛機。」



我笑著對她說:「沒關係,這份您先吃,我待會兒再打包一份讓您帶回去給孫子。」

老阿媽聽了,瞪大著眼睛一邊謝我,一邊非常開心的立刻動起筷子來。



回到廚房後我將自己的那份晚餐打包,用袋子裝好,學妹在一旁不解的問我:「學姊,今天回程全滿,機餐連一份都沒有多,妳幹嘛還拿自己的那份給她?」



我的回答是:「我年輕,還可以餓一下肚子,下了班回家再順道買點消夜吃就好了,老人家可就不行了!」其實,我心裡想的是:如果這位老太太往後沒有機會再出國了呢?



她也許只是我服務過幾千名客人中的一位,但卻是她第一趟出國的旅程,如果她此次旅程的回憶都是美好的,我更不應該扮演之中唯一的缺憾,不是嗎?



服務業真的是一份很有福氣的工作,因為除了商品外,我們還能販賣「好心情」。



現在我常常想,今天的我可以為我的工作及身旁的人做到什麼程度?設想到什麼地步呢?





今天我要扮演讓他們心情平穩開心的菩薩,還是謀殺他們笑臉的惡魔?



工作是如此,生活也是如此,今天也好,明天也是,我的選擇是「惜福」!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我從小就怕過母親節,因為我生下不久,就被母親遺棄了。

>

>

> 每到母親節,我就會感到不自然,因為母親節前後,

> 電視節目全是歌頌母愛的歌,電台更是如此,

> 即使做個餅乾廣告,也都是母親節的歌。



>

> 對我而言,每一首這種歌曲都是消受不了的。

> !

> 我生下一個多月,就被人在新竹火車站發現了我,

>

車站附近的警察們慌作一團地替我餵奶,這些大男生找到一位會餵奶的婦人,

> 要不是她,我恐怕早已哭出病來了。

>

> 等到我吃飽了奶,安詳睡去,

>

>

這些警察伯伯輕手輕腳地將我送到了新竹縣寶山鄉的德蘭中心,

> 讓那些成天笑嘻嘻的天主教修女傷腦筋。

>

> 我沒有見過我的母親,小時候只知道修女們帶我長大。

>

> 晚上,其他的大哥哥、大姊姊都要唸書,我無事可做,

> 只好纏著修女,她們進聖堂唸晚課,我跟著進去,

>

有時鑽進了祭台下面玩耍,有時對著在祈禱的修女們做鬼臉,

> 更常常靠著修女睡著了,好心的修女會不等晚課唸完,

> 就先將我抱上樓去睡覺,我一直懷疑她們喜歡我,

> 是因為我給她們一個溜出聖堂的大好機會。

>

> 我們雖然都是家遭變故的孩子,可是大多數都仍有家,

> 過年、過節叔叔伯伯甚至兄長都會來接,只有我,

> 連家在那裡,都不知道。

>

>

也就因為如此,修女們對我們這些真正無家可歸的孩子們特別好,

> 總不准其他孩子欺侮我們。

>

>

我從小功課不錯,修女們更是找了一大批義工來做我的家教。

>

>

>

屈指算來,做過我家教的人真是不少,他們都是交大、清大的研究生和教授,

> 工研院、園區內廠商的工程師。

>

> 教我理化的老師,當年是博士班學生,現在已是副教授了。

>

>

>

教我英文的,根本就是位正教授,難怪我從小英文就很好了。

>

>

>

修女也壓迫我學琴,小學四年級,我已擔任聖堂的電風琴手,

> 彌撒中,由我負責彈琴。

>

> 由於我在教會裡所受的薰陶,所以,我的口齒比較清晰,

>

在學校裡,我常常參加演講比賽,有一次還擔任畢業生致答詞的代表。

>

>

> 可是我從來不在慶祝母親節的節目中擔任重要的角色。

>

>

我雖然喜歡彈琴,可是永遠有一個禁忌,我不能彈母親節的歌。

>

>

> 我想除非有人強迫我彈,否則我絕不會自已去彈的。

>

>

我有時也會想,我的母親究竟是誰,看了小說以後,我猜自己是個私生子。

>

>

> 爸爸始亂終棄,年輕的媽媽只好將我遺棄了。

>

> 大概因為我天資不錯,再加上那些熱心家教的義務幫忙,

>

我順利地考上了新竹省中,大學聯招也考上了成功大學土木系。

>

>

>

在大學的時候,我靠工讀完成了學業,帶我長大的孫修女有時會來看我,

>

我的那些大老粗型的男同學,一看到她,馬上變得文雅得不得了。

>

>

>

很多同學知道我的身世以後都會安慰我,說我是修女們帶大的,

> 怪不得我的氣質很好。

>

> 畢業那天,別人都有爸爸媽媽來,我的唯一親人是孫修女,

> 我們的系主任還特別和她照相。

>

>

服役期間,我回德蘭中心玩,這次孫修女忽然要和我談一件嚴肅的事,

> 她從一個抽屜裡拿出一個信封,請我看看信封的內容。

>

> 信封裡有二張車票,孫修女告訴我,當警察送我來的時候,

> 我的衣服裡塞了這兩張車票,

>

> 顯然是我的母親用這些車票從她住的地方到新竹車站的,

> 一張公車票從南部的一個地方到屏東市。

>

>

另一張火車票是從屏東到新竹,這是一張慢車票,我立刻明白我的母親應該不是有錢人。

>

>

> 孫修女告訴我,她們通常並不喜歡去找出棄嬰的過去身世,

> 因此她們一直保留了這兩張車票,等我長大了再說。

>

>

她們觀察我很久,最後的結論是我很理智,應該有能力處理這件事了。

>

>

>

她們曾經去過這個小城,發現小城人極少,如果我真要找出我的親人,

> 應該不是難事。

>

> 我一直想和我的父母見一次面,可是現在拿了這兩張車票,

> 我卻猶豫不決了。

>

>

我現在活得好好的,有大學文憑,甚至也有一位快要談論終生大事的女朋友,

> 為什麼我要走回過去,去尋找一個完全陌生的過去?

>

> 何況十有八九,找到的恐怕是不愉快的事實。

>

> 孫修女卻仍鼓勵我去,她認為我已有光明的前途,

> 沒有理由讓我的身世之謎永遠成為心的陰影,

> 她一直勸我要有最壞的打算,既使發現的事實不愉快,

> 應該不至於動搖我對自己前途的信心。

>

>

我終於去了。這個我過去從未聽過的小城,是個山城,從屏東市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公車,才能到達。

>

>

> 雖是南部,因為是冬天,總有一家派出所、一家鎮公所、

> 一所國民小學、一所國民中學,然後就什麼都沒有了。

>

>

我在派出所和鎮公所裡來來回回地跑,終於讓我找到了兩筆與我似乎有關的資料,

>

第一筆是一個小男孩的出生資料,第二個是這小男生家人來申報遺失的資料,

> 遺失就在我被遺棄的第二天,出生在一個多月以前。

>

>

據修女們的記錄,我被發現在新竹車站時,只有一個多月大。

>

>

> 看來我找到我的出生資料了。

>

> 問題是:我的父母都已去世了,母親幾個月以前去世的。

>

> 我有一個哥哥,這個哥哥早已離開小城,不知何處去了。

>

> 畢竟這個小城,誰都認識誰,派出所的一位老警員告訴我,

>

我的媽媽一直在那所國中裡做工友,他馬上帶我去看國中的校長。

>

>

> 校長是位女士,非常熱忱地歡迎我。

>

>

她說的確我的媽媽一輩子在這裡做工友,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太太,

>

我的爸爸非常懶,別的男人都去城裡找工作,只有他不肯走,

>

小城做些零工,小城根本沒有什麼零工可做,因此他一輩子靠我的媽媽做工友過活。

>

>

> 因為不做事,心情也就不好,只好借酒澆愁,喝醉了,

> 有時打我的媽媽,有時打我的哥哥。

>

>

事後雖然有些後悔,但積習難改,媽媽和哥哥被鬧了一輩子,

> 哥哥在國中二年級的時後,索性離家出走,從此沒有回來。

>

>

>

這位老媽媽的確有過第二位兒子,可是一個月大以後,神秘地失蹤了。

>

>

>

校長問了我很多事,我一一據實以告,當她知道我在北部的孤兒院長大以後。

>

>

>

她忽然激動了起來,在櫃子裡找出了一個大信封,這個大信封是我母親去世以後,

>

在她枕邊發現的,校長認為裡面的東西一定有意義,決定留了下來,等他的親人來領。

>

>

> 我以顫抖的手,打開了這個信封,發現裡面全是車票,

>

> 一套一套從這個南部小城到新竹縣寶山鄉的來回車票,

> 全部都保存得好好的。



>

校長告訴我,每半年我的母親會到北部去看一位親戚,大家都不知道這親戚是誰,

> 只感到她回來的時候心情就會很好。

>

>

母親晚年信了佛教,她最得意的事是說服了一些信佛教的有錢人,

>

湊足了一百萬台幣,捐給天主教辦的孤兒院,捐贈的那一天,

> 她也親自去了。

>

> 我想起來了,

>

>

有一次一輛大型遊覽車帶來了一批南部到北部來進香的善男信女。

>

> 他們帶了一張一百萬元的支票,捐給我們德蘭中心。

>

>

修女們感激之餘,召集所有的小孩子和他們合影,我正在打籃球,

也被抓來,老大不情願地和大家照了一張像。

>

>

現在我居然在信裡找到了這張照片,我也請人家認出我的母親,

> 她和我站得不遠。

>

>

更使我感動的是我畢業那一年的畢業紀念冊,有一頁被影印了以後放在信封裡,

> 那是我們班上同學戴方帽子的一頁,我也在其中。

>

> 我的媽媽,雖然遺棄了我,仍然一直來看我,

> 她甚至可能也參加了我大學的畢業典禮。

>

>

校長的聲音非常平靜,她說︰「你應該感謝你的母視,她遺棄了你,

>

是為了替你找一個更好生活環境,你如留在這裡,最多只是國中畢業以後去城裡做工,

> 我們這裡幾乎很少人能進高中的。

>

>

弄得不好,你吃不消你爸爸的每天打罵,說不定也會像你哥哥那樣離家出走,一去不返。」

>

>

> 校長索性找了其他的老師來,告訴了他們有關我的故事,

> 大都恭喜我能從國立大學畢業,有一位老師說,

> 他們這裡從來沒有學生可以考取國立大學的。

>

> 我忽然有一個衝動,我問校長校內有沒有鋼琴,

> 她說她們的鋼琴不是很好的,可是電風琴卻是全新的。

>

>

我打開了琴蓋,對著窗外的冬日夕陽,我一首一首地彈母親節的歌,我要讓人知道,

> 我雖然在孤兒院長大,可是我不是孤兒。

>

> 因為我一直有那些好心而又有教養的修女們,

> 像母親一般地將我撫養長大,

> 我難道不該將她們看成自己的親母親嗎?

>

>

更何況,我的生母一直在關心我,是她的果斷和犧牲使我能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 和光明的前途。

>

>

我的禁忌消失了,我不僅可以彈所有母親節歌曲,我還能輕輕地唱,

>

校長和老師們也跟著我唱,琴聲傳出了校園,山谷裡一定充滿了我的琴聲,

>

在夕陽裡,小城的居民們一定會問,為什麼今天有人要彈母親節的歌?

>

>

>

對我而言,今天是母親節,這個塞滿車票的信封,使我從此以後,

> 再也不怕過母親節了。

>

>

>

>

> 這是一則真人故事。他是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

>

> (好文章是值得去傳頌的!)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話 v.s 壞話 … 只在一念之間



作 者:劉 墉





說件 「鮮事」給您聽──





有個丈夫跟太太親熱,撫摸著太太,很有情趣地讚美:

「妳的皮膚摸起來真細,絕不像四十歲的女人。」

太太笑: 「是啊!最近摸過的人都這麼說。」

『啪!』 一記耳光。

丈夫吼道: 「妳最近讓多少人摸過?妳老實招來!」

太太摀著臉,哭著喊:

「大家是這麼說啊!每個護膚中心的小姐都這麼說。」



這是真事,但是怎麼看都像笑話對不對?

問題是,當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我們周遭充滿這樣的笑話。



只因為一句話沒說對,就把喜劇變成了悲劇,

把眼看就要辦成的好事變成了壞事。



「話」人人會說,只是不見得人人會說話;

有話好說,只是不見得人人說好話。



不說好話的道理很簡單──因為他沒有多想一想。



舉個例子:

最近我有個朋友,在他新居的後院搭了間工具房。

那工具房是買現成的材料,再自己拼裝的,

專門用來放剪草機、鏟子、鋤頭這些整理花園的工具。



可是我這朋友興高采烈地才拼裝到一半,他的鄰居竟然隔著牆喊:

「你亂蓋房子,是違法的。」



我這朋友氣極了,跑到建管處去問,

得到的答案是蓋十呎乘十呎以內的工具屋,不違法;只有超過,才違法。



他回去量了量自己買的工具屋,是十呎乘十二呎,多了兩呎,

於是拿去退掉,換成合法的尺寸。



工具屋搭好了,他跑來對我說:

「我非要去糗糗我那鄰居不可,我要告訴他中國人不好欺負,

我去政府單位問過了,現在搭的絕對合法,歡迎他去告!」



「你何必這麼說呢?」我勸他: 「您何不換個方式,對他說:

『真是謝謝你,幸虧你提醒我,不然我的工具屋多了兩呎,

因為違法得拆除,就白蓋了。』

你不是照樣讓他知道你去問過政府單位,現在是合法建築了嗎?」



朋友想了想,覺得有理,照辦了。

結果不但沒有得罪鄰居,還交上了好朋友。



再說個故事。

有個人和他太太為了一點小事吵架,要離婚,

起因居然不但不是壞事,還是好事。



那一天,他太太買到一條上好的石斑魚,特別打電話到辦公室:

「你離開辦公室的時候,打個電話回來,我好下鍋蒸,

這石斑魚,多一分鐘少一分鐘都不成。」



那太太想得很好,丈夫出門,她蒸魚,丈夫進門,正好上桌。



偏偏她丈夫下班的時候,才打完電話,說要出門了,

就碰上個客戶突然造訪,耽誤了二十分鐘。



「糟了!」送走客戶,丈夫心想,趕緊又撥個電話回家:

「對不起,臨時有事,現在才能走。」



太太一聽,在那頭跳了起來:

「什麼?你還在辦公室?

你不知道魚涼了不好吃嗎?你知道這條石斑魚多少錢嗎?」



丈夫沒多吭氣,匆匆忙忙開車回去,一路想,一路急,加上晚了,

餓,胃都急疼了,路上還差點撞了人。



進門沒好氣地說一句: 「魚涼了就涼了嘛!熱熱不就得了?」

太太也沒好氣:「你是沒命吃好魚,以後給你吃涼的。」



兩個人當然「吵翻了」 ,拉開嗓子吼,把孩子都嚇哭了,

一條好好的石斑魚,放在桌上,誰都沒吃,還差點離了婚。



你說,他們是會說話嗎?



如果那作太太的,能像我那搭工具屋的朋友,換個角度說:

「別急!別急!魚涼了,微波爐熱一分鐘就成了,

開車小心點,我們等你。」



會說話與不會說話,常在那一念之間。



一念之間,他懂得忍、懂得退一步想,想想壞話怎麼好說,

狠話怎麼柔說,就可能有個喜劇的結局。



那一念之間,他毫不考慮地脫口而出,則可能是個悲劇的結尾。



雖然許多人讚美我口才好,但是我從不這麼認為,

而且覺得自己年輕的時候總是說錯話。



即使到今天,我每天晚上還是常把白天說的話想一想,

檢討一下,是不是有不妥當,或者「有更好的說話方法」。



正因此,在這本書裡我提出的案例,

都是最真實的,發生在大家身邊的小事。



而由那些小事裡,常能見到大學問;

由那些簡單的話語中,常能觸及心靈的深處。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三則感人小故事---





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户窮人家, 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没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 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没有嗎?千萬别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 」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没有!」 正當她準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 說完,竟從懷裡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没有蠟燭,所以我带兩根來送你。」



-----------------------------------------------------------------------------

有一個小鎮很久没有下雨了,令當地農作物損失惨重,於是牧師把大家集合起来,準備在教堂裡開一個祈求降雨的禱告會。

眾人中有一個小女孩, 因個子太小,幾乎没有人看得到她,但她也來参加祈雨禱告會。 就在這時候,牧師注意到小女孩所带來的東西,激動地在台上指著她說:「那位小妹妹很讓我感動!」於是大家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 牧師接著说:「我們今天來禱告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個會堂中,只有她一個人今天带著雨傘!」。

----------------------------------------------------------------------------



那天跟老公幸運地訂到了票回婆家,上車後却發現有位女士坐在我們的位子上,老公 示意我先坐在她旁邊的位子,却没有請這位女士讓位。我仔细一看,發現她右脚有一點不方便,才了解老公為何不請她讓出位子。

他就這樣從嘉義一直站到台北,從頭到尾都没向這位女士表示這個位子是他的,下了車之後,心疼老公的我跟他說:「讓位是善行,但從嘉義到台北這麼久,大可中途請她把位子還给你,換你坐一下。 」

老公却說:「人家不方便一輩子,我們就不方便這三小時而已。」聽到老公這麼說,我相當感動,有這麼一位善良又為善不欲人知的好老公,讓我覺得世界都變得温柔許多。



心念一轉,世界可能從此不同,人生中,每一件事情,都有 轉向的能力,就看我們怎麼想,怎麼轉。

「 我們不會在三分鐘内成功,但也許只要花一分鐘,生命從此不同。 」

「我們不一定會因為賺很多的錢而富有,但我們可以因付出的善念而使心中富有」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雲林急診的最後一個夜班,想不到病人竟像知道我要離開似的如潮水般從各處湧入。晚上9點多,門診醫生轉介來一位病人溫先生。他發燒、嘔吐,右下腹有明顯的壓痛及反彈痛,看來就像是盲腸炎。我幫他作了簡單的身體檢查,告訴他和他的妻子我的猜測以及可能需要開刀。『醫生,能不能更確定一點?』溫太太猶豫地追問。『好吧,』由於來診病人很多,我說,『等一下抽血結果出來我再進一步和你們討論』。



一小時後,抽血的結果顯示白血球上昇、發炎指數也升高。『有八成的機會是盲腸炎了,』我說:『我會請外科醫生來和你們討論開刀的事』。只見溫太太又遲疑了:『八成?能不能肯定是或不是?』



我有點生氣的回答道:『當然還有可能是憩室炎、腹腔內膿瘍等等的可能。我也可以很武斷地只告訴妳就是盲腸炎,反正開刀下來醫生也會告訴你『是有一點發炎』而妳也不會知道真相。只是醫學上本就沒有百分之百確定的事,我希望你能夠瞭解,也尊重你知道各種可能的權利。而且臨床上已經這麼像了,等待進一步檢查可能會有盲腸破裂引發敗血症的危險。』



溫先生始終不發一語,溫太太似乎不喜歡台北來的醫生這種多重可能的解釋方式。



在雲林我還? O第一次遇到這麼龜毛的病人;我替他打上抗生素,並且安排電腦斷層(CT),然後轉身回到淹滿病患的來診區繼續處理其他病人。心裡直嘀咕健保局審查員若是抽到這本病歷一定會刪我CT檢查費六十萬元,然後附上一句『要放大100倍以嚴懲浪費』。一小時後,斷層片洗出來,果然在盲腸附近有發炎腫脹的跡象。『現在盲腸炎的可能性有九成以上了,』我指著片子對溫太太說:『少數的病人可以只用抗生素注射治癒,但大多數的情況下開刀還是最好的選擇(我還是維持我的說明方式)。』



想不到她竟然回我一句:『醫生,能不能帶藥回家吃就好?』。



這回換我生氣了!來診護士一直在叫有新病人新病人快來處理,這對夫妻竟然還這麼多意見纏著我。我說:『如果早要這樣就不需要這麼多檢查了!你不信任我們,我可以把你轉到其他醫院開刀,但要回去我不會同意。』他倆靜默不語。我於是說:『要不然你們就簽自動出院吧,有事我們不負責!』。



想不到一直不說話的溫先生竟然開口道:『簽就簽吧!反正我爛命一條。』我心頭一驚,只見溫太太低下頭說:『江醫師,我們不是不想治療或住院,只是我們一點錢也沒有。他每天作捆工領現,三個小孩才有飯吃。現在要是他開刀住院…』。



我突然對剛才言語的魯莽感到抱歉,想了一想說:『我覺得你還是開刀才能最快復原。我找外科醫師下來看看,錢的事明天一早我會照會社工室來協助你們。』外科醫師也真好心,他算一算開腹腔鏡復原的最快,只要住院兩天,不過要自費兩萬多元;開傳統術式住院日數稍長,要花三千多塊;用抗生素治療則可能要住院一週以上。『真是一毛錢逼死英雄好漢!』他搖搖頭道。



溫太太想等隔天早上社工確定補助金額後再決定治療方式,於是溫先生就先在急診打了一晚上的點滴與抗生素,溫太太則是回家哄小孩睡覺後,半夜又來陪先生到天亮。



我在晨間會議時向鄰座的蘇醫師提到了這個病人。『想不到雲林真的有這麼窮的病人,在台北從來不會遇到… 』我說。



可是他竟然皺起眉回我一句:『你怎麼可以讓他在急診待這麼久?盲腸炎會有破裂併發敗血症的危險!』



『我當然知道啊,可是…』我想反駁,可是他接下來的話卻讓我啞口無言:『我們可以讓病人因病而死,卻不能讓病人因貧而死!』



『你應該先讓他去開刀,錢的事再想辦法,大不了就幫他出嘛!』



我腦中一陣昡暈,不是因為一晚沒睡的關係,而是他突然把我的心敲開了一道刺眼的光,像住院醫師放映在投影幕上的燈一樣亮。我想到十年前的一個晚上,俊貿提議我們去認養貧童,我立刻就答應。那時我的薪水還不到現在的一半,卻對這樣的事毫不猶豫;更早的時候靠公費過活,還能捐出一個月的家教費並且和俊貿在補習街挨家挨戶募款。而現在,『付出』這樣的想法竟已不自覺地被排除在我行為反應的選項之外!幾千塊對現在的我來說,不過是節慶一場吃飯錢;對溫先生來說,卻是一家人命之所繫。『我怎麼沒有想到?』我懊惱驚覺:『當我擁有愈多時,我願意給的竟然愈少』。



我一面想一面走出會議室,遇見社工說他們是登記有案的低收入戶,可以補助大多數的費用。我走到病床邊,看到護士小姐已經幫溫先生換好手術衣。我向溫先生解釋手術? 嶀j約要休養時間,然後拉上圍簾,把五千元放在他的手裡。他原本不說一語的漠然突然轉為羞赧,溫太太則在一旁說不要不要。我硬是把他手握成拳,說道:『沒關係啦,急診加住院要幾千塊,你開完刀還要一個星期不能工作。三個小孩總要呷飯啊!』溫太太幾乎快哭了,溫先生終於說道:『醫師,我們雖不認識,可是,謝謝謝你對我這麼好。我之後工作有錢,再慢慢還你。』我揮揮手道:『沒關係,互相幫助而已。我要下班了,你還是要好好休養,不要急著出院,之後的復原才不會受影響。』我經過忙碌的看診台,向喚醒我赤子之心的蘇醫師道謝;他一頭霧水。走出雲林急診的大門,門外清晨的陽光似乎更耀眼了。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嬸嬸的父親有三個女兒,分別嫁在相隔不遠的鄉鎮,

有一天,這個父親心血來潮,想去看看三個女兒。



他在早上十一點的時刻來到大女兒家,大女兒正忙著做午飯,

離吃午餐的時間尚有一個小時,老人家坐了一會兒,起身到二女兒住處。



十二點多,來到二女兒家,她們正在用餐。

二女兒問:「阿爸,你呷飽未?」客氣的老人頻頻點頭,笑著說:「呷飽了,呷飽了。」



二女兒竟然就信了阿爸這番客套話,便不再招呼他吃飯。

事實上,老人家的肚子餓得很。



離開二女兒家,來到小女兒家時已是下午一點過後,

小女兒正是我嬸嬸,她得知父親剛剛去了二姊家,心想他必定在那兒吃過飯了,

於是沒有開口詢問父親吃了沒,盡是閒扯些雜事。

這個餓著肚子的老人,回到自己的家時已經是下午兩點多,

獨自到菜園摘了一把豆子,自己炒了吃,沒想到三個女兒的家各繞一圈,

連頓飯都沒得吃,唉,真的是「三個女兒卡輸一把菜豆子」。

事後,老人提起此事,不忘告誡女兒們,下次有人在吃飯時間來訪,

要請人家「來呷飯」,而不是問他:「呷飽未?」



聽了這個小小的典故之後,我終於明白為何每次吃飯時間到隔壁嬸嬸家,

總是開來就說:「來,來吃飯!」



嬸嬸說得沒錯,「呷飽未」和「來呷飯」同樣都是請人家一起來吃飯的一句話,

後者讓人感受到主人更多的熱誠,同時對於造訪者亦是個好台階。



簡單的一句話,就因表達方式的不同,產生不同的結果。



一句好話的學問,的確可以從生活中去學習的,不是嗎?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8歲王永慶的三個夢


◎陳翊中、萬蓓琳/文


來源:網路流傳


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在九月二十四日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在一個多小時的訪談中,王永慶不但直言要把台朔汽車收掉,同時也直言抨擊電子公司不照顧小股東權益的做法,還就事論事的說對自己的女兒威盛董事長王雪紅、大眾電腦的王雪齡、女婿簡明仁,辜負小股東期望的做法,感到痛心、不滿,「要給他修理」。











 


八十八歲的王永慶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想到交棒的事。因此,他還有三個人生大夢要在未來幾年完成。他說,人活一天就做一天,只要做就對了。這也是經營之神王永慶成功的惟一法門。



凌晨兩點半,空盪盪的忠孝東路,只見幾部汽車呼嘯而過,一群剛狂歡完的青年男女,嘰嘰喳喳地走出KTV,攔下計程車準備回家,一陣喧嘩過後,街頭又恢復了寂靜。就在夜貓族結束一夜的狂歡之際,不遠的敦化北路與民生東路路口上,原本一片黝黑的台塑大樓內,十三樓的燈突然亮了起來。


是王永慶起床的時間了。經營之神王永慶維持三、四十年來不變的習慣,無論是刮風下雨,或是溽暑寒冬,兩點半之前他一定起床,做著名的毛巾操,有時也會搭配快走、游泳等運動,一直做到他自己說的:「運動一定要做到筋骨動、心臟跳、汗水流」王永慶才會停下來。


在台塑十三樓的空中庭院活動完筋骨之後,王永慶接著開始靜坐,什麼也不想地沉澱心靈。已經練了三、四年的王永慶,據說功力已經達到練氣的階段,而客廳裡十多座的紫水晶,也是為了幫助練氣之用。一個多小時的靜坐之後,這時天已濛濛亮,簡單吃過早餐,六點到八點,王永慶回床睡回籠覺,九點整神清氣爽的王永慶準時下樓,到二樓的辦公室上班。


八十八歲,早應該是退休在家含飴弄孫安享天年的年紀。但對王永慶而言,人生在世就是要做事,只要坐進辦公室,他的心思還是和以前一樣,思考台塑王國的未來發展,八十八歲的王永慶,仍然像自己年輕時一樣鬥志昂揚。


雖然現在台塑集團的例行事務已交由六人決策小組執行,而令台塑人心驚膽顫的午餐會報也已經不開了,但是對於他最關心的「長庚養生文化村」和「廚餘回收」兩件事,王永慶卻不假手他人,依然時時緊盯進度。


‧第1個大夢──全台廣建養生文化村,達到「老扶老、老助老」目標


養生文化村最早的源起,是因十幾年前王永慶有一次到長庚醫院視察,發現急診室排隊住院的病患怎麼這麼多,一問之下,原來很多都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


碰到問題一定要解決的王永慶,於是指示長庚醫院桃園分院成立以治療慢性病患為主的慢性病專科醫院,和照顧長期臥床病患的護理之家,希望能藉此紓解急診室排隊的人潮。


在這個過程中,王永慶又看到很多老人家失能的問題,因此他覺得除了基本的醫療之外,還要有進一步的老人安養照護。於是「想到哪、做到哪」的王永慶,立即指示下屬開始研究先進國家的老人照護體系,決心自行發展一套嶄新的老人照護模式。


一名長庚養生文化村高階主管回憶:「『養生文化村』這個名字是董事長取的,是先有了名字,之後才有了藍圖,董事長很強調『文化』這兩個字,一開始我們也不太明瞭其真正的意涵,只規畫了表演廳等硬體設施,但是計畫提出去之後,卻被他打了回票。」


「董事長向我們解釋,文化的意涵,是讓每個住進來的老人家,不只是被動地接受安養服務,而是積極地創造退休後的生活,讓每個住民都過得很有尊嚴,也過得很快樂、健康,所以軟體的規畫才是重點。」


在王永慶的構想中,養生文化村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活到老、做到老」,他也一直強調「這些老人進來,不是只來安養而已,是要來做事情的!」傳統的老人安養機構,老人家一進來就成了「等吃、等睡、等死」的三等人,在這樣的環境下,老人家非但活得沒有尊嚴,也因為生活沒有重心,意志容易消沉。


王永慶認為,許多老人的經驗和智慧是無價之寶,不把他們的經驗傳承下去,實在是浪費,而在經驗傳承的過程中,這些老人家受到肯定,精神上就能獲得滿足,生活自然有目標,當然就能健康快樂的安養天年了。


原本養生文化村仿照其他安養機構,規畫充足的服務人員,但這樣的構想卻被王永慶否決,他說服務人員只要一半就夠了,一些不需體能、不具危險性的工作,可以由住所中的老人擔任。讓這些老人參與社區工作,除了有事可做,也可獲取報酬,而且由老人照顧老人,才能真正了解老人的需求,達到「老扶老、老助老、老愉老」的終極目標。


長庚養生文化村平價的收費和有別於其他老人安養中心的作法,果然獲得許多回響,像是王永慶的老朋友、前監察院長王作榮,在報紙上看到王永慶有意蓋養生文化村的新聞,只因信任台塑集團的形象,當下馬上決定訂了一戶,而且非常心急地想搬進去,還寫了好幾封信給台塑總管理處副總經理楊兆麟,問他怎麼不快一點來收錢,還要楊兆麟留意千萬不要把他的名字搞掉了。


王永慶舉王作榮的例子說,他數十年的經驗和智慧,一定要好好傳承下去,未來他住進養生文化村後,星期六、星期天將會安排大學的一些研究生來和他座談,而他為了要準備這些資料,平常就會有事做,生活也就有了重心,同時他的經驗也能夠傳承下去。


為了養生文化村,王永慶常每隔一、兩個禮拜就去視察,也以他自己實際使用的經驗,提供許多意見,像是他覺得老人家冬天洗澡還要自己調冷熱水很不方便,於是他指示改用定溫的熱水器,即使預算會因此而增加不少;而在一次視察後,發現房間裡怎麼沒有冰箱,於是他自掏腰包,花了數百萬元為住戶添購了冰箱。


除了他自己常常親自去看以外,他也會請一些朋友去參觀,之後還會詢問他們的意見,王永慶如此用心經營養生文化村,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能創造一個「老人安養的典範」,進而創造住進老人安養機構,不是被家人拋棄,而是積極地營造自己晚年生活的新價值觀,為日益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提供一個解決之道,眼看養生文化村逐漸成形,王永慶「老有所養」的夢想也逐步築夢踏實。


‧第2個大夢──發放七百萬個廚餘桶,解決汙染、土壤酸化的問題


「模具一定要多做幾組,廚餘桶的產量才能負荷。」在王永慶宣布半退休後,台塑環保科技總經理施重德是少數隨時會接到王永慶電話的高階主管之一,因為廚餘回收是王永慶另一項念茲在茲的工作。


早在二十年前,王永慶就呼籲廚餘的問題一定要重視,他也以他幼年時農家都以廚餘養豬的經驗,提出回收廚餘養豬的想法,不過八十八年在養豬戶抗議之下,王永慶在飽受批評和攻擊之餘,廚餘養豬的構想就改成了廚餘堆肥。


為此,凡事不做則已,一做就要做到最好的王永慶,為了解決廚餘回收「工具」這個大問題,還自掏腰包花了五.六億元購置七百萬個廚餘桶,分送給各個家庭,目前台北市已經發了七十幾萬只廚餘桶。


廚餘回收之後,送到台塑環保科技各地的處理廠,經過攝氏八十幾度高溫發酵殺菌的製程之後,做成一袋一袋固態的有機肥料。據使用過台塑有機肥料的人說,台塑用廚餘做的有機肥料養分高,肥得連雜草都長得特別快。


王永慶投資上百億元,建立廚餘回收體系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解決土壤酸化的問題。他認為,台灣農民習慣使用化學肥料,一年化肥使用量高達一一四萬噸,這些化肥撒在土裡,三分之一被作物吸收,三分之一經由地下水流進河川,三分之一存在土壤造成土壤酸化、固化,而根據研究,用化肥所種出來的蔬果,裡面會殘留亞硝酸鹽,長期吃了會有不孕症和致癌的危機,因此若能倡導廚餘有機栽種,可一舉解決廚餘汙染、土壤酸化和民眾健康的問題,好處多多。


目前台塑環保科技已規畫在基隆、桃園、台中、台南、屏東、台東、花蓮八個地方設立廚餘處理廠,其中桃園楊梅廠預計今年底前將完成建廠。面積廣達三十九公頃的楊梅廠,其中二十四公頃將規畫為有機農場,預計月產二十五萬斤的有機蔬果;屆時,從廚餘回收、有機肥料到有機蔬果一貫化的體系完成後,「台塑牌」有機肥料和「台塑牌」有機蔬果將在市面上出現。


施重德說:「相較於目前市面上的有機蔬果,多數不是真正的有機栽種,台塑的有機農場將比照最嚴格的日本MOA有機栽種標準,所種出來的蔬果保證零汙染。」


王永慶語重心長地說:「廚餘回收事業,只要能做到零掩埋、零焚化,不賺錢都沒關係。」讓台灣重新恢復山明水秀,是王永慶現在最大的夢想,而他一手擘畫的廚餘回收體系,在政府和台塑通力合作下,已蓄勢待發,王永慶心頭的夢想也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漳州電廠現在一個月可以賺上二.七億元人民幣唷!」也就是說,未來漳州電廠一年至少可以替王永慶賺上一百億元台幣。年近九十歲的經營之神說到此,臉上一如往常沒帶什麼表情,但微微上揚的語調,仍難掩喜悅。


‧第3個大夢──複製台灣成功經驗,建構電廠、塑化、醫療體系


漳州電廠位在福建省漳州市的后石村,原是個荒遠偏僻的沿海小村落,從漳州過去還得花上一個多小時的曲折山路,可是為了孵這個極有遠見的大夢,高齡的他每年不辭千里一定會來此停留幾天。


后石村附近的山頭上,矗立著高聳入雲的高壓電塔,這些電塔是王永慶電廠之外的大投資。為了能在華南電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這些電塔綿延向南加入華南的電力併聯網。只見山頭上一條條的高壓電線,無止境的往前直向天際,電力傳輸所及之處,緊繫華南繁榮心臟的工業區,要是其中一條高壓電線突然斷線,不僅華南,連上海所在的華東都要陷入不知所措的危機中。


現在漳州電廠六具燃煤發電機組全數完工,又趕上中國缺電之急,經過多年的等待,曾經迫於情勢無奈公開承認「漳州電廠是失敗的投資」,今年總算讓王永慶揚眉吐氣。前一陣子,漳州電廠又公開與另一家電廠競標勝出,再獲得興建四組發電機的權利,兩、三年後,十具發電機預計發電量將超過六百萬千瓦,漳州電廠也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火力發電廠。


台灣預計興建的核四電廠,兩座機組年發電量不過二百六十萬千瓦,漳州電廠則是足足有核四兩倍多的發電量,現在就算漳州電廠想要停機,中國官方恐怕也不會允許。


王永慶的神州夢有三個主軸,最早,他讓南亞旗下的塑膠廠打頭陣,勢力範圍遍及華南、華北,好不容易在浙江寧波與梅山島布下了第一個局,甚至在中國第一大原油進出口的寧波北崙港,爭取到了五個專用碼頭,讓台塑的石化業得以在中國立足。現在只差一張申設輕油裂解廠的批文,王永慶的石化業就可在中國立於不敗之地。


接著他開始複製在台灣的成功經驗,千方百計地申請電廠與醫院,漳州電廠是他的棋盤布局的第二步成功,緊接著就是長庚醫療體系的全盤移植。


曾經,王永慶的長庚夢也做的很大,他希望在北京包下一整條街,把規模等同台灣整個長庚醫療體系的相關產業包括醫院、醫學院、護校等都容納在內,在他的夢想中,偌大的北京城即將出現一座屬於王永慶的大鎮。


不過這個計畫始終無法成形,中國醫療法相關規定要求境外資金若要在當地設醫院,必須讓官方擁有一席以上董事及部分股權,王永慶不願讓外人分一杯羹,當地的醫療體系也頑強反對,深怕王永慶獨特的經營方式分了醫療大餅,因此經營之神索性另闢蹊徑,放棄在北京的造鎮計畫,從地方開始經營。


因此他決定未來將在河南洛陽、鄭州以及福建廈門開始築起他的長庚醫療夢。


會選在洛陽與廈門開醫院,其實是亞世集團鄭周敏在財務潰敗之際,給王永慶的靈感。王永慶與鄭周敏早年即熟識,亞世集團後來出現財務問題,原本在洛陽市中心開發的三十四公頃的土地,瞬間變成燙手的爛尾樓,當年在洛陽,連計程車司機都知道這段往事。


王永慶幾乎是無條件接收這塊地,廈門的地也是這時期鄭周敏拿來抵債用的,現在卻成了圓夢的基地。接手後,王永慶交由建築師女婿劉培森依約規畫興建面積廣達一公頃的洛陽飯店,其餘的土地便積極向河南省政府申請蓋醫院。


曾有人質疑,中國年國民所得極低,經營醫院有什麼賺頭(照一張X光片,只收人民幣五元),不過王永慶卻認為,台灣也曾窮過,十幾、二十年前,要到台大醫院弄一張病床很難,他就知道醫療資源缺乏,做醫院一定會有市場。


果然現在,長庚醫院成為台灣最大的醫院系統,一年淨賺六十幾億元。大陸的情況跟以前的台灣如出一轍,河南即使窮,二十年後還是很有希望,過去人家不准他到北京蓋醫院,現在他也不想去北京,他就要從一個窮地方開始做起,讓別人看看王永慶的能耐。


至於在鄭州,則是王永慶另一個眼光獨到的考量,鄭州是中原陸運交通動脈,離洛陽陸運不到一小時就可以到達,附近又是中國產煤重要基地,如果要在中國深耕,除了華南外,台塑必須再找另外一個基地,在王永慶的全盤計畫中,還包括未來將在洛陽市孟金縣籌設另一座電廠,若能在鄭州攻下一城,不僅台塑在中原找到據點,連煤等原物料的運輸成本都大大降低不少。


果然,薑是老的辣,王永慶為台塑在中國擘畫了下一個五十年,整局棋看來是下得既深且廣。


(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407期)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每個人上班工作,情緒難免會起伏不定,有時候工作順暢、情緒也愉快;但有時
候諸事不順、情緒就難免低落;當情緒低落時,我們都會想把它忘記,於是就設法要

專心工作,但往往事與願違,越想忘記越忘不掉,這時候你就要改變方向,有一個很
不錯的方式是利用這時候去做有意義的事。





我們遭逢情緒低落時,通常有兩種基本的對應方法,一是設法忘記那讓我們不愉快的
事,使我們可以早日走出情緒的低潮;一是設法將不愉快的情緒宣洩一番;前面已經

說過,想要忘記那讓我們不愉快的人或事或物,往往是辦不到的,所以我們就必須考

慮第二種方法--適當的宣洩。


問題是,這時候因為情緒不佳,所以我們的宣洩很容易流於衝動,於是別人就會認為
你是情緒反彈,其實你並不是想反彈,你只是想宣洩一下而已,沒想到卻引來更大的
誤會,於是你的情緒更加低落,你就會陷入一個情緒的惡性循環當中。


因此,我們必須養成一個習慣,每當情緒低落時,就去做一些很有意義、平常卻抽不

出空來做的事(反正這時候情緒不好、什麼事也不想做,與其浪費時間,不如去做一
些平常不想做、或沒時間做的事),這樣不但情緒低潮最容易渡過,而且事後更不會
後悔。
'

譬如說,你和配偶(另一半)夫妻吵架,你有兩種宣洩情緒的方式,第一是摔花瓶、

踹門窗(事後還得去
e-bay 設法買新的回來);第二是乾脆趁這時間把浴室洗乾淨

那一種容易讓你的情緒平復、而且事後絕不會後悔呢?

譬如說,你工作不力被主管責罵、或被同事無端誤會,你有兩種宣洩情緒的方式,
?
@是破口罵回去(可能被視為野蠻)、或者號啕大哭一場(可能被視為懦弱)、甚至
不假外出跑出去(可能被記曠職);第二是乾脆趁這時間把一些公文積案清理一番、
甚至連辦公桌、櫃都整理一番;那一種容易讓你的情緒平復、而且事後絕不會後悔
呢?


譬如說,你開車在路上違規被交通警察告發開罰單,這時候你可以更勇猛的在路上衡
衝直撞以資宣洩(但可能被開更多罰單、甚至可能出車禍),你也可以乾脆找個地方
洗車、並且把車子裡裡外外好好整理一番,以忘掉剛才的不愉快;那一個方法好呢?


總之,平常就要準備一張你需要做、但還沒有去做的一些有意義的事的清單,去看望
多年未見但臥病在床的恩師,回老家和家族裡的老一輩敘敘舊,替社區公園打掃和整

理花木等等,或者去捐血中心捐個血都可以;如此以備不時之需,任何時候發現自己

情緒不好,已經毫無生產力了,做什麼事都不帶勁了,就先放下手邊的工作,拿出這
張清單,選個有意義的事去做吧!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最初的心還在嗎?

(一個平凡的小故事,給人的震撼卻無法形容)



有個老魔鬼看到人間的生活過得太幸福了,他說:「我們要去擾亂一下,要不然魔鬼就不存在了。」





他先派了一個小魔鬼去擾亂一個農夫。因為他看到那農夫每天辛勤地工作,可是所得卻少得可憐,但他還是那麼快樂,非常知足。

小魔鬼就開始想,要怎樣才能把農夫變壞呢?他就把農夫的田地變得很硬,讓農夫知難而退。

那農夫敲半天,做得好辛苦,但他只是休息一下,還是繼續敲,沒有一點抱怨。小魔鬼看到計策失敗,只好摸摸鼻子回去了。

老魔鬼又派了第二個去。第二個小魔鬼想,既然讓他更加辛苦也沒有用,那就拿走他所擁有的東西吧!

那小魔鬼就把他午餐的麵包跟水偷走,他想,農夫做得那麼辛苦,又累又餓,卻連麵包跟水都不見了,這下子他一定會暴跳如雷!

農夫又渴又餓地到樹下休息,想不到麵包跟水都不見了!「不曉得是哪個可憐的人比我更需要那塊麵包跟水?

如果這些東西就能讓他得溫飽的話,那就好了。」又失敗了,小魔鬼又棄甲而逃。

老魔鬼覺得奇怪,難道沒有任何辦法能使這農夫變壞?就在這時第三個小魔鬼出來了。

他對老魔鬼講:「我有辦法,一定能把他變壞。」

小魔鬼先去跟農夫做朋友,農夫很高興地和他作了朋友。因為魔鬼有預知的能力,他就告訴農夫,明年會有乾旱,教農夫把稻種在濕地上,農夫便照做。結果第二年別人沒有收成,只有農夫的收成滿坑滿谷,他就因此而富裕起來了。

小魔鬼又每年都對農夫說當年適合種什麼,三年下來,這農夫就變得非常富有。



他又教農夫把米拿去釀酒販賣,賺取更多的錢。慢慢地,農夫開始不工作了,靠著經濟販賣的方式,就能獲得大量金錢。

有一天,老魔鬼來了,小魔鬼就告訴老魔鬼說:「您看!我現在要展現我的成果。這農夫現在已經有豬的血液了。」只見農夫辦了個晚宴,所有富有的人都來參加;喝最好的酒,吃最精美的餐點,還有好多的僕人侍候。他們非常浪費地吃喝,衣裳零亂,醉得不省人事,開始變得像豬一樣癡肥愚蠢。

「您還會看到他身上有著狼的血液。」小魔鬼又說。這時,一個僕人端著葡萄酒出來,不小心跌了一跤。

農夫就開始罵他:「你做事這麼不小心!」「唉!主人,我們到現在都沒有吃飯,餓得渾身無力。」

「事情沒有做完,你們怎麼可以吃飯!」

老魔鬼見了,高興地對小魔鬼說:「唉!你太了不起!你是怎麼辦到的?」

小魔鬼說:「我只不過是讓他擁有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這樣就可以引發他人性中的貪婪。」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

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千萬不要忘了最初的本心。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同的人生階段,用不同的杯子。



在美國念書時,是個窮學生。午餐只吃沙拉,連飲料錢都省下。拿個紙杯,到飲水機裝滿水。清水透明見底,就像帳戶裡的積蓄。













畢業後開銷增加,省錢壓力更大。每天五點半起床,花半小時做早餐。柳澄汁是基本配備,而且一定要用透明的玻璃杯。手握著厚實的玻璃,牙齒咬著杯緣,鼻子聞著新鮮到冒出泡沫的果汁,一時之間雄心大志,彷彿太陽在我杯中,我可以一口吞噬。











做了幾年事,手頭漸漸寬裕。起床時間變晚,開始到外面吃早餐。我坐著商務艙去巴黎,入境後有司機幫我提行李。住進五星級飯店,小費是我以前一天的零用錢。我走進「Paul」咖啡廳,早餐的紅茶裝在精美而沉重的茶具中。拿起茶壺,好像有責任追究典故。拿起茶杯,隨時要保持坐姿優美。我進入了上流社會,卻忘記了我是誰。











做了十多年的事,我再度回到巴黎。此時我什麼都不是,只剩下自己。我沒有再去吃十幾塊歐元的早餐,只在街角小店點了杯五毛錢的咖啡。我又回到紙杯的年代,坐在落地窗前,對著窗外走過的行人發呆。我拿起紙杯,看見上面一句比咖啡更燙、更濃的話:

「Take Time for Yourself」(「給自己一點時間」)











突然間,我清醒過來。



我們繞了這麼多圈圈,最後還是回到原點。忙碌這麼多年,最後才體會到:生活最大的樂趣,是給自己留些餘地。人生最大的財富,是給自己一點時間。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注意細微處的人,肩上總有沈重的壓力,把自己困在淺灘



● 吳淡如



若玲的妹妹最近一直抱怨工作和家庭都很煩心,常亂發脾氣,有時連晚上都睡不著,自覺快要崩潰了,想與姐姐聊聊。



妹妹在一個半公家機關任職多年,捧著薪水相當優渥的鐵飯碗,該單位目前沒什麼大改革,壓力並不來自於工作。若玲想,妹妹的壓力應該是來自於家中有個幼兒吧。但是妹妹也有堅強的後盾:住隔壁的公婆在她上班時會為她照顧小孩,丈夫也會分擔家務,和真正蠟燭兩頭燒的她比起來,算是幸福的。



姐妹結婚後難得獨處。當她在妹妹家喝下午茶後,馬上發現了妹妹的問題所在。妹妹家一塵不染,地板上連一根頭髮也沒有,什麼東西都收拾得井井有條,小孩一流口水一秒鐘內馬上擦掉、杯子一喝完馬上洗掉,妹妹還在聊天時誇口,她連早上的豆漿都是自己磨的,連果醬都是自己做的,因為外頭買的都不乾淨..從小妹妹就愛乾淨,但現在她愈來愈誇張了。



看妹妹忙進忙出,什麼也沒空聊,讓姐姐感到壓力很大。「唉,她的問題就是什麼都想求全,不肯放棄一點點,」姐姐說,「如果眼光都停在那一點點,生活上、職場上最輕微的事情也會變得沈重難擔。」



這本書中,我已講過幾個「難以長久相處」的例子,潔癖只是其中之一。不只是難以與他人相處,恐怕也會跟自己過不去。沒錯,太注意細微處的人,肩上總有沈重的壓力,把自己困在淺灘,如何把眼光移向大海?



我曾看過一篇知名女教授的訪問稿:女教授又教課又寫論文又出書又演講,休閒生活也很精采,丈夫、孩子都很優秀,記者問她,你怎麼能面面俱到呢?

女教授說,她沒有面面俱到,她放棄了「一點點」。她不擅做家事,所以家裡有點亂;不會烹調,所以吃的方面得將就一些,早餐天天是饅頭。丈夫常一掀開電鍋蓋,發出「又是饅頭」的小小呻吟,她早已不以為忤。選擇放棄哪一點,是個人智慧所在。時間有限,求全不易,不因小棄大就是冰雪聰明。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

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磨亮心中的鑽石」!──「你的路,你做主!」



有一天,我在台南縣新榮中學演講,

全校師生千餘人,把大禮堂全都坐滿。

在演講結束前,我對學生說:

「有沒有人願意到台上來,把自己的夢想和大家分享?」





在密密麻麻的同學中,我看見一名女生舉了手,也慢慢地走出來。

可是,我愣住了!

為什麼?因為她個子很矮,矮到可能只有一百公分不到;

但,當我再仔細一看,

噢,

不,她不是個子矮,而是「她沒有雙腳」!

天哪,她竟然是「用雙手走路」!



此時,全校師生都看著這女孩,

用雙手穿著拖鞋,一步一步地走到台上,

我將麥克風拿給她!

而她,壓抑著緊張,從容地說:

「我的夢想是,明年我能考上成功大學!

現在,我的成績還不夠好,但我一定會繼續加油……」

當她的話還沒說完,全校師生已給她如雷的掌聲!



那時,我好感動!

我從來沒看過有人「沒有雙腳、沒有下半身」,而用雙手來走路;

而且她是那麼勇敢,願意第一個舉手,

用雙手撐住自己的身體,一步步地走到台上來。



幾天後,我的網站上有個署名「王心華」的女孩留話說:

「哈囉戴博士,不知你是否還記得我?

那天你到新榮中學演講,見過一位用手走路的女孩,

就是我啦!你好嗎?

那天對你真的印象很深刻,

因為有善心人士送我你的書全集,我都看過了,

所以那天覺得你好面熟!

我住在新營的一家教養院,有空多來參觀……」



過一陣子,我特別開車到台南新營,找到「心德教養院」,

也看到了王心華。

聊天中才知道,她十九年前被父母遺棄在電話亭前;

她右腳殘缺、左腳畸形,也沒有肛門。

後來經過「雙腳截肢」和「施作人工肛門」等四次手術,

如今,一直用手代腳來走路。



「現在我什麼事都自己來,

洗澡、洗衣服、走樓梯、上下床鋪……都靠自己!」

在寢室裡,心華對我說著,也動作迅速地爬上她睡覺的上舖。



上學時,她坐校車,但遇下雨時怎麼辦?

她不能自己撐傘呀!

心華笑著對我說:「我下了車,就用跑的!」

「啊?怎麼跑?」我問。



「用手跑啊!淋著雨,用手跑,還好,我很少生病!」



雖然心華沒有雙腳,但她現在正努力學習電腦和資料處理,

也天天開懷、開朗地唱歌!

她對我說:

「只要不去比較就好!

現在我不會太難過,我不會去想『我沒有腳』,

因為我還可以『用手走路』呀!

以後,我還想成為歌星或演說家呢!」







十九年來,心華一直住在教養院裡,

她不知道爸爸媽媽是誰?她好想知道,

但始終無法如願。

然而,教養院中的董事長、院長、老師、院童……

就是她的爸媽和兄弟姊妹,

每天大家都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上學搭校車時,同學會幫忙她拿書包,

讓她方便「用手爬上爬下」。

有時戶外教學,老師看她速度較慢,或引來別人異樣眼光,

所以就建議她坐輪椅,

但她說:「不要,我要自己走,別人怎麼看我都沒關係,

我的心正常就好!」



在教養院裡,我看著心華熟練地用手爬樓梯,

也大方地打開電視螢幕、拿著麥克風,

唱著一首首她拿手的中英文歌曲。



在學校,她曾經拿到全校歌唱比賽第三名,

也受邀到電視台,參加「冠軍TV秀」的歌唱表演。



「我看妳一直笑嘻嘻的,很開朗!」我說。



「對啊,人家也都這樣講,說我很樂觀!

我就是要樂觀,心情才會快樂!」



至於考大學,心華謙虛地說,她成績不好,還要繼續加油!

不過,她表示,不管未來如何,

她絕不怨天尤人,她要靠自己的雙手活出自己!

而且,她還想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她說:

「我知道,要找到我爸媽的機率很小,

但只要我有信心、耐心和毅力,

說不定我會找到。我決定再等待奇蹟!」



看著心華低矮的身軀、用雙手走路,我真是感動!

真的,能在逆境中力爭上游、不屈不撓的人,

都是令人敬佩的勇者!

只要像心華一樣「磨亮心中的鑽石」,

我們就能發光、發亮,而不再在意外表的殘缺。



從心華身上,我學習到──

「人生路,自己走!」

「不計較,有歡笑!」

「少怨氣,多福氣!」



我深信,「扭轉命運靠自己!」

因為──在悲痛中,我們沒有哀怨、頹喪的權利,

但我們有自我突破、開創命運的義務!



換句話說,「你的路,你做主!」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動是因為我們懂得什麼叫愛 李家同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我做大學教授已經很多年了,



我注意到大學男生屬於白面書生的已經非常少了,



大多數男生都有很健康的膚色,可是比起在外面做工的工人來說,



似乎我們的大學生仍然白得多了。







張炳漢是少數皮膚非常黑的那種大學生,難怪他的外號叫作「小黑」,



我是他的導師,第一天導師生面談,他就解釋給我聽為何他如此之黑,



他說他從高二開始就去工地做小工,再加上他是屏東鄉下長大的,



所以皮膚黑得不得了。他說他家不富有,學費和生活費都要靠哥哥,



而他哥哥就是一位完全靠勞力賺錢的建築工人,



他大一暑假就跟著他哥哥打工,賺了幾萬元。



有一天,一位屏東縣社會局的社工人員來找我,



他告訴我一件令我大吃一驚的事,



他說張炳漢現在的父母絕不可能是他的親生父母,



因為他們血型都是O型,而張炳漢卻是A型,



他們早就發現了這個個案,經過電腦資料庫不斷的搜尋,



他們總算找到了他的親生父母。







長話短說,我只在這裡說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他們發現張炳漢其實是走失的孩子,



他現在的父母領養了他,而他被發現時穿的衣服也有很清楚的記錄,



當時他只有二歲,



十八年來,他的親生父母仍保留著當年尋人的廣告,



也從未放棄過找他的意念,



那個廣告上的衣服和小黑當年被找到的完全吻合,



再加上其他的證據,



他們已可百分之百地確定小黑可以回到親生父母懷抱了。







社工人員問我小黑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我告訴他小黑性格非常爽朗,



他建議我們就立刻告訴他這個消息。



小黑聽到了這個消息,當然感到十分地激動,



可是,他告訴我,他早就知道他的父母不可能是他的親生父母,



血型是一個因素,另一個因素是他和他哥哥完全不像,



他哥哥不太會唸書,國中畢業以後就去做工了,



他卻對唸書一點困難也沒有,他哥哥體格也比他強壯得多。







他們倆唯一相同之處是口音,可是他認為這是因為他從小學他哥哥的緣故。



不要看小黑年紀輕輕,他的決定卻充滿了智慧,



他說他不知道他的親生父母是什麼人物,可是不論他們是什麼人,



他的身分證上父母欄不會改變,他的理由非常簡單:



他們對我這麼好,收養了我,含辛茹苦地將我帶大,



我這一輩子都會認他們為爸爸媽媽。



至於親生父母,我會孝順他們,將他們看成自己的父母,



只是在法律上,我不要認祖歸宗了。



我和社工人員都為小黑的決定深受感動,社工人員告訴小黑,



他的生父是一位地位不小的公務員,生母是中學老師,



他們還有一個兒子,比小黑小一歲,念大學一年級,他們住在台北。



小黑表現得出奇鎮靜,他要和社工人員一齊回屏東去,



將這一切告訴他的爸爸媽媽,他的爸爸媽媽是典型的鄉下好人,



他們聽到這個好消息立刻和台北方面聯絡,



約好週六小黑去台北見他的親生父母。





誰陪他去呢?



這個責任落到我和太太身上,我們夫婦二人抓了小黑,



到街上去買了新的牛仔褲,新的花襯衫,



當時已冷了,我們順便又替他買了一件新毛衣,



星期六一早就從台中開車去台北「相親」。



小黑雖然是個壯漢,可是當他走下汽車的時候,兩腿都有點軟了,



幾乎由我和太太扶著他進電梯上樓,大門打開,



小黑的媽媽將他一把抱住,哭得像個小孩,



小黑有沒有掉眼淚,我已不記得了,



我發現小黑比他媽媽高一個頭,現在是由他來輕拍安慰媽媽。







事後,他告訴我,當天他在回台中的火車上,



大哭一場,弄得旁邊的人莫名其妙。



我和我太太當然識相地只坐了半小時就走了,半小時內,



我觀察到他的親生父母都是非常入情入理的人,



他的弟弟和他很像,可是白得多,



和小黑一比,真是所謂的白面書生了。





我心中暗自得意,覺得還是我們的小黑比較漂亮,



尤其他笑的時候,黝黑的臉上露出一口白白的牙齒,



有一種特別男孩子的魅力。



小黑收到一件夾克做為禮物,是滑雪的那種羽毛衣,



小黑當場試穿,完全合身,這也靠我事先通風報信,



將小黑的尺寸告訴了他的親生父母。



我的工作還沒有結束,小黑要我請客,



將他的「雙方家長」都請到台中來,



我這個導師只好聽命,除了兩對爸媽以外,



我還請了小黑的哥哥和他的親弟弟,因為大家都是很真誠的人,



宴會進行得十分愉快,我發現小黑的哥哥的確比他壯得多,



我又發現小黑的弟弟比他們白了太多,小黑好像感到這一點,



他說他還有一個綽號,叫做「非洲小白臉」,



他顯然希望由此說來縮短他和弟弟間的距離。





小黑的帳戶中增加了很多錢



,可是小黑的生活一如往常,只是週末有時北上台北,



有時南下屏東,他的親生母親一開始時每天打電話來噓寒問暖,



他只好求饒,因為同學們已經開始嘲笑他了。



大二暑假開始,小黑向我辭行,我問他暑假中要做什麼?



他說他要去做苦工,我暗示他可以不必擔心學費和生活費了,



他說他一定要再去屏東,和他哥哥在一起做一個暑假的苦工,



他要讓他哥哥知道他沒有變,他仍是他的弟弟。







我知道屏東的太陽毒得厲害,



在烈日之下抬磚頭、搬水泥,不是什麼舒服的事,



我有點捨不得他做這種苦工。



小黑看出了我的表情,安慰我,教我不要擔心,



他說他就是喜歡做苦工,他還告訴我他做工的時候,



向來打赤膊打赤腳,這是他最痛快的時候。





可是小黑沒有騙得了我,



我知道小黑不是為了喜歡打赤膊、打赤腳而去做苦工的,



如果僅僅只要享受這種樂趣,去游泳就可以了,



我知道他去做工,完全是為了要作一個好弟弟。



小黑大三沒有做工了,他是資訊系的學生,



大三都有做實驗的計畫,整個暑假都在電腦房裡,



他自己說,他一定白了很多。



暑假快結束的時候,我看到小黑身旁多了一個年輕人,



在他旁邊玩電腦,我覺得他有點面善,小黑替我介紹,



原來這就是他弟弟,可是我怎麼樣都認不出來了。



他過去不是個白面書生嗎?現在為什麼黑了好多,也強壯多了?



小黑的弟弟告訴我,他已經打了兩個暑假的苦工,都是在屏東,



兩個暑假下來,他就永遠黑掉了,我忍不住問他,難道他也需要錢嗎?



小黑的弟弟笑了,黝黑的臉,露出了一嘴的白牙齒,



他指著小黑對我說「我要當他的弟弟」。



在烈日下做兩個暑假的苦工,他真的當成小黑的弟弟了。



我們有選擇的權利,而每個選擇都是轉折。



小黑可以選擇回台北血緣父母的身邊;



小黑的弟弟可以選擇做其他輕鬆的工作;



而他們的選擇,更加強了彼此間的聯繫,



不單單是親情,還有選擇後面的智慧。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自己的太陽



人生一定要快樂,不僅為自己,也為別人!

因為快樂的人最美麗,也最有魅力!







一個年輕的媽媽,不到四十歲,育有二子一女,與先生恩愛相處,親友稱羨。半年前,年輕媽媽身體不適,赴醫院檢查,竟是癌症,而且是最末期。醫生並沒有直接告訴她這個訊息。



「她必須開始接受治療,老實說,治好的機會不大,而且在這段過程中,她會愈來愈痛苦,你們要多擔待些,這不只是場你太太和生命的拔河,更是痛苦與時間的競賽!她會需要你們的支持的。」



大她兩歲的先生,聽傻了眼。



後來,年輕媽媽身體的病痛果然愈來愈嚴重,最後只好長住醫院。



這個傍晚,先生下班後趕到醫院探視愛妻。愛妻安靜的甜睡著,他注意到愛妻削瘦的面頰上,竟有兩道淚痕。看著愛妻,他想起數年前在嘉義城隍廟前巧遇的算命仙說的話:「你們這對夫妻,是少見的恩愛,要小心,你們會把別人可以享用一輩子的福份,提早消耗完畢!」



愛妻突然醒過來,先生抓著她的手,說道:「記得嘉義那位算命仙的話嗎?如果妳這場病是因為我們的福份即將用盡,我真希望換成是我生病。」



「老公!別亂說,我會好起來的!」



年輕的媽媽一直以為自己會好起來。其實她是很痛的,但是除非忍不住,她都刻意裝做沒事,為的只是不希望家人耽心。又過了一段時日,愈來愈接近競賽的終點。



年輕的媽媽已經虛弱得不成人形,她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看著先生,淚亳無紀律的流出來。先生望著她,哽咽說道:「還記得上次我說我想代你生病嗎?我真想用我的生命換取你的健康!老天為什麼這麼殘忍?」這一次,愛妻沒有回應,彷彿是無言的附和。



先生細心的為愛妻擦去臉上的淚痕,愈是細心,心也愈痛。擦至嘴唇附近時,先生才發覺愛妻不知道什麼時候,已沒有了鼻息。愛妻竟兀自離開了她所愛的人。空氣出奇的冷,郤凍結不了那灑手而去的步伐。終點到了!



其實,愛妻到最後一刻都不相信生命會如此短暫,她沒有心理準備,所以也沒有留下任何話語。沒有戲劇化的臨終場面,感受郤是真實的刻骨銘心。



三天後,先生再回到那間曾經耳鬢廝磨現卻陌生的臥房,整理著愛妻的遺物。突然在衣櫃的角落裏,看到一本小冊子。打開來看,竟是愛妻在入院長住前,斷斷續續寫的一些文字。先生坐在床沿,看著第一篇,上面寫道:宗明,我愛你,我好愛我們家。告訴你一個秘密,我一直想做我們家的太陽,照顧著你和孩子們,每天早上我會用陽光叫醒你和孩子們,為你們準備早餐,讓我們家從一早就陽光普照,讓我們家四季都有陽光。



我從來不知道太陽會生病,而且病得這麼重!我一直不相信這個事實!生病以來,我最難過的是沒有辦法再做你們的太陽,看到你們在陽光下燦爛的笑容。但是太陽雖然生病了,我希望你們每天仍然能夠有太陽的心情。



世事難料,有很多事是我們不能掌握的,我們能做的就是面對自己的心,讓陽光灑進心田。



宗明,太陽生病了,但是我一定會好起來的,如果我好不起來,你也放心,我會永遠做你心裏的太陽,而你也得好好做孩子們的太陽哦!」



看著愛妻的手稿,帶起了思念,帶起了不捨,宗明雙眼都濕了。



哭完後,宗明打起精神,走出臥房,看到坐在客廳的三個孩子,宗明竟以略帶欣喜的聲調,對孩子說:「孩子們,太陽來了!」



可不是嗎?生命裏總有無數的驚奇,不論是悲是喜,驚奇成就了生命的多采。



有許多事本是意外,不是我們所能掌握。



如果是我們能以陽光的心情,開朗,包容,關照萬物,我們不就可以成就更豐富的人生?。



朋友,看看辦公室裏的同事,你可願意成為辦公室裏的太陽?



或者至少做自己的太陽!







你是一個太陽嗎?



如果還不是,現在成為太陽還不算晚,



有時當一個太陽,把歡樂帶給別人,



難過在心裡....是不錯的吧!



只是....內心的難過....也要適時的處理才是。







當你能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飛,



當你能夢的時候就不要放棄夢,



當你能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愛。



人生的無奈太多!



可是,仔細想想,幸福、快樂的事,其實,也不少!



要有信心,相信你本來就有快樂的能力。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要知道,敵人、仇人,都可以激發你的潛能,成為你的貴人。



你也要知道,許多怨仇、不平,其實問題都出在你自己。

仇人與恩人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某電視公司請我去主持個特別節目,那節目的導播看我文章不錯,又要我兼編劇。



可是當節目做完,領酬勞的時候,導播不但不給我編劇費,還扣我一半的主持費。他把收據交給我說:「你簽收一千六,但我只能給你八百,因為節目透支了。」



我當時沒吭聲,照簽了,心想「君子報仇,三年不晚。」



後來那導播又找我,我還「照樣」幫他做了幾次。



最後一次,他沒扣我錢,變得對我很客氣,因為那時我被電視公司的新聞部看上,一下子成為了電視記者兼新聞主播。



我們後來常在公司遇到,他每次笑得都有點尷尬。



我曾經想去告他一狀,可是正如高中那位同學所說,沒有他我能有今天嗎?如果我當初不忍下一口氣,又能繼續獲得主持的機會嗎?



機會是他給的,他是我的貴人,他已經知錯,我何必去報復呢?



後來我到了美國留學。



有一天,一位已經就業的同學對我抱怨他的美國老闆「吃」他,不但給他很少的薪水,而且故意拖延他的綠卡(美國居留權)申請。



我當時對他說:「這麼壞的老闆,不做也罷。但你豈能白幹了這麼久,總要多學一點,再跳槽,所以你要偷偷學。」



他聽了我的話,不但每天加班,留下來背那些商業文書的寫法。甚至連怎麼修理影印機,都跟在工人旁邊記筆記,以便有一天自己出去創業,能夠省點修理費。隔了半年,我問他是不是打算跳槽了?他居然一笑:「不用!我的老闆現在對我刮目相看,又陞官,又加薪,而且綠卡也馬上下來了,老闆還問我為什麼做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變得那麼積極呢?」



他心裡的不平不見了,他作了「報復」,只是換了一種方法,而且他自我檢討,當年其實是他自己不努力。



大概前五年吧!我遇到個有意思的事。



一位老友突然猛學算命,由生辰八字、紫薇斗數、姓名學到占星術,沒一樣不研究。



他學算命,當然不是覺得算命靈驗,而是想證明算命是騙人的東西。



原因是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師為他算命,算他活不到四十七,他發誓,非打爛那大師的招牌不可。



你猜怎樣?



他愈學愈怕,因為他發現自己算自己,也確實活不長。



這時候,他改了,他跑去做慈善,說「反正活不久了,好好運用剩下的歲月,做點有意義的事。」



他很積極的投入,人人都說他變了,由一個焦躁勢利的小人,變成敦厚慈愛的君子。



不知不覺,他過了四十七、過了四十八,而今已經五十三,紅光滿面、生氣勃勃,比誰都活利健康。



「你可以去砸那大師的招牌了!」我有一天開他玩笑。



他眼一亮,回問我:「為什麼?」又笑笑:「要不是那人警告我,照我以前的個性,確實四十七歲非犯心臟病不可,他沒有不準啊!」



各位年輕朋友!



你喜歡逞強鬥狠嗎?你總是心有不平嗎?你有「此仇不報非君子」的憤恨嗎?



請想想我說的這幾個故事。



你要知道,敵人、仇人,都可以激發你的潛能,成為你的貴人



正向思考的人能得到力量,負向思考的人卻只能得到對別人的怨恨,殊不知最該恨的人卻是自己...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大關鍵 讓你二十年後依然是人才

作者:張漢宜 2006.06.21/ 第349期《天下雜誌》



當職場趨勢從企業端的「終身雇用」轉變為個人端的「終身就業」,該如何為自己的競爭力加分,讓老闆捨不得你走?









 你是正在力爭上游的基層員工、公司的當紅炸子雞、中高階主管、還是即將退休的資深元老?



 無論你身在哪一個階段,當職場趨勢已從企業端的「終身雇用」轉變為個人端的「終身就業」,你必須時時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即使二十年後,依然是企業搶著要的人才。



 綜合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奇異前任執行長威爾許的觀點,以及《日經商業週刊》的報導,以下五件事,是你為自己加分的關鍵思考:



不管坐什麼位置,都要保持學習的習慣

 出社會工作十年到十五年左右,會有一種「上下卡住」的閉塞感與無力感。因為,這個階段的上班族雖然擁有一定的資歷與經驗,工作也得心應手,但上面有比自己更資深的前輩壓著,身邊有隨時想超越你的同輩,下面又有一群「年輕就是本錢」、嫻熟科技的新世代員工虎視眈眈。



 因此,大前研一建議,不管你是基層員工、還是擔任主管職,都要保持學習的習慣,隨時為自己的競爭力加值。因為,在全球化的時代,你不是跟中國人、美國人、日本人競爭,而是跟來自全球的頂尖人才競爭。他強調,學習跟智力高低無關,主要是取決於態度,以及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該從哪方面打造個人競爭力?外語能力與使用網路的能力,在現今最為重要。



永遠做得比老闆要求的更多一點

 只曉得「做好份內工作」的員工,等著被淘汰!因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有許多比你更積極的人,懂得永遠要比老闆要求的做更多。



 威爾許強調,你必須超越上司對你的期待,讓他對你產生驚喜。別只等著上司傳授經驗、帶領你成長,事實上,你可以靠著自己的努力,提出能夠推動公司往前進的漂亮點子。



當個「用人達人型」主管

 當你是員工時,你必須力求個人表現,以符合上司的要求;然而,當你成為上司,你的價值就不再來自個人成績,而是來自整個團隊每一個成員的表現。你必須了解部門中每個員工的特質,引導他們的潛能,幫助他們避免犯同樣的錯。



 因此,你要讓自己成為知人善任的「用人達人」,帶動整個部門的整體成績,進而成為企業的重要競爭力。



隨時拓展人脈並懂得維繫

 別以為只有負責某些職務的人需要人脈,事實上,不管你處於什麼位置,人脈關係永遠會帶給你更多意想不到的益處。



 拓展人脈,處處是機會。除了特定活動的場合之外,從飛機上的鄰座到網際網路,再加上善用「朋友的朋友」,都是好管道。



 人脈建立不難,重點在維繫。大前研一建議,最少一年一次,跟連絡簿、好友名單上的每一個人聊一下近況,保持住彼此的關係,讓對方一聽到你的名字就記起你。



勇敢邁向「繞道型」人生

 一般人的人生,大抵不脫「求學→畢業→就職→結婚→升官→退休」的固定模式,踏著傳統上最多人走過的足跡。然而,大前研一卻認為,如果你還年輕,不妨跳脫這樣的模式,勇敢走一段「繞道」的人生。



 大前研一以德國為例,許多大學生,會先休學一、兩年,趁著年輕到世界各地旅行,然後再回學校完成學業。或是畢業之後不馬上就業,而是先去旅行幾年。在每一趟旅程中,結交來自全球各國的朋友,開拓自己的視野與國際觀。



 這樣,當你踏入職場,也許起步會比別人晚一點,但開闊的心胸與觀照全球的視野,會讓你比別人更加速進步,也擁有更多機會。繞道的人生,途中的各種經歷與美好風景,都會成為你衝刺的豐沛能量。



 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敢保證可以永續經營。把視野往外看,也會發現外面的機會愈來愈多。



 因此,除了在目前的位置打拚,也要時時問自己:「如果明天就離開現在的工作,我還能做什麼?手邊的存款,可以讓我活多久?」若你每次都能得到安心的答案,那麼,你就擁有著自信無虞的人生。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的一生中有種種的遭遇,



相扶持的人也不斷的在過程中出現,



點滴的愛、滿心的足,暫時可失落,但是不可遺忘......



即將出嫁的女兒開始搬家,



先提走了三箱衣服,再拿出一盒化妝品和兩個枕頭、四個玩具。



最後,搬走了自己房間的小電視。



 

一直為女兒拉著門的母親,看見小電視,突然掩面而泣。



女兒呆住了,匆匆把電視放下,



過去安慰母親:「媽!妳怎麼了?」



「我看到電視,忍不住了!」



「電視?」 女兒不解地說:「那是我自己花錢買的啊!」

 

「我知道,我只是哭電視,不是哭妳拿走電視。」







「當年,妳小的時候,我們家很窮,沒有電視。



一家人總坐在 客廳聊天。



然後,買了電視,一家人還是聚在客廳,



雖然眼睛都盯著電視,在廣告時還能聊幾句。



後來,你們都逐漸長大了,買了自己的小電視,吃完飯就躲進房間,



看自己喜歡的節目,不過..我總還能從門縫裡看見你們。」



沉默了一下,母親搖著頭、咬著唇:



「而今,妳老爸迷上卡拉OK,經常夜不回家,在外面盯著電視唱。





至於妳搬家,媽為妳織的毛衣,全留在櫃子裡:





媽送妳的,親手畫的畫,也留在牆上,卻沒忘記拿走這小電視........」

!



女兒愣住了,想到過去二十年的種種,突然緊緊抱住母親,相擁而泣。



親情不容易被遺忘,只是容易被忽略~忽略等於遺忘!



 友情也是一樣容易被忽略



永遠不忘記朋友對我的好



親愛的朋友...



很少有機會向你訴說內心的感動與感謝....



其實你的細心、貼心.....還有那些曾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 ...



都點滴在心頭....



獻上最好的祝福...代替深深的感謝....



願你 ~~ 永遠保有看得見【希望 】的眼睛



和一顆平靜...喜悅...微笑的心



用來感受生命中的一切美好....



看到朋友轉寄的信,似乎朋友永遠伴在你身旁,



只是默默地看著我們罷了。



有時,人生即是如此,看到朋友的噓寒問暖,



總是覺得尚未被遺忘。



哪天,當我打開信箱時,空空如也的,



難免也會有些空虛,您說是嗎?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