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好文共賞 (1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個故事看了好幾次,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心得…



懂得讓自己更好

人生,不一定要當「最好」,

但一定要懂得讓自己「更好」 ;

不一定要登峰造極,

但一定要懂得讓自己保持在進步的狀態中。





曾經聽過有一位老太太,在她六十八歲的生日派對上如此許願著 :

「我 40歲學彈鋼琴 (現在她老人家已可以在教會中彈琴 ),

50歲學英文 (她已可以用英文與外國人對話 ) ,60 歲學開車。

現在我已經六十八歲了!

如果上帝讓我活到七十歲,我一定要開畫展。」

多麼讓人佩服的態度,不是嗎?



人生,該是 「進步 + ing」 (現在進行式 ),

而不應是 「進步 + ed」 (過去式 ) 或

「be going to + 進步」 ( 未來式< FONT size=3>);

該是把握現在,懂得不時地保持在上進狀態,

絕不因時間或任何的關係而停止努力,

或是一再地告訴自己「反正明天再開始也不遲」。



想一想,如果一位六十八歲的老太太都可以如此上進,那您呢 ?

您是一個懂得讓自己不斷進步的人嗎 ?



在此提供您兩個小小的妙方 :



● 每天去做一件自己雖不喜歡,但卻有意義的事 :

每天做十分鐘的運動,每天背十個英文單字,

每天讀一小段最新的商業期刊,每天饒恕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

這些事也許您不喜歡,但卻很有意義 !

不用太久,您的身體、知識、修養、專業能力 ......,

必會有迅速驚人的進步。



● 常把目標給設定在比自己現有能力--- 再多出10% 的地方:

做一件事時,除非事關重大,否則在此誠摯地建議,

不妨試著把目標給設定在比自己現有能力再多出10% 的地方。



也許一開始會累一些,但久而久之,

您的能力就會被多「練」出10% ,習慣這樣的程度後,

再把標準提高10% .,長期累積,您將在不知不覺中,

變成一個巨人!

一個懂的不斷更新、上進的人,不但令人欽佩,

也會在這蕭條的年代裡,較不易面臨被不景氣給淘汰的壓力。



您的人生,會是 「進步 + ing」嗎 ?

昨天的您、今天的您、明天的您,

三者能連成一條向上攀升的曲線嗎?值得共勉之!



** 斧頭雖小,但多劈幾次,就能將堅硬的樹木伐倒 **

莎士比亞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為什麼不能關手機?



當你發現朋友太愛打手機時,應該狠狠地給他一拳



劉墉



外出旅遊的時候,常看見名人的「題句」。你知道我印象最深,而且最有感觸的是什麼詩嗎?



那是我有一年去九寨溝,回程在路邊一個叫「山菜王」的餐館,見到客人寫在牆上的打油詩——

「花衣裳,紅臉龐,青稞酒,山菜王。羌寨是我家,永不接電話。」





我特別對最後那句「永不接電話」有感觸,是因為雖然忙裏偷閒去九寨溝,同行的朋友卻總在講電話。住在旅館,半夜聽見他房間的手機響,喊得好大聲,害我睡不安。連走在九寨溝風景區,正心曠神怡,也被他的手機干擾。



我有一次火大了,問他為什麼不能把手機關上。他居然聳聳肩,說關了電話會不心安,怕有什麼急事發生,自己不知道。



於是我發現,不帶手機會死、不開手機會慌,已經成為許多現代人的「精神病」。



你知道我為什麼提這個嗎 ?因為我在台灣常看見年輕人手上攥著電話,上面一閃一閃地,連半夜都開著,好像有接不完的電話,據說許多學生連睡覺都開著手機,夜裏三點還在被窩裏打電話。



對上班族而言,常開著手機,還有點道理,因為世界愈變愈小,很可能半夜三更有地球另一邊的電話,事關業務,不能錯過。

但是難道學生也如此嗎 ?學生也炒匯率、搞期貨嗎 ?如果沒什麼事,手機還非開著不可,連洗澡睡覺都得帶著,就是有了「強迫性行為」。



我當然了解年輕人手機不離身的心理。那是因為青少年要一步步離開父母、出去獨立了。「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變得比家人更重要。



也可以說,好像上了駛向人生彼岸的船,當岸上的父母不再能靠,非抓緊船,和同船的朋友不可。手機則好像船上的無線電,隨時可以呼救。接到朋友電話,更表示有人關心。



使我想起三毛以前常深夜寫信給我,我也在夜裏回信。問題是,我們從沒半夜打電話給對方。因為我們都是「夜貓子」,彼此體諒對方可能正在工作,那泉湧的文思不可被打斷。我們也知道如果總在該創作的時候聊天,就都不能產生好作品。

於是我要問:學生有那麼繁重的功課,有那麼多該專心學習的東西,卻為什麼總開著手機?



如果等電話,那「等待」會讓人分心;如果不等電話,又何必放個隨時可能打擾的東西在旁邊?



或許你要說,朋友很重要,不能跟父母走一輩子,但朋友可以。



問題是,朋友一起走,應該彼此提攜,不是彼此牽絆啊。如果天天把時間精力耗在電話上,還可能有高的成就、走向人生遠大的目標嗎?



朋友之間講義氣,當朋友有難,當然應該救。但是救人也要有條件、有技巧。



你知道當你游向溺水者的時候,應該由他的後面接近嗎?因為你由前面靠近,他可能在慌亂中把你死死抱住,使兩個人都沈下去。



你知道有時候,救生員甚至得一拳把溺水者打昏,再拖上岸嗎?



因為打昏他,還能救他一命。不打昏,可能兩個人都沒命!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和朋友一天到晚講電話,兩個人可能抱著溺死。當你發現朋友太愛打手機時,則應該狠狠地給他一拳,對他說:對不起!我要關電話了。



今天我要對每位年輕朋友說:你要有自我期許,先把自己的功課搞好,要求每個人尊重你的時間,使你能成功,將來才有能力去幫助別人。



一個不知在重要時刻把手機關上的人,是不懂得說「不」的人。這世界喜歡總說「是」的人,卻會尊重說「不」的人。



因為當你能說不,別人才會尊重你的「是」。



當你常不開手機,別人才會高興地喊:「哈哈!你終於有空接電話,我終於找到你了!」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當中內容十分豐富,其中有兩則關於小朋友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和感動,盼能與您分享。



第一個是說及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

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





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妳家有蠟燭嗎?」

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正當她準備關上門時,

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妳家一定沒有!」說完,竟從懷裡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妳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我帶兩根來送妳。」這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擁在懷裡。



第二個是發生在歐洲,有一個小鎮很久沒有下雨了,令當地農作物損失慘重,於是牧師把會眾集合起來,準備在教堂裡開一個祈求降雨的禱告會;

會眾中有一個小女孩,因個子太小,幾乎沒有人看得到她,但她也來參加祈雨禱告會。

就在這時侯,牧師注意到小女孩所帶來的東西,激動地在台上指著她說:「那位小妹妹很讓我感動!」

於是會眾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牧師接著說:「我們今天來禱告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個會堂中,只有她一個人今天帶著雨傘!」

會眾仔細一看,果然,她的座位旁掛了一把紅色的小雨傘;

這時大家沉靜了一下,緊接而來的,是一陣掌聲與淚水交織的美景。



有時我們不得不說:小孩子其實一點都不小」,

他 (她)們其實很「大」!

他(她)們的愛心很大!

他(她)們的信心很大!



看完這兩則故事,您是否受感動?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氣時,智商只有五歲

作者:施以諾



有一位企業家,素以行事穩健著稱,

即便每天身處在瞬息萬變的商場之中,

他也幾乎沒有犯下過什麼致命性的大錯,

所以,他所經營的公司也就日漸成長。











幾年後,他要退休了!

.....在榮退茶會上,記者們問他這幾十年來的成功祕訣,



他只笑笑的說:

「其實我沒什麼特別秘訣,我之所以能順利,

是因為我懂得在憤怒的時候少說話、少做決定,

所以我不容易壞了大事。」



短短的一句話,卻讓當天在場的人上了重要的一課。





每當我冷靜地回想自己過去在生氣時曾出現的情緒、念頭,

或觀察一些在盛怒中的人們,我可以發現一個共通點:





生氣時,智商只有五歲!



無論一個人現年幾歲,當他(她)在氣急之時,

其思慮之不成熟,情緒之一發不可收拾,

言語之不知節制,表現之失態等等,

彷彿就像一個五歲的孩子一樣地不成熟。





《聖經》上說:

「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



可不是嗎?

當一個人在生氣時,

他(她)的智慧、EQ、儀態….都會大大的「退化」!

乃至所講出的話,所做出的決定,往往都會壞事。





誠如那位退休的企業家,他之所以能夠一路平穩、順利,



不在於他有什麼樣的特殊手腕,



乃是他懂得在憤怒時少說話、少做決定,



所以他不容易出錯。





您期待自己的人生能更平順,更少出錯嗎?



務必提醒自己:



人在生氣時,智商只有五歲!



學習在盛怒之時少說話,少做決定,以免壞了全局而後悔莫及。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斯洛說過的話..





一天深夜,我沿著一條燈光昏暗的小徑走回家。經過一片厚厚的叢林,我突然聽到有人掙扎喘息聲 我慌亂地停下腳步,仔細的聆聽。果然沒有錯,那是兩個人悶著頭在扭打的聲音,間或夾雜著衣服撕裂聲。我立刻明白,就在這咫尺之遙,一個女人被襲擊了。



馬斯洛說過的話..





一天深夜,我沿著一條燈光昏暗的小徑走回家。經過一片厚厚的叢林,我突然聽到有人掙扎喘息聲 我慌亂地停下腳步,仔細的聆聽。果然沒有錯,那是兩個人悶著頭在扭打的聲音,間或夾雜著衣服撕裂聲。我立刻明白,就在這咫尺之遙,一個女人被襲擊了。



我開始想,到底我該不該介入這個事件當中?



我一面擔心著自己的安危,一面詛咒著為什麼今天晚上要選這條小路回家。如果我也成為另一個犧牲者怎麼辦?



是不是我該跑到附近的電話亭打電話給警察就算了?



那個決定的過程好像永無止境,但實際上花不了幾秒鐘,而且我聽的出來那個女孩的呼吸掙扎聲越來越微弱了。我知道我一定要有所行動。我怎能袖手旁觀,就這樣溜之大吉?



不行!我終於下了決定。就算是冒著生命的危險,我也決不能讓那個不知名的弱女子受到暴徒侵犯。

我不是勇敢的人,我也不是身手矯健的人,我更不知打那兒來的道德勇氣與力量,我只知道當下我下了決定幫助這個弱女子時,我就變的孔武有力了。



我立刻衝到叢林後面,將歹徒從那個女人身邊拉開。我們兩人扭打成一團,倒在地上滾來滾去。最後,歹徒終於放棄,跳起來逃走了。



我氣吁吁地爬起身來,那個蹲踞在黑暗之中的女孩仍然在啜泣,我看不清楚她的長相只曉得她在不停的發抖。



我不想再嚇壞她了,我跟她保持了一段距離,慢慢的說:好了那個人已經走了,妳現在安全了。」



接著是一段長長的沉默,然後我才聽到她開口了,帶著不可思議的驚訝:「爸爸!是我呀!」



...........然後,我最小的女兒凱薩琳在那片叢林之中站起身來。



[ 啟示 ]



許多人懷疑做了好事不一定有好的回報。我們也常聽人說:「好心沒好報」同時也似乎有許多案例在支持這個論點。



在這個故事當中,男主角冒著生命危險去援助一個受侵襲的不知名的弱女子,結果他救回的?他自己的女兒。在這個父親下了救人的決心之! 時,他變成不可思議的孔武有力。



按照常理來說,他決不可能打敗那個強暴犯,但是他勇敢的決心,使他獲得不知從何而來的力量,贏得了勝利。



我們其實不需要去想做了好事是不是就會有回報,就像這個父親一樣,他為生人做了一些好事,結果回報的卻是他自己。



馬斯洛說過.................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

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為自己的夢想而去想,到自己想到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因為我們只有一次的人生!



生命不是用來尋找答案

也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它是用來愉快的過生活



=============================================



沒有左手 .......(好文章)



在日本一位在車禍中,不幸失去了左臂的十幾歲的小男孩,決定向一位老師學習柔道。

他很認真的學習,不過令他不解的是,六個月過去了,老師卻只是重複的教他同一個動作。

他忍不住問老師:「您能不能再多教我一些動作?」



先生回答他說:「你只要把這個動作學好就可以了。」



雖然男孩並不了解老師的用意,不過他相信老師的話,繼續努力學習。



幾個月過去了,老師決定帶他去參加一個昇段鑑定比賽。在比賽中,他很熟練的運用老師所教的動作,過關斬將。一直到了決賽,雖然對手強悍得令他幾乎招架不住,他仍然在一番苦戰後,反敗為勝,得到冠軍。



回家的路上,男孩問老師,為什麼只用老師所教的一個動作,他就贏了這場比賽?



老師回答他說:「有兩個原因:一、我教你的招式是柔道中最難的一個動作,你很精通; 二、對手想要破解這個招式則只有一個動作,一定要抓住你的左手。」



這個男孩最軟弱的地方,竟成了他致勝的關鍵所在。



我們每個人都有軟弱的地方,但神總在我們的軟弱上,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



只要善加利用神給我們的一切,我們也必像這個男孩這樣,在自己的軟弱上,看到神的另一種祝福。



*行程可以不用太趕~給自己一些思考喘息的機會.

*工作可以不用太多~給自己一點調養適應的時間.

*朋友可以不用太好~給彼此一片自由獨處的天地.

*關懷可以不用太過~給對方一個成長自主的空間.

*言語可以不用太白~給聽者一次發揮想像的證悟.

*鋒芒可以不用太露~給別人一般如沐春風的溫馨.

*名氣可以不用太大~給自己保留隨意任性的自由.

與好友共勉



==============================================



一封父親給女兒的遺書





給可愛的女兒:



爸爸和妳玩了好多次躲迷藏,每次都一下子就被妳找出來。



不過這一次,爸爸決定躲好久好久。



妳先不要找,等妳十四歲(還要吃完十次蛋糕)的時候,再問媽咪,爸爸躲在哪裡,好不好?



爸爸要躲這麼久,妳一定會想念爸爸,對不對?



不過,爸爸不能隨便跑出來,不然就輸了。



如果還是很想爸爸,爸爸就變魔法出現。



因為是魔法,不是真的出現,所以不犯規,爸爸不算輸。



爸爸的魔法是:



趁妳睡覺的時候,跑到妳夢裡大玩遊戲;



在妳畫圖畫爸爸的時候,不管好不好看,妳覺得是爸爸,就是爸爸;



當妳拿爸爸的照片看時,爸爸也在偷偷的看妳……。



要記得,爸爸一直都陪著妳!



妳已經是四歲的大姊姊了。



爸爸要拜託妳一件事,要妳照顧和孝順爺爺、奶奶和媽咪,看妳是不是比爸爸以前做得好?



有多好,媽咪會告訴你的。



爸爸猜想,我們這一次玩躲迷藏要玩這麼久,爺爺、奶奶、媽咪有時候看不到爸爸,他們一定會偷哭。



偷哭就是犯規、就是失敗。



他們偷哭,妳就要逗他們笑,不然遊戲輸了以後,他們一定會哭得更厲害了。



好不好,寶貝?



我們是同一國的,來比賽看妳厲害,還是爸爸?準備好了嗎,比賽就要開始了!



==============================================



一杯冰拿鐵的幸福!





老婆婆個子不高又很胖,坐在輪椅已好一陣子了,每一個星期老爺爺都準時的陪著老婆婆回來拿藥,一天晚上,老婆婆掛急診入院,電腦掃描顯示腦下皮層出血。



我告訴老爺爺,他茫然地看著,只見他眼中閃過一絲的淚光,神蹟般的,老婆婆的頭腦清醒,情況好極了。



老婆婆住院住了半個月,低聲的問我:「這兩天我先生怎麼都沒有來看我呢?」



我巡房完後,順口問了那層的義工老爺爺去了哪裡,原來老爺爺出了車禍,住進了臺大醫院。



而他們夫妻倆,竟沒有半個親人在台灣。



過了幾天,老爺爺的病情剛好轉,便吵著出院照顧老伴。



幾番商量之後,台大的學弟想出折衷辦法,老爺爺轉院到馬偕,就近與老婆婆一起,隔天,老爺爺坐進輪椅,由義工推到老婆婆病房門口。



他吃力的坐在老婆婆床沿,端著義工幫忙買的冰拿鐵,遞給老婆婆說:「買給你的。」



老婆婆笑著接了過來:「好幾天沒看見你,怎麼了呢?」



老爺爺也笑著說「走路時摔了一跤,沒事的。」



這是我聽過最心疼的一個謊話。



老爺爺的身體天天康復,當他準備出院那天,竟因心肌梗塞,瘁然而逝。



簽完死亡證明,我交代護士先別告訴老婆婆,免得她剌激太大。



巡房時,老婆婆告訴我,他與老爺爺住在倫敦時,最鍾愛的就是冰拿鐵,而老爺爺又好幾天沒來看她了。



實習的學妹微笑著哄著:「您健忘了,老爺爺在長青會還有許多事忙著呢?」



隔天早上,我發覺床頭多了一杯冰拿鐵,學妹告訴老婆婆:「老爺爺早上來過,不願吵醒熟睡的您就走了。」



看著安心的老婆婆,我不安的心也稍稍舒緩下來。



當天下午,老婆婆病房的急call響了起來,我迅速跑進病房急救,三十分鐘後我沉重的宣佈死亡時間,我一邊開立證明,一邊想起今早老婆婆所說的「幸福」。



「幸福」只有兩個字,卻沒有任何文字可以說的完全,真正的幸福永遠是住在心裡面,儘管經歷著生老病死,感覺會隨著回憶的巨流逐漸遠去,未曾說出的承諾也許懊惱,相約的世界亦沒空遨遊,但我們的幸福就像一杯冰拿鐵,香醇的味道,永遠不會隨著短暫的生命消逝無蹤。



您的「幸福」在哪裡呢?



==============================================



保持平衡

文/吳淡如



我認識一對搶錢夫妻,他們的人生觀配合得天衣無縫,生活過得「多采多姿」。



夫妻倆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丈夫是個有鐵飯碗的公務員,太太則在一家跨國性的企業工作,他們有三個已經邁入青春期的孩子,也已經有兩間貸款快要還完的房子,照理說應該是生活無虞才對,不過,除了正業之外,他們的副業可精采了。早上三點多,太太就起床送報,風雨無阻;晚上做社區的環保整理工作,平常還為某化妝品公司做銷售小姐,也是個領有執照的保險經紀人。平均一個月,夫妻倆可以賺上二十來萬新台幣。



丈夫的上班時間比較長,但也盡心幫太太分擔她兼差的工作,也是一大早就起床了。雖然一天要做這麼多份工,他們仍是一對相當照顧孩子的父母,孩子謙恭有禮,還會幫父母做垃圾處理分類的工作,即使常被垃圾中尖銳的玻璃碎片割到,這些孩子已經視為家常便飯,平常也沒有因為幫忙父母而拿到任何零用錢。



比起那些我常看到的朋友的孩子──一個人已經擁有兩百輛玩具汽車或許多個舉世最昂貴的「金耳釦」玩偶,還會對父母大呼小叫、唯我獨尊的小孩,他們三個孩子的溫和謙恭,無疑讓我們這些單身貴族覺得,其實下一代是比我們有希望的。



多年如一日的當搶錢一族,當然很辛苦,這位太太說,她有在颱風天為人派發傳單,連摩托車一起被大風吹倒在馬路上的經驗;到小巷子送報,也常被人家養的惡犬追得無路可逃,可是,「還好啦」,她還是甘之如飴,因為她「心中有夢」,覺得在年輕的時候多吃點苦,老來就不用擔心。



還打算做幾年呢?她說,還不能太早休息,雖然目前生活無憂,她卻還有相當高額的保險費要負擔,她幫三個小孩都各自買了五年、十年和十五年的保險,負擔並不輕。這種「居安思危」的高額保險費繳交者在台灣社會是很常見的,他們把保險當成儲蓄,很少想到活著的人從未因保險發財或享福。



我想,以她的勤奮,大概終其一生都捨不得退休吧!他們最大的財富,應該不是積沙成塔存起來的積蓄,而是懂得幫父母分憂解勞,不會動不動就說「爸媽,我要……」的孩子。



我問她最大的女兒,有沒有什麼話要對自己的父母說?她悠悠地說,爸媽不給她太多零用錢沒關係,但有時她身上常是一個銅板都沒有,連打個電話都成問題,也未免太……她也語重心長地說,其實爸媽不必為他們的未來想太多,「適可而止吧!」



孩子說得沒錯,任何事都要有節制,包括節儉,也包括節制本身。我對這些「夙夜匪懈」的人相當感佩,畢竟現代人願意胼手胝足賺錢,不會想走歪路、簽賭或看別人錢看得眼紅的,已經很少了;可是太專注於一個目標,很容易忽略真正的人生是由一連串的過程組成的。



James Redfield 在他的暢銷書《聖境寓言書》(The Celestine Prophecy)裡頭說:



「我們的專注漸漸變成一種偏執,為了創造世俗的、經濟的安全感……我們徹底迷失了自己。」



富蘭克林曾經說過,財富並不屬於擁有它的人,只屬於享受它的人。



我們的收入像鞋子一樣,太小了,走不動;太大了,走得很吃力;只有保持平衡,才是真正懂得金錢價值的人。



然而世間所見形形色色的人,多屬於以下三種:第一種是,鞋子小,徒呼無奈,光怨別人有雙好鞋;第二種,明知鞋子太小,辛苦了許多年,卻捨不得走進皮鞋店,繼續忍著;第三種,把鞋子越換越大,還不知道自己被鞋子拖得很累。



保持平衡,意味著,不顧此失彼。



==============================================



勇於認錯還不夠





就算訓練出很好的銷售或服務人員,他們很懂禮貌、也很優秀,但是若沒有得到充分的授權,出狀況時,他們的能力仍不足以在現場直接提供消費者滿意的答案,光是一再磕頭道歉,又有什麼用?



認錯,是人性中一項很高尚的情操。



很多人明明犯了錯,卻不認為自己有錯。另外還有一些人自己知道犯錯,卻找不到適當的時機或適當的對象認錯。



幾年前,歌手優客李林雙人組曾經唱紅大街小巷的成名曲「認錯」,描述在感情世界中做了錯誤決定,雖想認錯卻只能追悔的心情。這首歌曲能夠受大家的喜愛,表示它真的唱出許多人內心深處的感動。



願意認錯的人,放下了高傲的自尊之餘,也在情緒上給對方相當程度的彌補與安慰。



認錯,是人際關係中很重要的一種互動。它可以是單純的禮貌,可以是細心的體貼。當然,它是做人成敗的重要關鍵。



媒體界的名女人,犧牲自我的隱私,公開花心男友種種令她不堪的行徑,她要他認錯。在這個事件中,她說了一句可能會流傳千古的名言:「男人,可以『風流』,但是絕不可以『下流』!」而『風流』與『下流』的差異,就在與肯不肯承認自己做的事,能不能公開道歉。



同樣地,美國總統柯林頓先生鬧出桃色緋聞,眾人所指控的並不是他做了多少荒唐事,而是他有沒有說謊,肯不肯為所做的事負責、道歉。



有此範例之後,「認錯」演變成為檢驗政治人物品德的一項重要指標。聰明一點的政治人物,很快地學會了這項技巧。一旦犯錯的事實被揭開,就忙著向社會大眾道歉。



◎做好服務之前先勇於認錯



除了用來檢驗政治人物的品德之外,「認錯」也可以用來檢驗商品及服務的成熟度。



無論是應用在真實人生或商業行銷上,認錯的意義,並不在於本身是否真的有錯,而是在於對自己的信心以及對別人的體貼。



類似「消費者若不滿意所購買的物品,七天之內可以無條件退貨。」的主張,就是一種勇於認錯的表現。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廠商,不見得真的有什麼錯,但是既然消費者不滿意,廠商願意承擔這次採購決策錯誤的成本,於是容許消費者無條件退貨!



錄影帶出租業者,曾推出一項促銷活動「看片若不滿意,免費換片!」它的廣播廣告創意表現十分有趣。內容是這樣的:



一位年輕的女性消費者主動向神父懺悔認錯,說她已經多次去「百事達」租「霸王片」,即看完片子後假借各種不滿意的理由,獲得免費換片!千奇百怪的不滿意理由之一是:「為什麼男主角愛的不是我?」



這支十分幽默的廣播廣告,表面上是消費者主動向神父告解認錯,精神上還是傳達該公司願意向消費者負責的自信心,顯示:「如果消費者不滿意,那就是我們的錯,所以無條件換片!」



這樣的服務理念,基本上也是「認錯」精神的延伸。



有些不懂「認錯」的廠商,因為自己的無知與堅持,平白錯失許多商機。



我曾經買過一台果菜壓榨機,因為設計有點問題,說明書又寫得不夠清楚,導致每次壓榨蔬果時,常常會發生「卡住」的現象。



連續幾天打了號稱「二十四小時免費服務」的0800電話,都無人接聽。好不容易查出公司電話,和對方聯絡上時,接電話的服務人員根本沒有耐心聽我陳述故障的現象,就妄下斷語說:「不會吧!我們賣了幾千台了,從來就沒有聽說過這個問題。一定是你的操作方式錯了,或是水果太硬了……」



講了半天,反正他都沒有錯,錯的全是我。這個現象,在與中華電信的某一位服務小姐接洽的過程中,我也領教過。



某地區的電話號碼剛從七位數字改成八位數字的那一、兩個星期,不論我怎麼認真撥八位數字的電話,而且確定已經在原電話號碼前加『2』,但是每當剛撥完最後一個號碼,話筒就傳來語音:「這個電話,已改成八碼,請在原電話號碼前加『2』。」



連續兩個星期,我都無法順利撥電話出去,於是打電話到電話公司障礙台去查詢。



接電話的那位小姐也犯了相同的錯誤,我都還沒有講完,她就以防衛的語氣,一再說:「不可能,一定是你撥得太快了,要不然就是你使用的話機有問題……」



她推卸責任,毫不體貼的說辭,聽得我十分生氣。但仍好聲好氣地對她說:「小姐,我只是反應這個現象給妳知道,麻煩妳紀錄下來,給公司做個參考!」她不太耐煩地掛上電話。



隔一天之後,我想碰碰運氣,於是再撥另一通電話到障礙台。這次碰到比較專業的服務人員,氣氛完全不同。



「先生,真抱歉!讓您這麼不方便,我幫您查查看。有可能是線路太忙時,自動語音系統提供的訊息,影響了您的判斷。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問題。真對不起您,我們會查清楚,並再回覆您,謝謝您來電指教!」



這位服務人員,一開始就先認錯、道歉,並且不卑不亢地說明可能的原因。讓人怒氣全消,建立信任,產生良好的互動。



◎充分授權,才能讓認錯產生行動



古人說:「知恥近乎勇!」能夠認錯,光有勇氣是不夠的。還要也要有反省的功夫、及改過的能力。並且,彌補別人的損失。



這個道理應用在行銷上,就是處理的流程及補救的權限。有時候,消費者因為沒有得到滿意的產品或服務,向廠商提出抱怨,如果對方一再地以口頭方式說:「對不起!」到最後是還是沒有辦法獲得真正的補償,消費者必定不悅。



這就是行銷成敗的關鍵所在。



就算廠商訓練很好的銷售或服務人員,他們很懂禮貌、也很優秀,但是若沒有得到充分的授權,一旦出狀況時,他們的能力仍然不足以在現場直接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答案,光是一再磕頭道歉,又有什麼用?



我曾經到一家義大利美食餐廳吃飯,飢腸轆轆時點了一客海鮮麵。由於麵是現煮的,必須等上一段時間。當侍者將海鮮麵端上桌時,我已經餓得快受不了,格外覺得那鍋義大利海鮮麵真是好吃!



沒想的才吃不到幾口,就發現湯匙中的蛤蜊流出污濁的黑砂,驚訝地將侍者叫來。



他很專業地向我道歉,認錯地說:「對不起!廚房沒有仔細挑選蛤蜊,還沒有完全吐砂就下鍋,真對不起,我幫您換一份。」



當時的我真的餓過頭了,不想再多等二、三十分鐘,匆匆站起來準備結帳離開,心情不好、臉色難看是可以想見的。



沒想到值班的主任立刻叫住我:「先生,對不起,我們一時的疏忽,造成您的不便,」她遞過來一張簽名的卡片:「這是我們的一份心意,這一份海鮮麵不必付錢,而且,下次您再光臨本店,憑這張卡片,免費招待您一客海鮮麵。」



經她這麼一說,我自己反而覺得臭一張臉給人看真的有點不好意思,只好笑瞇瞇地接受她的好意。



雖然,因為事情忙,沒有再度光臨那家店,卻對他們的美食及服務,留下很好的印象,常向身邊的好友推薦。到現在,我還保留著那一張可以被免費招待一客海鮮麵的卡片,珍藏一個行銷服務人員的好意,並對她勇於認錯、及時補償的處置喝采。



可見銷售或服務人員很懂禮貌、也很優秀,是不夠的。他們應該得到充分的授權,萬一出狀況時,才可以有能力在現場直接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處理。



◎將愛妻原則應用在行銷上



認錯的精神,可以應用在一般人際關係,以及行銷上,當然也可以應用在情人或夫妻的相處上。以下僅摘路流傳於電腦網路及坊間的「愛妻物語」與你共同勉勵:



太太絕對不會有錯

如果發現太太有錯,一定是我看錯

如果我沒看錯,一定是我的錯,才害太太犯錯

如果是她自己的錯,只要她不認錯,她就沒錯

如過太太不認錯,我還堅持她有錯,那就是我的錯

太太絕對不會有錯,這句話絕對不會錯



我想,將以上「愛妻物語」用在廠商和消費者之間,應該也是錯不了的!



本文摘錄自吳若權最新作品《衝出人生好業績──做自己的行銷顧問》



關鍵行銷觀念,快捷打通思考:

消費者不只需要道歉,還需要把問題解決掉。因此,必須靠完整的授權制度,才能讓銷售服務人員除了勇於道歉之外,同時有在現場解決問題的能力。



應用行銷觀念,開創成功人生:

認錯的意義,並不在於本身是否真的有錯,而是在於對自己的信心以及對別人的體貼。古人說:「知恥近乎勇!」能夠認錯,光有勇氣是不夠的。還要也要有反省的功夫、及改過的能力。並且,彌補別人的損失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戀人和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經濟上的危機。

如果你的家人精明一世、糊塗一時,運氣不好被倒會,

或為朋友作保受牽連,你當然也會跟著不開心,

但懂的相處之道的人,自然得避免在這時製造雙方的裂痕,不該有話直說的埋怨道:

「我早就知道,你這麼貪財一定會遭到報應!」





「我早就告訴你那個人不可靠了,你偏要相信他,這下好了吧,知道我的話是對的了吧?」

這些話比直截了當罵「你這個白癡!」更難聽。

這時候沉默是最好的支持,其實犯錯者本身必然從失敗中的到教訓,不必再送給他一頓鞭子。

對方在度過難關以後,會終身感激你的支持。

甚至,你什麼都沒做,他也會對你感激涕零的。

懂得什麼時候不要說話,是一種智慧。

當朋友也是一樣。

在別人哀慟欲絕的時候,你還要追根究底,

就像人家的傷疤好不容易在結痂,你還來撥人家的痂。

最好的安慰是無言的微笑,和傾聽。

有智慧的父母也是孩子福份。

在英國遊學的時候,住宿家庭隔壁就住了一對很有智慧的夫妻。

他們剛好度過七年之癢。

有一次我在院子看書,目睹隔壁院子發生的事情。

布朗先生正在教他五歲的兒子安迪使用剪草機,父子兩剪得正高興時,父親進門去接電話。

接著我看到一幕慘劇;

五歲的安迪把剪草機推向父親最愛的鬱金香花園,不一會,已經有兩公尺長的花圃糟殃。

布朗先生出來,鐵青著一張臉。眼看他的拳頭已經高高的舉起.....

忽然,布朗太太出來了,她看見滿目狼藉的花圃,馬上知明白發生了什麼事。

她小聲、溫柔地對先生笑道:「喂,我們現在人生最大的幸福是養孩子,不是在養鬱金香。」

三秒鐘後,他們交換一個吻,一切歸於平靜。

我把這個故事告訴好友,她是個家庭主婦。後來她告訴我,很感激我跟她說這個故事。

「以前孩子打破東西,我少不了罵他兩聲,

現在我會告訴自己,對我重要的是孩子,不是碗。

哪個小孩在成長過程不會打破東西呢?」

情緒智商高的人懂得分輕重。

如果你真的珍視感情的價值,就該懂得在他倒霉的時候施小惠。

也許我們都沒有聰明到「一句解千愁」的地步。

但傾聽卻是人人做得到的施恩行為。

傾聽,常比替他義憤填膺或替他擔起一切聰明一百倍。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某大公司招聘職業經理人,應徵者雲集,其中不乏高學歷、工作經驗豐富的人。

最後,老闆將親自面試最後的六名應徵者。可是當面試開始時,主考官卻發現考場上多了一個人,就問道:「有不是參加面試的人嗎?」

坐在最後面的一個男子站起來說:「先生,我在第一輪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參加一下面試。」所有的人都笑了,就連站在門口為客人倒茶水的老頭也忍俊不禁。

主考官不以為然的問:「你連考試第一關都過不了,又有什麼必要參加這次面試呢?」

這個男子說:「因為我掌握了別人沒有的財富,我本人就是一大財富。」大家又一次哈哈大笑了,認為該男子或許是頭腦有毛病,或許是狂妄自大。



該男子繼續說:「我雖然學歷不算太高,也沒擔任過重要職務,可是我卻有著十年的工作經驗,曾在十二家公司任過職…… 」

主考官插話:「雖然你的學歷和職稱都不高,但是工作十年倒是不錯。不過你換了十 二家公司,這可不是一種令人欣賞的行為。」

男子說:「先生,我沒有主動要換工作,是那十二家公司先後倒閉了。」

大家又是一陣大笑。一個考生說:「你真是一個道地的失敗者!」

男子笑了笑:「不,這不是我的失敗,而是那些公司的失敗。這些失敗積累成我自己的財富。」這時,倒茶老頭走上前,給主考官添茶水。

男子繼續說:「我很瞭解那十二家公司,我與同事努力想挽救,雖然沒有成功,但我知道錯誤與失敗的每一個細節,並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這是別人所學不到的。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而我,更有經驗避免錯誤與失敗! ……」

男子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我知道,成功的經驗大部分相似 ,容易模仿,而失敗的原因卻各有各的不同。用十年學習成功經驗,不如用同樣的時間經歷錯誤與失敗,所學的東西反而更多、更深刻。我認為,別人的成功經歷很難成為我們的財富,而恰恰是別人的失敗過程卻是我們不可多得的財富!」

該男子說完,做出轉身出門的樣子,又突然回過頭:「這十年經歷的十二家公司, 培養鍛煉了我對人、對事、對未來的敏銳洞察力,舉個小例子吧—— 真正的主考官,不是您,而是這位倒茶的老伯……」

在場所有的人都感到驚訝,目光轉向老頭。老頭在驚訝之際,很快恢復了平靜,笑了笑:「很好!你被錄取了,因為我想知道— 你是如何知道這一切的?」



--------------------------------------------------------------------------------





--------------------------------------------------------------------------------





相信誰不也願意從事十二家公司,而公司都相繼倒閉。更多的時候,我們埋怨我們倒楣,卻沒有換個角度想想: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從這個故事,我們也能得出一個結論:錯誤和失敗並不是100% 的,錯誤和失敗多了,只要懂得去總結整理,就是一筆財富,因為可以讓我們學會去避免同樣的錯誤與失敗。另一方面,我們也明白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這名男子能從倒茶老頭的神情、氣質、舉止等看出他是這家公司的老闆,說明他是一個觀察力很強的人。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樣的洞察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練成的,這需要長期的積累,需要在每一個細節的觀察中不斷的訓練和提升。

向逆境乾杯,跟敵人致敬

打擊你最深的人,一定是你的敵人?錯了,他可能是你最親密的朋友、親人。

打擊你最深的人,一定是負面的? 錯了,他可能造就一個更堅強的你。

原諒敵人往往比原諒朋友容易。因為,我們從來不會對敵人付出感情,但是對朋友、親人,我們也許付出了最真摯的情感;付出了,就希望得到回報,得不到回報,反而被出賣、背叛 ,在情感上就會有著被欺騙的傷痛和悲哀。

原諒敵人,那是一種風度和器量的表現;我們之所以可以原諒敵人,那是因為覺得自己在他之上,有權力去赦免他,甚至可憐他、原諒他,就是不想跟他一般見識。

但是,我們對朋友卻是小器的很,在內心始終無法真正的原諒他。人生中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地方,看似吊詭,其實透著玄機,例如說,越是親密的人,往往互相傷害;愈是自己的親人,反而傷你最深,那些看輕你的人、傷害你的人,可能是你的父母、丈夫、妻子、情人、兄弟、姐妹,甚至是你最好的朋友、同事。雖然如此,這些人都可能是你人生中的「逆境菩薩」,也是你人生中的「逆增上緣」,因為,有了他們的「激勵」,你才有向上的勇氣及能量。人生到底是上升,或者下墜,完全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人生,倘若在遭受打擊時,仍能體會到生命的美好之處,當你 細細品味痛苦的滋味, 慢慢咀嚼失意帳惘 之時,你就永遠都不會忘記這種「刻苦銘心」的感受。此時若能化挫折為動力,化困境為動能,那些打擊你的人,就是上天給你最好的禮物,也是上天給你最好的成全。

其實,我們都應學會感謝,感謝那些曾經讓我們跌了一大跤的朋友,因為,成功是來自貴人的提攜,也來自小人的激勵,若沒有重重跌倒過,就不會想要風風光光再站起來。向逆境乾杯,跟敵人致敬,英雄往往就是誕生在這樣的時刻,這也是你重新認識自己的關鍵。只有面對挫折時,還能夠微笑以對,在困境中學會了感謝,你才能掙脫人生的困境,走向光明未來。

因為,真正有價值的人,是在逆境中含笑的人。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功者的打點-6個職場達人的基本功,6個30世代的機會點



作者:林婉蓉  攝影:吳毅平

本文出自:2006年2月號

文章類別:趨勢



想和本篇作者說說話

30@cwgv.com.tw

-------------------------------------------------------------------------------------------------------------



雖然40世代、50世代、60世代常常說30世代不惜福又不肯吃苦,媒體也忙不迭地貼上「草莓族」的標籤,可是30世代就是隱隱然覺得,日子過得並不舒服,累的感覺縈繞心頭。



數字會說話。從各項指標來看,30世代所處的大環境,並非一條筆直向上的曲線。反而走勢朝下,曲曲折折地小幅震盪,看得出在這個態勢不甚理想的時代,大家奮力掙扎的痕跡。





現在比從前好過?

以經濟成長率來看,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該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為12.83%,影響在隔年顯現,經濟成長率下跌至1.16%。1975年回升至4.93%,隨即在1976年又回到13.86%的兩位數成長。直到1987年,都還保持12.74%的佳績。如今,2005年的經濟成長率為3.8%,2001年時甚至創下有史以來的最低點,-2.18%的負經濟成長率。



再來看看30世代的失業率。1981年時,台灣25至29歲的失業率為1.12%,30至34歲的失業率更低至0.5%。而將近二十五年後,2004年11月,25至29歲的失業率為6.07%,30至34歲的失業率是3.68%。



1985年,平均失業週數是19.15週,也就是失業的人在五個月內就可以找到工作;2004年的平均失業週數為29.4週,失業求職者超過七個月才能找到下一份工作,比二十年前多了兩個半月的失業期。



在薪資所得部分,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2005年11月出刊的「就業市場情勢月報」指出,韓國去年的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約新台幣4萬元,而同年台灣無工作經驗者起薪約2萬4千元,大學畢業者也僅約2萬7千元。更慘的是,扣除物價上漲率後,1~9月國人實質平均薪資竟是負成長0.46%。



未來會更好嗎?

有位資深媒體人曾禁不住感嘆:「以前的榮景真令人懷念,沒想到才過了十多年的好日子就沒了。」另一位聽聞此語的資深媒體人提醒道:「你還過了十多年好日子,現在的年輕人,一出社會就過苦日子。」



諾貝爾經濟學家史迪格里茲(J.E. Stiglitz)在《狂飆的十年》書中,指稱最輝煌也最黑暗的90年代為「狂飆的十年」。這十年內,全球貿易量創下歷史新高點,成長90%。還有,網路事業顛覆全球的經營模式,包含大部分科技股的美國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也在2000年3月締造5132點的歷史最高紀錄。可是才將近一年半,那斯達克科技股的市值跌幅超過三分之二,網路泡沫化波及全球,紙上富貴煙消雲散。



不過,網路的影響力與日俱進。在交通便捷、供應鏈管理精進之下,整個世界成為地球村,網際網路更使得全球零時差,因此不分國家、族群、時間與空間,無時無刻莫不吹響作戰的號角,競爭愈演愈烈。



「世界被抹平了。」趨勢大師佛里曼(T.L. Friedman)用最簡明的句子描繪,他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舉了生動的例子說明這個現象。小時候他常聽爸媽說:「孩子啊,乖乖把飯吃完,因為中國和印度的小孩沒飯吃。」現在可不同了,他告訴女兒的是:「乖乖把書念完,因為中國跟印度的小孩正等著搶你的飯碗。」



景氣下滑的復甦力道沒有太大起色,產業外移的腳步不曾遲疑過,台灣島外看不見、數不清的千千萬萬人,都是30世代必須面對的隱形競爭者。有些30世代感受的是一股壓力,「明天誰將可能搶走我的工作?」不少30世代說不出的則是一種不確定感,「未來會更好嗎?」



機會藏在競爭裡

事實上,全球化競爭的時代,也是機會無限的時代。30世代接受的是世界的競爭,30世代揮灑的是世界的舞台。



以資產管理業為例,二十年前,台灣只有國際、光華、建宏和中華四家投信公司。法規沒有開放,外匯仍在管制,毫無海外基金產品,國內基金還是封閉型基金,發行期滿或基金達到預定規模,投資人就不能申購或贖回。「如果我更早進入這行,也是要等待,因為沒有機會。」匯豐投資管理集團台灣區負責人宋文琪,在1996年政府開放外商設立投信公司時,加入怡富。



明基電通董事長李焜耀30歲時,接觸外國人的機會很少,連出國都是一件大事,全公司的人都到機場送行。現在台灣有許多企業,從業人員的組合,根本是小型聯合國。即使是個人工作者,創業第二天,透過網路就能做起跨國生意。



偉太廣告董事長孫大偉形容,以前的人幾乎一出生在哪裡,一切都固定了。現在的人搬一次家,或離家念書,或轉個工作,或換個婚姻,就是一次快速的改變,「那變化如同一生不知經歷幾世。」



成功沒有捷徑

30世代可以再給自己多一點信心。對職場上班族頗有研究的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對由六年級生代表的30世代評價很高。她看到的30世代不僅敢於夢想,而且會想盡辦法完成夢想。最近好幾個她認識的30世代出國留學,他們的家境都不富裕,薪水也不高,靠著助學貸款或將房子轉貸,實踐進修的願望。「他們的夢想都不是我以前敢夢想的,我很佩服。」五年級的邱文仁很羨慕現在的30世代。



104人力銀行在2005年曾針對五、六、七年級的上班族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六年級生,也就是30世代,最為上進。此外,學習力強、可塑性高、創新力足以及具國際觀等,都是30世代具備競爭力的正面特質。



30世代不必悲觀,回首過往,其實現在檯面上這些看來功成名就的人物,也都經歷過不景氣的年代。



六福開發總裁莊秀石的30世代,就經歷了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第一次石油危機、中日斷交斷航、中美斷交等重大事件,台灣如同在風雨之中飄搖,那時候看未來,也一樣前景不明。



全球化之下,30世代面臨的挑戰雖大,然而無論機會多寡,不管什麼年代,不分任何世代,成功需要具備的條件都一樣。



或許有的人站在浪頭上,有的人逮到了好時機,然而一般人可能沒有看到的是,他們都熬過了困厄,把自己準備好,才能掌握等待已久的機會。



邱文仁指出不變的道理――「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成功可能有比較好的方法,卻沒有一步登天的捷徑。」



閱讀後續幾篇成功人物的故事,你會清楚地知道,成功需要哪些條件,你也能了解,未來你有哪些機會點。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看透. 不要看破



事情看透,你就明白該如何進行;

人情看透,你就明白該如何相處。



事情看破,你就不想做事了;

人情看破,你就不想做人了。





所以,只要用點心,其餘只是接受。

要做到不去在意他人的言語很困難吧....



嘴巴是別人的,人生是自己的。

快樂,是純粹自然的產物,是自己百分百支持自己、肯定自己的禮物。



沒有了自我,一切的快樂都是虛偽的假象。

即使人家批評你、否定你、攻擊妳,

也不代表你的自我受到否定,

唯一能否定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因此,那些經不起人家批評,人家說一句,

要難過三十天,人家說兩句就要打人翻臉的人,

事實上是對自己極端沒信心的表現。



當然了!這種容易隨人家「批評」起舞的人,

注定要跟快樂說拜拜。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只要人家有嘴巴,就會有意見和批評想快樂的人,

就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批評。



再者,太在意別人想法的人,

不僅不能快樂,也容易失去自己的特色和個性,

更沒辦法發揮自己的潛能。



總之,嘴巴是別人的,人生是自己的,

有習慣性被人家嘴巴「虐待」的人。

請用左腦右腦想一想:『為什麼我要當人家嘴巴的奴隸?

為什麼要這麼在意在意別人的想法呢?』



只要你想通了,你就擁有快樂的自主權了!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人憑什麼教你





看過日本一個很受歡迎「搶救貧窮大作戰」嗎?



在那個依照案例做不同規劃的單元節目中,總跑不掉幾個公式:



貧窮原因的分析、為了擺脫所做的努力、和最後的成功。而不斷上演



的樣版中,所謂的大師與料理名人,總是龜毛、變態、吹毛求疵、甚



至極盡所能的虐待試圖搶救貧窮的個體。





每每發生這樣悽慘的景況,我那年幼被保護極好的姪子都會問我:



「他就不能對他好一點嗎?」



而我也總是說著一樣的答案:「憑什麼別人要把成功的技巧教給你?」



是的,「憑什麼?」這句話我自己也同樣深深的體會過。





從18歲進入職場,經常遇到肯「虐待」我的主管;要不就是賺得



很多,卻摳得要死的老闆,極盡所能的要求我為他無償加班或犧牲休假;



要不就是遇到龜毛至極的主管,要求我遵守他的生活習慣與處事哲學;



更多的,是混到無與倫比,卻總讓我做到死的老大級豬頭。每每遇到



這種角色,我都為了「怎麼可能會賺錢?」這個問題而困擾的想死,



每次離開那個職位時,總是出去大快朵頤一番,來犒勞自己這段日子的



辛勞奉獻,但,我卻總是掉入所謂「勝者的詛咒」,自以為脫逃,卻又



什麼都拿不到的痛苦中。



於是,我曾經發誓要做個極為體貼而人性化的上司,對待我的員工



要視如己出。但從因為砍掉新人而哭了三天的小主管,到現在,我也成為



龜毛且殘酷的人,這條路教會了我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如果你沒有心, 我憑什麼教你?」



一位目前是副機長的朋友曾經說過,降落的技巧每個人都不一樣,



必須透過所有前輩的教導,才能夠從中揣摩自己的方式,但是要怎 麼



才能夠學到,必須要靠你主動的去問、去學、無論對方願不願教你,



你也要睜大眼睛去看。而往往要取悅正駕駛教你,你必須極盡所能的



配合他的要求與習慣,也要以最大的耐性和肯學的謙卑去與他溝通。



到現在,每個月坐擁十萬收入,購屋、買房、降落經驗職達千次以上的



他,比起七年前剛從美國拿到執照回台的狂妄,現在的他,多了謙卑、



和緩、與容忍的耐性。



也許,你現在也遇到了這樣的主管,常常讓你有生不如死的痛苦。



也許,你正為了老闆的無理要求覺得自尊比發展重要。但,在這樣的



景氣和競爭的環境下,他能活著,就比你有出息、有辦法,而且有許多



生存的技巧與方式,值得你去虛心請教。





只要一天,你尚未達成自己的夢想與目標,



都要記得這句話:「別人憑什麼教你」。



工作就是如此。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擁有億萬般的工作心情

來源:網路流傳

「如果今晚發現自己中了樂透的頭彩,明天你還會來上班嗎?」在企業界做內訓時,我隨口問了在座的學員。



大夥兒笑了開來,並踴躍地舉手表態。我伸手一算,結果出乎意料,有七、八成的人舉手說會。哇,這太神奇了,「這麼多人都會來嗎?」我驚訝地合不攏嘴。有人接了口,「當然會!明天一定得來,要來辦離職手續啊!」全場爆笑,許多人並鼓掌叫好,顯然一語道中他們心聲。



全場氣氛好不容易稍稍沈澱,我開口又問,「如果在成了億萬富翁之後繼續來上班,心情會不會有所不同?」

「那當然囉!」瞬時間學員們各個點頭如搗蒜,會場的氣氛又沸騰了起來,有一位女性學員大聲地說,「做了億萬富翁,心情就大大放鬆,再也不會跟豬頭老闆計較啦!」



.擁有億萬般的工作心情



你呢?假設今天不必再為錢工作,上班的心情就從此不再愁苦計較,而會輕鬆亮麗,煥然一新嗎?



嗯,其實事情的真象是,即使我們沒有億萬入袋,也應該擁有億萬般的工作心情。也就是說,你我不必中樂透,就能像億萬富翁一樣地快樂工作。



這聽起來太過離奇?那就讓我們仔細聊聊吧。首先,我們原本就該為樂趣而工作。



心理學上的研究發現,EQ高手在回答「為何而做」之問題時,先冒出來的答案總是「It's a lot of fun!」,而不論其工作的內容是文書處理,業務交涉,還是創意開發。換句話說,他們深切懂得「為樂趣而做,而非為錢而做」(work for fun,not for money)的道理,並擁有在工作中感受快樂的能力。



.把工作焦點放在樂趣 反而可更有錢



這並不代表他們不需要錢,或不愛財(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我們都需要靠工作賺錢維生,對吧?!)



只是EQ高手聰明地瞭解,當我們把工作的焦點放在獲得樂趣時,不但愈做愈有趣,也愈做愈有勁,工作表現佳,當然更可能會愈做愈有錢。



相反的,若是整天在心情上背負著「為錢而做」的沈重十字架,一旦在工作上遇到風吹草動,就很容易陷入「我真無奈」的愁苦之中,既賠上心情又毀了表現,恐怕也會離大筆的金錢愈來愈遠。這麼一想,你我當然應該為樂趣而做,不是嗎?



接下來合乎邏輯的問題似乎是:如何在看似單調枯燥的工作中,找到樂趣呢?



.樂趣不是找來的 樂趣是體會出來的



Well,問題的關鍵就在這兒:樂趣不是「找」來的,而是體會出來的。心理學家提醒我們,快樂的動力來自心底,而非建立於外在的收獲。



「找」樂趣的人會給快樂設下條件:「等我完成工作就會快樂」;「等我賺夠了錢就會開心」;或「等我換了上司就會高興」,所以汲汲地追求目標,一心一意地想往快樂的道路大步邁進。



然而,心理學家發現,沒有所謂「通往快樂的道路」(the way to happiness),因為快樂本身就是道路(happiness is the way)。



一個無法感受快樂的人,即使中了樂透撈到1億,依舊找不到樂趣,「有了一億又怎麼樣,上一期那個中了三億!」



而一個擁有體會快樂能力的人,不論外在環境狀況為何,那總能發揮心裡的心理健康作用,時時感受到輕鬆與喜悅。



所以真正的問題該是:如何感受樂趣呢?



跟你分享幾個好方法,讓自己重拾快樂的感受力。



(1)活在當下



我知道這聽起來有夠八股,但這真的是快樂的基本功力。



請試著放慢腳步,去專注感受當下的情境,不妨從「一次使用一種感官」開始(例如,吃飯時閉上眼耳,只專心感受食物的味道;聽音樂也全神貫注「聽」出感覺....),接著就能在工作時練出心無旁騖的專注。只有專注,才可能有感觸。



2)心懷感激



有關快樂的研究文獻有千百種,結論也不盡相同,然而每一個研究都會提到「感激」。



也就是說,感激是快樂的啟動力。時時提醒自己生活中值得感激之處,你就會立即感受到快樂的舒活。



很棒的一個念頭是「感謝老天爺我是....」,事實上,研究指出,如果你在心情低潮時,想三個值得感激的原因,就能揚棄負面的情緒,重新感受快樂。



所以,請放棄向外尋找快樂的念頭,而培養感受樂趣的功力,如此一來,你就能每天都像億萬富翁一般地快樂工作!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文:104職涯發展顧問 陳漢忠



在一次全公司主管的教育訓練裡,講師特別提醒主管們,有許多員工上班時,就在踏入辦公室門口之前,「心」就已經死了。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心中的感觸良多。雖然後來有人開玩笑地說,他起床的時候「心」就已經死了,惹來大家一陣哄笑,但我內心裡的酸苦,久久沒有消退。



我常有機會傾聽上班族的心聲,也曾經非正式地統計過,只要談到工作,大家最常聽到的話題,第一名就是「我好想辭職」,第二名是「我的主管實在讓人受不了」,第三名是「這家公司沒有願景沒有未來」。我相信在您的周圍應該也經常聽得到這些「心」聲,尤其身為人資的您一定會特別地敏感。這些話題的產生,都可能是公司管理階層與工作同仁們的距離太「遠」了,我所談的「遠」,並不是座位的距離,而是「心」的距離。如同一句廣告詞所說的:「你在哪裡?我在你心裡。」管理者必須要貼近同仁們的心,人資更要貼得近。



在人資的選、用、育、留循環裡,哪一個階段是最困難的?我個人認為絕對會是「留才」!在台灣,人的異動總是很容易大批地出現,尤其在農曆年後,這也是人資最頭痛的時刻,流動率太高導致自己的績效受到影響,真是無奈!有沒有什麼好用的辦法可以解決流動率太高的問題?我想絕對是有的,在教科書裡或是其他前輩同行的經驗裡,其實有不少的答案,但我站在一位職涯發展顧問以及同樣是一個職員的角度上,希望提供給您一個思考方向,就是「同心‧共好」。



「同心‧共好」的概念主要奠基於「Gung Ho!共好」乙書(哈佛管理叢書),作者是知名的管理專家肯‧布蘭佳與雪爾登‧包樂斯。兩位作者藉由此書特別強調「夥伴關係」在企業組織與員工關係中的重要性。讓員工依循共好的精神奉獻心力,釋放出最大的能量,達成企業與員工雙贏的境界。「共好」這件事情是需要在員工進入企業時,組織就要能夠引導他逐漸進入共好精神殿堂,長期經營並且擴散共好力量,就長遠來看這不僅是奠定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礎,更能幫助人資有效降低員工流動率。



「沒有長期經營共好精神的話,怎麼辦?」這的確是一個好問題。在我輔導與觀察許多上班族的經驗來看,想要離職的員工在面對人資或是主管之前,至少超過60%的人,其實並沒有真正地下定決心非走不可,他們情緒上的負面反應遠大於對未來的理性判斷。此時,我們在這員工想要離職的關鍵時刻裡,我們就不能夠只是將共好所提倡的「松鼠的精神」、「海狸的方式」、「野雁的天賦」去向員工說教,我認為共好這一段要用在員工已經快要被說服留下來的時候,再拿來作為強化留職意願的最後工具,讓他能夠認同公司給予的工作價值、目標達成的方式與不吝嗇的激勵鼓舞,進而同意繼續為公司努力。



但,還是有一個環節沒提到,就是在強調公司會努力經營共好精神之前,我們怎麼讓他願意考慮留下來?這部分就是我希望您傳達的「同心」概念。在我過往的經驗裡,我可以很大膽地告訴您,任何教條式的宣示與憧憬,對這些想要離職的人是很難引起共鳴的,即便是共好的精神也一樣,因為他之前並沒有感受到,才會在進入辦公室門前「心」就已死,所以我才會建議您將共好放在最終的階段來強化。「同心」的意思就是同理心、同情心與同袍心。這三心在溝通過程中的順序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您一開始一定要站在「同理心」的角度來先了解他的問題與情緒,這一段是一個理性的過程,您絕對不可以先以感性或是情緒層面來跟他互動,這樣容易造成失控,可能會更強化他的決定。



慢慢地,當他將問題敘述清楚且情緒穩定時,您才能進入「同情心」的階段。試著讓他知道您很肯定他之前遇到問題時的努力與態度,但公司其實也很想解決這些問題,或許發現得太晚,或許努力的方向不夠正確,也讓他激起對公司的同理心與同情心,在這彼此的心靈交流之下,雙方得以進入「同袍心」階段,強調彼此共生共榮的重要性,我們願意站在同一陣線面對外面的競爭者,公司需要他的存在與貢獻,在這樣的同心三階段完成之後,才能好好地進入共好精神的強化。



我相信,只要經營者願意將共好精神長期落實到組織內部,人資或是主管就不用那麼辛苦地留人。共好的靈魂其實就是在你我貼近的心,無論是同理心、同情心、還是同袍心,都會是你我在組織內要善加運用的態度與心情。只要我們願意站在共好的架構之下,把我們的心掏出來與同事們站在一起,你說,誰會不喜歡這家公司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做一點









--------------------------------------------------------------------------------



人的一生,總想要出人頭地,出人頭地很簡單,只要不小看舉手之勞,就會讓你邁向成功,這也是增加個人附加價值的機會。





大學資訊管理系一位大三學生,暑假前往一家電腦公司打工,目的是想學點東西,因此每天一大早就到辦公室,將環境打掃乾淨;中午也熱心地替同仁買便當;下班時間到了,他總是慢點走,關門、熄燈因此成為他的責任。





他做這些事都是自願的,而非分內之事,辦公室的同仁都很喜歡他,也樂意將自己的經驗仔細傳授給他。一個暑假下來,他學到很多東西,也因為人緣好,老闆歡迎他畢業後能到公司任職。





這個大學生在公司裡,並沒有做什麼了不起的大事,只不過多做了些「舉手之勞」的小事沒想到舉手之勞,讓他得以開拓人生,贏得讚美,也獲得工作機會。





有些人怕麻煩,怕吃虧,多做點額外的事就心存不滿不平,斤斤計較,認為別人欺負他。也自抬身價,不願「屈就」,認為自己是大學生,不甘心只做掃地的工作,或是跑腿幫別人買便當。就因為貢高我慢,沒有放下身段,而錯失自我表現的機會。





有人自動自發設法把自己的生命價值深化廣化,全心投入,也因而魅力大增,廣結善緣,增加自己的機緣。





工作的信條很多,能做到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收穫的不只是自己,別人也因而得到莫大的利益,利人利己,多多益善!(心向)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 活 哲 學



㊣ 一 日 一 生 ㊣

幾天前在家裡有線電視頻道「清涼音」正在播一場演講,看了以後獲益良多,迫不及待的想跟別人分享,講給老婆、同事們聽,大家也都覺得心有戚戚焉。

講題內容是最有效率的潛能開發。我是從中間看的,這位教授問現場觀眾三個非常好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想要活到幾歲?」然後把答案寫下來。

第二個問題是:「你現在幾歲?」,也把答案寫下來。然後把第一個答案減去第二個答案,這個數字就是你還有幾歲可以活。這雖是一個簡單的數學,但是重點是他的問法。

接著教授問,「還有六十年可以活的人舉手」,現場有不少人舉手,「還有五十年可以活的人舉手?」,我心裡暗暗吃驚,因為照這種算法我只剩三十五年可活,跟現場的人比起來求生意志是最低的了。

教授就這樣一路問下來,一直問到”只剩”十年可活時,現場只剩下一位先生了,教授笑笑的恭喜他:「你是第一名喔!」哇,這重點在於你自己的選擇。

你如果”想要”活到一百歲,你該怎麼做?該不該一大早起來做運動?該不該注重養生保健?

如果只剩十年可活你想怎麼活?還會這麼執著於這些身外之事嗎?還會亂發脾氣看不開心嗎?如果早知自己的死期,是否會改變自己的人生觀?大家都不願意老,但是歲月不饒人,時間還是無情的消逝。

教授接著說,一般人的一生不外乎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學習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工作階段,第三個階段是退休後享受人生階段。

他問現場的人想不想趕快退休?現場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趕快退休。教授又問,退休之後要做甚麼?

有人回答去旅行,環遊世界;也有人答說做義工、志工。教授提到,有很多人拼命賺錢,以為等到賺到幾千萬後退休後再來好好享受人生,結果一朝檢查出來得到不治之症,甚麼都沒有享受就不甘心的離開了。也有人退休後天天出國旅行,玩了一陣子之後又覺得人生失去了目標,好像一直玩樂也欠缺一點甚麼。那麼應該要怎樣來面對人生呢?

他提出了「一日一生」的觀念。

也就是每天都要學習,保持學習的動力;每天都要工作,維持生活的目標;每天都要享受人生,而不是等到退休之後才來享受人生。我聽到這裡,覺得很有道理。當一個人不想學習新的事務時,就是心態老化的開始。當工作已經熟練,沒有甚麼人生目標時工作就提不起勁。常常樂於學習新的事務,時時訂定一個小目標,或者用某件工作或任務當作一個指標,激勵自己完成目。我也從當天開始就來享受人生,做幾件自己最快樂的事,每天都享受人生,即使明天就走也沒有遺憾。

教授舉了一個例子,他的父親是小學校長退休,退休之後了無生趣,每天就是等死。他鼓勵他父親和母親來聽他兩天的演講活動,聽完之後他父親講了一句話,讓他和他母親感動到流眼淚。他父親說:「我要活到一百歲。」接著問他母親說:「妳每天幾點起床?」因為他母親每天清晨五點半就起床做運動,而他父親則是睡到自醒,所以雖是一起生活了這多年卻完全不知枕邊人何時起床。第三句話則問他母親說「存款還有多少?」因為他父親從不管錢,薪水完全交由老婆處理。他父親決心開始為自己以後的三十年好好健康的活著,好好的享受人生。他母親很高興,幾十年嘮叨竟然比不上兒子的幾句話有效。

所以,朋友們,馬上行動吧,每天都要找時間給自己一些小快樂,好好享受人生,像我預定七月五日要和學校同事一起去登玉山,這些日子就開始游泳慢跑健身培養體力,我把這件事當成一個指標,督促我自己要維持最佳的體能狀態;說實在的我蠻感謝這位提議要去登玉山的同事,因為我的生活作息改變了,讓我下定決心堅持運動,而這份挑戰讓平淡的生活多了一些期待。







--------------------------------------------------------------------------------

這篇文章,是真的已經到「老年」的老大哥老大姊所作。

我覺得二者都蠻棒的,我也常想,老年的我會是什麼樣的情形?

日子是輕鬆的,三不五時到處"弄遛連"

亦或是天天煩惱著,連"弄遛連"的時間都沒有呢?

想太多……

活在當下,努力做好每件事就行了

不是嗎?

分享給我的朋友~~~你(妳)!









也許沒他(她)們這麼好福氣...可以到老,

但在當下的這一刻,

若生命還是存在的時候,就已經學會感激了!!!

寄上我的祝福......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樂~



快樂並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得少,

不少人因為過多的貪婪而失去了生命的快樂







人生如水,我們必須學會向水流一樣一樣適應環境,

該轉則轉,該彎則彎,並始終保持奔流不息的韌性







人生要有所取,也要有所放棄,

如同一塊石頭一樣,只有去掉多餘的部份,

才能雕琢成美麗的雕塑







所有的人都渴望幸福,並追求幸福,

但人們往往忽略了幸福

其實只是點點滴滴的心靈感受,

總是在不經意間和我們擦肩而過...







知道一件事怎麼做,叫成長

知道一件事該不該做,叫成熟







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

如果物質財富是骨骼的話,

那麼精神財富就是血液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

同樣,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

儘管你很可能是渺小的、平凡的、甚至微不足道的,

但請記住,

你是芸芸眾生中的唯一無二的,

這,就是你存在的價值...







每一粒飽滿的種子裏面,都蘊藏著一個收穫的季節;

每一個人的生命之海裏,都蘊藏著一顆顆成功的珠貝,

而勤奮,正是打撈這些珠貝的網







相信完美,但不要追求完美,

相信完美,是人生的清純?

不追求完美,則是一種理性的自覺







遺憾與痛苦多是因為追求完美,

而忽視了完美是理想化的,

只有欠缺才是現實的...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竹子不會因為被風吹過,就永遠直不起腰來





有一位在戶政事務所擔任櫃台受理工作的小姐,



終日愁眉苦臉,幾乎可以說是得了「上班恐懼症」。





她有一個習慣,每當與洽公民眾發生爭執,





挨了罵,受了氣,便在筆記簿上,寫一個小「忍」字,



如果受的是大氣,就寫一個大「忍」字。



五年多下來,筆記簿裡填滿了大大小小的「忍」字,





除了每天要揹負受氣的痛苦,





還要揹負日漸增多的「忍」字重量,她終於揹出了病來。





一位前輩發現了她的病因,想出對症下藥的方法,





「妳把之前的那本筆記簿丟掉,換一本新的,





然後將每一頁分成左右二邊,左邊寫『刁民』,





右邊寫『良民』。



工作時,若是遇上『刁民』,妳就在左邊寫個忍字,



若是遇上『良民』,妳就把忍字給摃掉,





沒有忍字可供摃掉時,便在右邊劃一個笑臉。





一個星期統計一次,看看是忍字比較多,





還是笑臉比較多呢?」





她照著作,左邊忍字雖然不少,但全數被右邊的笑臉抵消,





並多出了許多的笑臉。



她心境一轉:「原來,這個世界,





令我歡喜的人比給我氣受的人還多呀!」





她一掃陰鬱,立即精神起來,她向自己挑戰,





儘可能不寫忍字。



來的是好溝通的民眾,她就劃下一個小笑臉:





不好溝通的民眾,即使使出渾身解數,





非讓對方滿意不可,然後再劃下一個大笑臉。





久而久之,筆記簿裡全是笑臉,





笑臉反應在她的臉上,也輝映在她的心底,





病好了,人開心了,上班不再是沉重的負擔,





工作變成是一件讓人既能獲至溫飽又可兼得快樂的喜事。





誰還需要「修行」的藥丸呢?





回復笑臉的她,聽說嫁給了一位富商,



介紹人正是曾讓她氣得半死,





最後卻被她服務到心花怒放的婆婆。





她婆婆到戶政事務所,逢人便得意的說:





「現在,像這種有好臉色的媳婦,要到哪裡找呢?」



● 想攀上高峰,必先丟棄包袱。

● 邊走邊撿石頭,只會徒增氣喘





風來了,竹子的枝幹被風吹彎。



風走了,竹子又站得直直的,好像風沒來過一樣。



雲來了,在潭底留下一道影子。



雲走了,潭底乾乾淨淨的,好像雲沒來過一樣。





竹子不會因為被風吹過,就永遠直不起腰來。





清澈的潭水,也不會因為雲飄過,就永遠留住雲的影子。





同樣的,心胸寬大的人,





不會因為別人兩句不禮貌的話,





就颳起永遠的狂風巨浪,





也不會因為別人不禮貌的行為,





就在心底刻下無法磨滅的傷痕。



像清澈的潭水一樣,雲過了,不留痕跡,





像堅韌的竹子一樣,風過了,不留痕跡。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的很棒喔..

你發覺到了嗎?

愛的感覺,總是在一開始覺得很甜蜜,

總覺得多一個人陪、多一個人幫你分擔,你終於不再孤單了,

至少有一個人想著你、戀著你,不論做什麼事情,只要能在一起,就是好的..........

但是慢慢的,隨著彼此的認識愈深,你開始發現了對方的缺點,

於是問題一個接著一個發生,你開始煩、累甚至想要逃避,

有人說愛情就像在撿石頭,總想撿到一個適合自己的,

但是你又如何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撿到呢?她適合你、那你又適合她嗎?



其實,愛情就像磨石子一樣,或許剛撿到的時候,你不是那麼的滿意,

但是記住人是有彈性的,很多事情是可以改變的,

只要你有心、有勇氣,與其到處去撿未知的石頭,

還不如好好的將自己已經擁有的石頭磨亮磨光,你開始磨了嗎?



很多人以為是因為感情淡了,所以人才會變得懶惰。

錯!其實是人先被惰性征服,所以感情才會變淡的。



在某個聚餐的場合,有人提議多吃點蝦子對身體好,這時候有個中年男人忽然說:

「十年前,當我的老婆還是我的女朋友的時候,她說要吃十隻蝦,我就剝二十隻給她!

現在,如果她要我幫她剝蝦殼,開玩笑,我連幫她脫衣服都沒興趣了,還剝蝦殼咧!」



聽到了嗎?難怪越來越多人只想要談一輩子的戀愛,卻遲遲不肯走入婚姻。

因為,婚姻容易讓人變得懶惰。

如果每個人都懶得講話、懶得傾聽、懶得製造驚喜、懶得溫柔體貼,

那麼夫妻或是情人之間,又怎麼會不漸行漸遠漸無聲呢?



所以請記住:有活力的愛情,是需要適度殷勤灌溉的,談戀愛,更是不可以偷懶的喔!



有一對情侶,相約下班後去用餐、逛街,可是女孩因為公司會議而延誤了,

當她冒著雨趕到的時候已經遲到了30多分鐘,他的男朋友很不高興的說:

「妳每次都這樣,現在我甚麼心情也沒了,我以後再也不會等妳了!」

剎那間,女孩終於決堤崩潰,她心裡想:或許,他們再也沒有未來了!



同樣的在同一個地點,另一對情侶也面臨同樣的處境;

女孩趕到的時候也遲到了半個鐘頭,

他的男朋友說:「我想妳一定忙壞了吧!」

接著他為女孩拭去臉上的雨水,並且脫去外套蓋在女孩身上,

此刻,女孩流淚了!但是流過她臉頰的淚卻是溫馨的,

你體會到了嗎?其實愛、恨往往只是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愛不僅要懂得寬容更要及關心,很多事可能只是在於你心境的轉變罷了!你懂了嗎?



當有個人愛上你,而你也覺得他不錯。那並不代表你會選擇他。

你說:你要找一個你很愛很愛的人,你才會談戀愛。

但是當對方問你:怎樣才算是很愛很愛的時候,你卻無法回答他,因為你自己也不知道。



沒錯,我們總是以為,我們會找到一個自己很愛很愛的人。

可是後來,當我們猛然回首,我們才會發覺自己曾經多麼天真。

假如從來沒有開始,你怎麼知道自己會不會很愛很愛那個人呢?

其實,很愛很愛的感情是要在一起經歷了許多事情之後才會發現的。

或許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找到自己心目中百分之百的伴侶,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在你身邊會不會早已經有人默默對你付出很久了,只是你沒發覺而已呢?

如果你也正在為愛迷惘,或許下面這段話可以給你一些啟示:



愛一個人!要了解,也要開解;要道歉,也要道謝;要認錯,也要改錯;要體貼,也要體諒;



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寬容,而不是縱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問,而不是質問;



是傾訴,而不是控訴;是難忘,而不是遺忘;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事交代;



是為對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對方諸多要求;

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費;可以隨時牽手,但不要隨便分手



如果你都做到了,即使你不再愛一個人,也只有懷念,而不會懷恨。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嚴長壽「清華思想沙龍」演講-青年人的全球視野



作者:嚴長壽主講 整理:江欣怡 攝影:吳毅平



三十年前,我還在美國運通當總經理的時候,一位國外研究機構的副總裁來找我,原來是迪士尼計畫進軍亞洲,特地來調查台灣的旅遊市場概況。他問我,你認為迪士尼樂園應該建在亞洲的哪個城市?當時我信心滿滿地回答:「台灣!」我的理由是,台灣位居東南亞地理中樞,土地、人工也都很便宜。隨後,這位副總裁又繞道到日本去考察,不久就傳出迪士尼將在東京蓋遊樂園的消息。



「Why Japan?」我對於迪士尼這項決定一直掛在心上,後來我偶然碰到這位副總裁的時候,就問了他:「為什麼是東京而不是台灣?」他說,迪士尼一年入園人數要達到六百萬人次才能損益兩平,而當時台灣的境外觀光客一年還不到一百萬人次。雖然日本地價貴,但消費能力也很強,所以最後決定選在東京旁邊,事實也證明,這項決定是對的。



我們真的認識自己嗎?



這件事情讓我發現,原來我一直都只是在用台灣的角度來看市場,視野拉高了,才知道不是那麼一回事。



後來政府要在台中月眉打造一座大型遊樂場,全力發展旅遊事業時,便邀請我去當評審,當時華納來競標,台中也有一本土企業勢在必得。當時第一輪評審時,大家都覺得華納的提案很好,只是華納提出一個願意投資的附帶條件──政府必須配合在月眉附近的高速公路興建一個交流道,而當時政府的態度是不能預開條件。我個人認為由中部財團所提出的第二名規畫案尚有改進的空間,於是我建議,如果第一名不成功,不該把第二名自動升上來,而是要求有條件地修正後才能批准。不過後來政府對於華納的要求不肯讓步,華納退出後,第二名便自動升上來。但由於規畫不周延,導致現在這個財團承受很大的財務壓力,而政府也始終沒有賺到租金,便成一個徹底雙輸的局面,就像是一塊西裝布剪錯了,一切無法重來,台灣整體升級的一個契機就此錯失了。



十三年前,金門戰地禁令解除,當時金門人一心想要發展觀光,我應邀演講時跟他們說,我所看到的金門最有價值的就是戰地風光,還有沒被破壞的閩南文化,我請他們努力維護,知道自己真正的價值。孰料,金門人最不稀罕的就是碉堡與陣地,想引進的卻是他們所嚮往的台北土雞城、歐洲建築、卡拉OK以及把料羅灣變成夏威夷,所以,現在的金門只是另一個失去特色的城市。



台灣的價值在哪裡?



再把格局放遠一點,你會發現台灣缺乏全面思維。在兩岸觀光的議題上,政府覺得讓大陸人士來台觀光是恩惠,但當上海、北京已經成為全球頂尖城市之際,大陸人想到台灣就是日月潭、阿里山,但這些地方卻無法真正感動大陸人民。我始終認為真正開放大陸人士來台,最重要的是要建立雙方互信、消弭誤會的機會,這也才是開放觀光最重要的格局。



前陣子,我遇到一群來台灣的大陸學術參訪團,一群人聊天時,一位大陸教授就說:「跟大陸其他城市比起來,台北是一座屬於人民的城市。」這馬上說服了我,北京、上海是有權、有錢人的城市,但台北有鼎泰豐、二十四小時營業的誠品書店、7-ELEVEN,不管你是市井小民還是達官顯要,你都可以蹲在路邊吃擔仔麵,台北是一座市井小民都可以生存得多采多姿的城市,而這點在大陸人士的眼中充滿了魅力。



當然,我們除了要認識自己的優點之外,也要了解別人的長處。泰國最近躋身成為東南亞醫療觀光中心,吸引了周邊國家的有錢人前往接受高級的醫療照顧。



仔細分析,泰國經濟、社會環境不見得比台灣好,但它位在中南半島的樞紐,加上比鄰近國家的醫療環境更好,所以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優勢。



另外一個成功的例子是印度。印度現在是英國人做心導管手術、換器官的熱門市場,除了因為印度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外,大部分印度醫師都在英國接受醫學訓練,很容易就獲得英國病人的信賴。同樣的例子,台灣豈不正是大陸醫療觀光的重要商機?



所以,想要發展台灣的觀光事業,並不是狹隘地想去賺別人的錢,而是要更深層地了解自己的優勢,把自己的文化包裝成更好的產品。



競爭無國界



我在高雄餐飲學院演講時曾問學生,誰說當廚師就不能修習美術課程?誰說廚師不用懂成本控管、財務分析?誰說當廚師只能在台灣工作?像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培養出來的學生,就不只在瑞士工作,而是分散到世界各地。



因此,我們要認清這是一個無國界的競爭環境,要知道你的競爭對象,已經不只是你隔壁的同學,而是包括大陸、美國,甚至印度、東南亞的各國大學學生。所以我們不能再用地理的距離或是狹隘的眼光來看自己的未來,年輕人必須要培養一顆非常寬廣的包容心。



你的熱情在哪裡?



年輕人進入社會之前,應該先清楚自己追求的工作目的為何。去年6月,我在台南藝術大學畢業典禮上演講,我說:「明天開始,你們之中有一半的人會失業,更殘酷的是,你們會對之前的學習很失望,因為台灣並沒有尊重藝術家的環境。」可是我也告訴他們:「你們知道嗎?你們擁有一個能夠感動人的工具,如果我是你們,即使找不到工作,我也不能放棄會感動人的力量。」一個剛畢業的音樂系學生如果沒有放棄這個能感動人的力量,即便是到花蓮當義務老師,或是去教一個小朋友音樂,只要能夠讓更多人體認到音樂的美好都好。



要記得,如果你把自己的才能當作謀生工具,而不是把才能變成一個更大的使命,你對你自己的生命將不會有成就感。我們應該用一個新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生命,隨時保持熱情。



把熱情傳出去



由於光寶基金會宋恭源董事長的關係,這兩年我特別推薦需要贊助的藝術團體──知名小提琴演奏家胡乃元,以及盲人合唱團「展翼」。幾年前,我跟胡乃元說,你們都是來自台灣,在台灣大型演奏廳的演奏也一向受到大家的讚賞,但你們卻從未創造跟許多其他台灣人互動的機會。聽完後,他馬上號召幾位台灣的音樂家一起成立「Taiwan Connection」,前往台灣偏遠地區免費演奏,兩年來成果非凡。



展翼合唱團之前寫信給我說沒有經費,他們覺得自己雖然是盲人卻很想跟社會保持互動,雖然看不到,但心卻是光亮的。因此在光寶基金會的贊助下,展翼到台灣的每一個監獄去演唱,藉由歌聲把關懷分享給大家,「我聽得到受刑犯啜泣的聲音。」曾信榮團長這樣告訴我。



如果展翼這樣的盲人團體,都可以感動別人、感動自己,我們有能力的人,有什麼不能的呢?最後我要由衷地呼籲大家,讓我們做自己的天使,也做別人生命中的天使。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人看好,我才有今天





不久前,有一位曾贏得世界冠軍的大陸羽球選手熊國寶來台訪問。記者照慣例問他:

「你能贏得世界冠軍,最感謝哪個教練的栽培?」

木訥的他想了想,坦誠的說:

「如果真要感謝的話,我最該感謝的是自己的栽培。就是因為沒有人看好我,我才有今天。」



原來他入選國家代表隊時,只是個綠葉的角色,雖然球已打得不錯,但從來沒有被視為是能為國爭光的人選。



他沈默寡言,年紀又比最出色的選手大了些,沒有一點運動明星的樣子,教練選了他,並不是要栽培他,只是要他陪著明星選手練球。



有許多年的時間,他每天打球的時間都比別人長很多,因為他是隊友的最佳練球對象。拍子線斷了,他就換上一條線,鞋子破了補一塊橡膠,球衣破了就補塊布,零下十幾度的冬天,依然早上五點去晨跑練體力。



有一年他墊檔入選參加世界大賽時,第一場就遇到最強勁的對手,大家都認為他是去當「犧牲打」的,沒有人在意他會不會打贏。



沒想到他竟然勢如破竹的一路贏了下去,甚至贏了教練心中最有希望奪冠的隊友(他實在太清楚大家的球路了),得到了世界冠軍,一戰成名。



沒有伯樂,他一樣證明自己是千里馬。

他的故事很令我感動。



我們當學生的時候都念過一篇有關千里馬的文章,大意是這樣的:



有伯樂,才會有千里馬,如果沒有伯樂的話,本來資質很好的千里馬,可能淪為每天做苦工、在馬廄裡頭吃劣草、病死了也沒人知道牠是飛毛腿的馬。



也許大家都因此而相信,一定要有伯樂出現,看出自己的潛能,並且盡力栽培,自己的天賦才能夠發揚光大。



於是有很多自認為是懷才不遇的千里馬,一直埋怨時運不濟,為什麼伯樂都沒有出現,害自己埋沒了天才。



其實,千里馬和伯樂的關係,暗喻的是臣子與君主的關係,在現代的成功學上未必適用。



人跟馬大不相同,馬無法自己找主人,而多數的成功者,卻都能以一種天生的嗅覺,好像螞蟻聞到甜食的味道一樣,自己走出一條路來。



直到他們成功之後,有人要他們說出他感謝的人,他才回顧來時路,把對自己有恩的都記在心上,時時掛在嘴邊。



仔細檢視起來,每位伯樂所扮演的並不是「一路扶持、始終相依」的角色,多半只是一個使他走向某一條路的啟蒙者、一位曾經鼓勵過他的恩師、一個精神支柱,甚至是一個曾經打擊過他、說過重話的人。



他或許陪過成功者一段,但終須放手,最重要的障礙還是成功者自己跨越的。



沒有任何的成功者是個讓諸葛亮費盡心力來扶持的阿斗。

成功的人其實都是自己的伯樂,只是不敢完全歸功於自己。

千里馬一樣要練跑,才能日行千里。



如果成功者是千里馬的話,那根要自己跑快一點的鞭子,百分之九十九是握在自己手中的,方向也是自己操縱的。



奔馳的能量,則來自於心中源源不絕的熱愛。





文章摘於「心靈點滴」、吳淡如著、方智文化出版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源:網路流傳

朋友買來紙筆硯台,請我題幾個字讓它掛在新居客廳補壁。



這使我感到有些為難,因為我自知字寫的不好看,何況已經有很多年沒寫書法了。



朋友說:「怕什麼?掛你的字我感到很光榮,我都不怕了,你怕什麼?」



我便在朋友面前展紙、磨墨,寫了四個字「常想一二」。



朋友說:「這是什麼意思?」



我說:「意思是說我字寫的不好,你看到這幅字,請多多包含,多想一、二件我的好處,就原諒我了。」



看到我玩笑的態度,朋友說:「講正經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俗語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生命裡面不如意的事占了決大部份,因此,活著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樂的、辛慰的事情,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的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朋友聽了,非常歡喜,抱著「常想一二」回家了。



幾個月之後,他來探視我,又來向我求字,說是:「每天在辦公室裡勞累受氣,一回家之後看見那幅『常想一二』就很開心,但是牆壁太大,字顯得太小,你再寫幾個字吧!」



對於好朋友,我一向有求必應,於是為「常想一二」寫了下聯「不思八九」,上面又寫了「如意」的橫批,中間隨手畫一幅寫意的瓶花。



沒想到過幾個月,我再婚的消息披露報端,引起許多離奇的傳說與流言的困擾,朋友有一天打電話來,說他正坐在客廳我寫的字前面,他說:「想不出什麼話來安慰你,唸你自己寫的字給你聽: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接到朋友的電話使我很感動,我常覺得在別人的喜慶錦上添花容易,在別人的苦難裡雪中送炭卻很困難,那種比例,大約也是八九與一二之比。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當然更甭說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



不過,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後,在生活中大概都鍛鍊出寵辱不驚的本事,也不會在乎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或落井下石了。



那是因為我們已經歷過生命的痛苦與挫折,也經驗了許多,情感的相逢與離散,慢慢的尋索出生命中積極的、快樂的、正向的觀想,這種觀想,正是「常想一二」的觀想。



常想一二的觀想,乃在重重烏雲中尋覓一絲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滾滾紅塵中開啟一些寧靜的消息,乃是在瀕臨窒息時,有一次深長的呼吸。



生命已經夠苦了,如果我們把幾?年的不如意事總和起來,一定會使我們舉步惟艱。生活與感情陷入苦境,有時是無可奈何的,但是如果連思想和心情都陷入苦境,那就是自討苦吃,苦上加苦了。在波濤洶湧的海上航行,我早已學會面對苦境的方法。



我總是想:從前萬般的折磨我都能苦中做樂,眼下的些許苦難自然能逆來順受了。



我從小喜歡閱讀大人物的傳記和回憶錄,慢慢歸納出一個公式:凡是大人物都是受苦受難的,他們的生命幾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的真實證言,但他們在面對苦難時也都能保持正向的思考,能「常想一二」,最後他們超越苦難,苦難便化成生命中最肥沃的養料,是為了他們開啟蓮花所準備的。



使我深受感動的不是他們的苦難,因為苦難到處都有,使我感動的是:他們面對苦難時的堅持、樂觀、與勇氣。



原來如意或不如意,並不是決定人生的際遇,而是取決於思想的瞬間。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