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導讀人:莊大輝師兄、蘇嫺學姊

與會人:江玉英師姑、謝育宏師兄、林達宏師兄、陳勇良學長、莊雪吟師姊、蔡佳玲學姊、方怡琇學姊、林怡君學姊



p.200

人的本性乃是向善去惡,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

「性」雖然看部件,但是因緣一和合,「相」自然就會產生。也因為萬法由因緣所生,所以騎體性空寂。





P201.

人的本性沒有差別即為「空」,「寂」就是沒有變化。我們的本性既然沒有差別,本體即是佛,而佛教所說的平等,就是源於本性空寂的觀念。

…能夠視一切眾生皆平等,自然就可以發慈悲心。





P202

我們的肉體有生、老、病、死四相,這是身體的變化而已,我們的本性並未改變。

我們的本性「無生」即本來具足,當我們淂遇善知識,智慧就會被啟發;若是遇到不好的因緣,智慧無法開啟,但是本性也只是隱藏而非消失。

佛性雖然人人本具,不過眾生必須經過修行,內心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





P203

每個人都有向上成佛的心,然而眾生無始以來,被煩惱覆蔽身心,所以生出了虛妄橫計。若了解萬法同源,世間平等,自然不會去算計;能夠視一切眾生如自身,就不會生起惡念。然而,人只要有了虛妄分別之心,就會產生愛憎的念頭。





P204

眾生總是生活在患得患失的煩惱之中,因此容易生起不善念。…有了不善念就會造諸惡業。…輪迴於六道之中。





P206

眾生就是因為虛妄橫計,患得患失,起了不善念才會造中惡業,輪迴於六趣(六道)。





P208

人生苦的根源,大部分來自虛妄分別。我們若能將虛妄轉化為空寂,相信人人皆可獲得快樂,不一定非生天不可。

佛教一向都教化眾生要來人間修行而不要生天,因為生天之後就安於逸樂,不懂得再精進學佛。





P209

…不懂佛理,迷漁人情事相。如能從「事」透徹「道理」,遇到苦惱就可以及時看淡、解脫。







無量義經說法品

p.209~220

莊本裕恭錄 960530





學佛,只要虔誠信仰,轉化心念,必能從煩惱中解脫而得到法喜快樂,這就是學佛的好處。人生本是一場戲,了解人生如夢如戲,則心態自然能體悟-虛幻人生何需計較,而不再陷入虛妄橫計。





學佛,一定要以自度度人的精神來研究佛法,千萬不要以應酬的方式念佛、聽法,否則絕對無法成就。我們一定要明白得到人身不容易,得聞佛法更是困難。現在既得人身,又有機會聽聞佛法,為了認識道理,去除煩惱,我們一定要專心一意地求法,自度之後還要進一步度人,實現兼善天下的菩薩精神。





法相如是,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相如是,滅如是法。世間一切皆屬虛妄,眾生大都有橫計之心,所以才會造惡業;因為不了解根本的道理,常常執著於外相,才會執迷不悟。





徹底了解生住異滅真相之後,還要更深一層,認真的觀察一切諸法。一切法沒有一項能永遠常住,只要心念一轉,事物也隨之變遷生滅;人的身體也是如此,人的身體也是如此,時時刻刻都在代謝之中。





學生家長很喜歡算孩子的前世今生





◎當慈青很幸福、在學生時期能夠參加慈濟、遇到 上人、付出愛心,在年輕的真的很有福報接觸善因緣。



◎學生的家長有憂鬱症,容易與別人的孩子做比較導致埋怨,靜思語:「計較、比較不能信」



◎愛僧很難分別,勉勵自己有慈悲心。



◎把掌聲留給慈青



◎轉念能從煩惱中解脫而得到法喜快樂





※學佛,一定要以自度度人的精神來研究佛法,千萬不要以應酬的方式念佛、聽法,否則絕對無法成就。





◎上人下輩子現什麼象呢?我們如何追隨呢?因此慧根深植菩薩道,「慧根」很重要。



※瞭解生住異滅後還要更深一層,認真地觀察一切諸法。



◎不要因為有責任感而有得失心



◎在人生的旅途上都有一條適合自己的路,而慈濟是可以找到生命的依持的地方,不管過去是快樂或是不如意,一定要對未來充滿「希望」。



◎ 有所求後「求」來的都是假的,「修」來的才是真的





◎常接觸 上人的法、多聽師姑、師伯的分享,遇到煩惱就會有善法來幫你解決







討論問題:

1.你自認為自己是學佛之人嗎?曾經有過轉化心念而解脫煩惱的經驗嗎?請試著說說看。



2.最近有在計較些什麼嗎?是跟人?還是跟事情?還是跟自己在計較?聽聞今天的無量義經的內容之後,你有何省思?如何運用法語消解自己計較的心?



3.慈青學長是上人開闢給畢業慈青的一塊福田,然而,慈青學長也是生命階段中負擔最多生命功課的一個階段,多重生命角色的扮演之際,慈青學長如何自度、度人?



4.「因為不了解根本的道理,常常執著於外相,才會執迷不悟。」你認為這裡所謂的「根本的道理」指的是什麼?

思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