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高雄區慈青學長會精進人文共修—961017「八大人覺經」



導讀人:林達宏師兄、林怡君學姊

與會人:呂宗錕學長、慈青陳俊嘉、羅婉箴學姊、方怡琇學姊、莊雪吟師姊、蘇嫺學姊



◎與會者分享

八大人覺經 -證嚴法師 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



我曾在報紙上看過一句話,『閒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

大意是說:一個吃飽飯沒事做的人,一定不快樂,日子過得毫無

意義。



不過,現在這個社會,又有誰會是閒人呢?每個人每天總是

匆匆忙忙,一副忙碌狀,而他們忙得快樂嗎?我看不盡然吧!他

們每天放著正事不做,卻忙著應酬、打麻將、觀光旅遊。我想,

這種忙一定會使他們在飽樂之後,感到疲倦與空虛。



人生寶貴的光陰,如果都被這些『無事忙』浪費掉了,而真

正快樂的工作,卻沒做到,這是多麼可惜啊!



甚麼是人生快樂的工作呢?



凡是有利於社會群眾的工作,都是快樂的。



但有人卻不這麼想,每天只為自己的私慾、自己的需求而忙

碌,把自己關閉在私我的牢獄中,無法接觸到宇宙中真正善良可

貴的人性,以致心胸不能開闊,寧願空拋時光在是非中;這種人

毫無人生價值感,那有樂趣可言,這樣多痛苦啊!



人生苦短,真正需要做的事,實在太多,如能分秒必爭、心

無旁騖,去為福利人群而努力,過看殷實而富有意義的人生,那

有空閒時間去惹是生非呢?這才是『快樂忙』的人生。



不為正事多忙一點,卻會惹是生非,這是為甚麼呢?那是由

於喜歡計較,計較某些人做得較少,某些人做得不好?像這種凡

夫俗子,不知人生的價值,不善於利用人生寶貴的精力,常沉迷

於人我、利欲、是非之中,這實在是可憐又可悲!



佛陀以多種方法教育弟子,使弟子們能從迷惘是非的凡夫地

,邁向清明康莊的聖域——覺悟之道。它能讓我們認清天地宇宙

的真理,更能反觀自性,發掘良知,尋思分別世態事相——甚麼

事是該我盡力所為,甚麼事是我該盡力防止,而不可為。

甚麼是覺悟之道呢?佛陀在『八大人覺經』中開示八種覺悟

之道,教育我們如何離慾、離苦、遠離災難。




 

第一覺悟



世間無常, 國土危脆; 四大苦空, 五蘊無我; 生滅變異,

虛偽無主; 心是惡源, 行為罪藪; 如是觀察, 漸離生死。

     





世間無常



『世間』甚麼是『無常』呢?凡是有物質、有形態的東西都

是無常。有許多考古學家,他們研究世間物質景觀的結果,發現

一切大自然現象曾是倒山為海、移海為山,在幾千年前,海底說

不定是現在您我所居住的深山,或是陸地。地質天天在變,時時

都在移動,山海也無時不在變動中。



佛教中有很多文物,如敦煌的石窟,佛像林立,可以說是佛

門的勝地,但歷經了幾世紀,許多精美的雕刻已埋入風沙中。所

以科學愈是發達,愈可體會出佛陀所說的世間無常、生滅變異的

真理。世間的物質固然無一不在成、住、壞、空變異之中,而眾

生的心性,也難免淪於無常、虛偽、生住異滅的妄想裡。



就以人來說,過去的恩愛,甜言蜜語,一旦情盡、反目成仇

,因愛生嫉,終變成恨,這也是無常啊!



有一對年輕夫妻,以前很恩愛,但因故吵架,大大竟翻臉無

情,利用晚上先生睡覺時,向先生潑硫酸,使先生面目全非,一

隻眼睛因此被挖掉,而她也被警方逮捕。



這個例子,只是人間愛情形態的一部分,世間有多少恩愛甜

蜜的愛情故事,到頭來卻變成了悲慘的結局,這種情形,也是無

常啊!



愛情、事業、財富,的確是無常的。商業鉅子王永慶曾說過

一句話:『富不過三代。』這句話正代表了財富的無常。



所以說,科學愈發達,愈可印證佛陀所說的世間無常、生滅

變異的真理。





國土危脆



就像前面舉的例子,莊嚴雄壯的敦煌石窟建築,幾千年後會

被風沙所掩埋,青山有朝也會變成滄海;尤其科學發達的現代,

多少美好的自然景色,卻毀在戰爭中,這些在在都顯露了『國土

危脆』的真理。



儘管我們看到了,也聽到了這些事相,但如不深入佛教的教

理,那也是會迷迷糊糊的含混過去,沒有人會仔細的去體會。



唯佛陀能縝密尋思,透徹它的謎底,開導我們發掘智慧、去

尋求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的奧秘!





四大苦空



人類多數的罪,是由我們自身發生。人為了享受自身私慾,

為了保護自己,而做了很多傷害他人的事,如果他能看透色身,

就可以盡此報身,為眾生求安樂,也為自己尋求覺道;引用現代

的一句話,也就是『犧牲享受,享受犧牲』。



在人群中,有些人真的是『閒人無樂趣』的無聊人生,這些

人就是太看重自己,捨不得把身心獻給社會。因為過分保護自己

,這些人一點也不快樂,可以說是『富中之貧』。這一類人生,

他雖在物質上無缺,但在精神與情感上,卻貧乏得可憐,他捨不

得付出感情與愛心。相對的,別人付給他的,一定也是表面應酬

,而非出於真心的對待;得不到愛人與被愛的幸福,這種人生,

實在毫無樂趣可言。



人體是四大假合。四大就是『地、水、火、風』,人生辛苦

忙碌到最後,大限到時的那天,四大散壞,風歸風、火歸火、土

(地)歸土,又有甚麼好計較的呢?



世間的苦、是苦在那裡呢?是苦在我們太看重自己的生命、

身體。



佛陀告訴我們四大苦空,所以我們應利用現在的身體,利用

四大組合的人生,看開自己,追求愛的真諦——良知。盡一己之

力,投注於謀求人群幸福之道,如此才能達到人生快樂的境界。





五蘊無我





人們往往就是太執著於物相,而生出分別心——是你、是我

,這是我喜歡的、我討厭的,劃分得清清楚楚;以致對於我愛的

就拚命去爭、去求、去嫉妒,使自己成為心胸狹窄的人。也正因

為如此,而造成了很多的苦樂業報。



我們應該靜思體認愛的價值觀——如你真正的愛一個人,你

也必須去愛他所愛的人,這樣才能使你、我、他,都生活在愛的

和睦中。這就是大愛,它沒有嫉妒與仇恨。



佛陀教我們要懷抱大愛,不要把愛局限於某個人或某些範圍

,那是短暫而虛偽的。古來聖賢,如釋迦牟尼佛、孔子、耶穌基

督,他們的愛都是徹底的、廣泛的,並且把愛恆久的延續下來,

付給眾生無限的愛心。



同樣的一份愛、一份情,為何我們要被愛與情,束縛得無比

痛苦與悲哀呢?為何不把這份愛,化為清淨、快樂而堅固的愛呢

?這就是眾生執迷的所在。



總說一句,佛陀教我們要看透人生的物象,要深徹去了解人

真正寶貴的感情,不要被外界物慾蒙蔽障礙;這就是『五蘊無我

』的道理。





生滅變異



佛陀所說的人生四相生滅變異,也是無常之一。



人的心念有『生、住、異、滅』的流動形態;人身有『生、

老、病、死』四種災苦;世間有『成、住、壞、空』四種變遷過

程。



這些都是佛陀所說四相『生滅變異』的無常。





虛偽無主



世間有那些東西是真、是實呢?到頭來一切終究如夢境一場……。

只是我們卻執著在夢妄、掙扎景況中受盡折磨,而不能自覺!



一般人往往活在彼此是非的人際關係中,世間上唯有兩種人

得到真快樂、也無是非紛擾,那就是『大智』與『大聖』;他們

沒有苦的感受,即使辛勞磨難也心甘情願,這就是超凡入聖;他

們不受世間的利害得失影響,他們的任務是為人群而生活。這就

是我常說的,釋迦佛是為眾生而修行,為眾生而成佛的道理。



所以說,只有賢人與聖人才能擺脫『虛偽』是非『無主』的

假相。



我們既已發心學佛,就應緊追聖賢腳步,修學解脫之道,不

受世間事物的影響,開闊心胸,心無一物,放下慾念私心。



這並不是不管世間事物,而是能夠把世事拿得起放得下,像

是虛空,任烏飛遊,而不留一絲痕跡。





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人與人為何會有是非呢?是因為心念大狹窄,無法容納一個

人或一句話,一天到晚都在話中挑毛病,時時刻刻猜忌別人會在

他背後說長道短,心中一點也無法泰然。所以說一個人的心胸、

度量一定要寬大,才能容納別人的一言一行。



人生本來就是變異無常,苦多樂少。有誰敢說,他這輩子都

很如意、很滿足、很快樂呢?物質缺乏有物質缺乏的煩惱,物質

太豐富又有太豐富的煩惱,缺少了感情也有煩惱,如果不能認清

這些,透徹道理,只一味追求,計較,認不清、弄不好,則心是

惡源、形為罪藪,這一輩子一定『閒』無樂趣、『忙』也是非。





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透徹佛教教理,就能真假分明,快樂自在。人生之所以有苦

,是因為真假顛倒,把假的看成真的,去爭執、去計較;把真的

卻看成虛妄的,不去用心理會,這就是顛倒人生。



學佛是希望能覺悟,能覺悟的話,就能真假分明,視生死、

平常;即使『忙』也忙得快樂,『閒』也閒得很逍遙自在

延伸思考

一、世間的苦究竟苦在那裡?很多時候要去平衡,在事業、家業、志業如何取得平衡?

◎事業還滿得心應手的,但參與活動家人會有些反對的想法,是目前最苦的?

◎家人突然間去做環保,也是會有改變,相信因緣。

◎身教後,讓家人感動才會有因緣,不刻意強求。

◎見苦才知福。



二、對於物欲與百貨公司的名牌,你是如何看待?

◎東西實用就好了,不會特別去買名牌,但品質還是很重要。

◎看是需要還是必要,再去思考要不要買。

◎不要特別去追求名牌,但東西有品牌,可以使用較久,也是另一種環保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雄區慈青學長會精進人文共修 960613

無量義經 說法品



導讀者:林達宏師兄、莊雪吟師姊

與會者:莊大輝師兄、吳冠霖師兄、郭家林學長、陳勇良學長、江玉英師姊、方怡琇學姊、呂淑靖學姊、黃琇甄學姊、蘇嫺學姊



◎與會者分享



知已知彼而行教化



P221

「如是觀已,而入眾生諸根性欲」

智力如果不足,非但無法影響別人,反仍會受人所影響,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學大法,千萬不要學小法,任何事情都要用心研究與觀察,才能了脫生死進而度化別人。





P223

想要度眾生,必須先了解他的智力,智識高的人,要以高深奧妙的道理去開導他;智識較低者,要以淺顯的道理去引導他。我們都要仔細觀察每個人的特性,再運用適合的法門去引導他。



P223

人命就在呼吸間,一口氣呼出去,不再進來也就結束了。佛教稱睡眠為「小死」,一天就要小死八個小時,其餘還要吃飯、休息,剩下的時間僅僅八個小時,一個人若活到七十歲,真正在發揮人生功能的時間,已所剩不多了,因此不可貪圖五欲「財、色、名、食、睡」虛度光陰。



P227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貧困的眾生之所以如此痛苦,是因為他們前生沒有種福,前生沒有布施,今生才會受到生活困苦的折磨,所以應該進一步教他們念佛、修善,使他們來生還能遇到善知識,能夠種善根、得大智慧。

佛教是智信的宗教



P230

「如是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文理真正 , 尊無過上」

「真」是不假 ,「正」是不偏 。是真正佛的根本精神 ,最值得我們奉行。



P230

「三世諸佛所共守護」

要弘揚佛法救度眾生,不能離開無量義之法門,因此是三世諸佛所共同守護的法門。



P230

「無有眾魔 , 群道得入」

佛陀成佛之後,有許多外道人士聽了佛的教理後,都捨邪歸正皈依佛門。可見正確的教理,非但不受群魔所侵入,並且可以降伏外道邪說。



P232

「佛教是智信的宗教」

佛教的教理不離開世間的道理,世間真有其人,佛教才能以此做證明。佛法是真實的、是圓融的,一切都有據可考,所以不要去相信無史可查的教法﹔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不可人云亦云,要以智慧去分析了解。



P233

「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敗」

「法」不變,變的是「人」。只要真正依教奉行,無論到了什麼時代,佛法永遠不會變質。



P235

「空疾」是佛與菩薩的境界,佛雖顯現種種的法,但是本性空寂。唯有佛菩薩才能以空寂的教法,顯現四相的教義。人世間則永遠無法脫離苦,人生最根本的有四苦、八苦、二十五有之苦,最根本的苦是生、老、病、死苦。

討論:

一.世間千百種人,那一種類型的人對你而言很特別(好相處、不好相處),如何與他們共處?

二.宗教這麼多,正信與迷信,您如何定義?

三.世間苦偏多,何種苦最難承受,又如何面對?



◎去訪視或與人相處時,常有人是負面思考,要安住自己的心念,不要輕易被影響,而有機會訪視時多請他們念佛、修善。

◎以前覺得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但中間地帶的灰仍是存在,如何判斷,得靠智慧,而無量義經可以教導我們如何判別「真」與「正」

◎佛法不會因時間而改變

◎智慧與智能是不一樣的

◎有不一定是有,人生「無常」

◎要常常祝福自己

◎氣色好是自找的,只要心情愉快、沒煩惱,氣色、皮膚自然好

◎生老病死最苦

◎任何人都有好的一面,我們要多學習看別人的好

◎遇到困難的人、事、物,轉個心念,也就好了

◎我們很容易做到無緣大慈,但很不容易做到同體大悲

◎善的力量要再凝聚





大輝學長轉述德昕師父的四點期待:

*學長是否有在響應竹筒歲月,應多向學長們宣導響應

*某些地區委員的訪視有些斷層,希望我們的慈濟人文能結合慈善

*陪伴慈青時不要只告訴他們做慈青,應該是說在做慈濟

*希望大家一起來植樹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人:莊大輝師兄、蘇嫺學姊

與會人:江玉英師姑、謝育宏師兄、林達宏師兄、陳勇良學長、莊雪吟師姊、蔡佳玲學姊、方怡琇學姊、林怡君學姊



p.200

人的本性乃是向善去惡,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

「性」雖然看部件,但是因緣一和合,「相」自然就會產生。也因為萬法由因緣所生,所以騎體性空寂。





P201.

人的本性沒有差別即為「空」,「寂」就是沒有變化。我們的本性既然沒有差別,本體即是佛,而佛教所說的平等,就是源於本性空寂的觀念。

…能夠視一切眾生皆平等,自然就可以發慈悲心。





P202

我們的肉體有生、老、病、死四相,這是身體的變化而已,我們的本性並未改變。

我們的本性「無生」即本來具足,當我們淂遇善知識,智慧就會被啟發;若是遇到不好的因緣,智慧無法開啟,但是本性也只是隱藏而非消失。

佛性雖然人人本具,不過眾生必須經過修行,內心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





P203

每個人都有向上成佛的心,然而眾生無始以來,被煩惱覆蔽身心,所以生出了虛妄橫計。若了解萬法同源,世間平等,自然不會去算計;能夠視一切眾生如自身,就不會生起惡念。然而,人只要有了虛妄分別之心,就會產生愛憎的念頭。





P204

眾生總是生活在患得患失的煩惱之中,因此容易生起不善念。…有了不善念就會造諸惡業。…輪迴於六道之中。





P206

眾生就是因為虛妄橫計,患得患失,起了不善念才會造中惡業,輪迴於六趣(六道)。





P208

人生苦的根源,大部分來自虛妄分別。我們若能將虛妄轉化為空寂,相信人人皆可獲得快樂,不一定非生天不可。

佛教一向都教化眾生要來人間修行而不要生天,因為生天之後就安於逸樂,不懂得再精進學佛。





P209

…不懂佛理,迷漁人情事相。如能從「事」透徹「道理」,遇到苦惱就可以及時看淡、解脫。







無量義經說法品

p.209~220

莊本裕恭錄 960530





學佛,只要虔誠信仰,轉化心念,必能從煩惱中解脫而得到法喜快樂,這就是學佛的好處。人生本是一場戲,了解人生如夢如戲,則心態自然能體悟-虛幻人生何需計較,而不再陷入虛妄橫計。





學佛,一定要以自度度人的精神來研究佛法,千萬不要以應酬的方式念佛、聽法,否則絕對無法成就。我們一定要明白得到人身不容易,得聞佛法更是困難。現在既得人身,又有機會聽聞佛法,為了認識道理,去除煩惱,我們一定要專心一意地求法,自度之後還要進一步度人,實現兼善天下的菩薩精神。





法相如是,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相如是,滅如是法。世間一切皆屬虛妄,眾生大都有橫計之心,所以才會造惡業;因為不了解根本的道理,常常執著於外相,才會執迷不悟。





徹底了解生住異滅真相之後,還要更深一層,認真的觀察一切諸法。一切法沒有一項能永遠常住,只要心念一轉,事物也隨之變遷生滅;人的身體也是如此,人的身體也是如此,時時刻刻都在代謝之中。





學生家長很喜歡算孩子的前世今生





◎當慈青很幸福、在學生時期能夠參加慈濟、遇到 上人、付出愛心,在年輕的真的很有福報接觸善因緣。



◎學生的家長有憂鬱症,容易與別人的孩子做比較導致埋怨,靜思語:「計較、比較不能信」



◎愛僧很難分別,勉勵自己有慈悲心。



◎把掌聲留給慈青



◎轉念能從煩惱中解脫而得到法喜快樂





※學佛,一定要以自度度人的精神來研究佛法,千萬不要以應酬的方式念佛、聽法,否則絕對無法成就。





◎上人下輩子現什麼象呢?我們如何追隨呢?因此慧根深植菩薩道,「慧根」很重要。



※瞭解生住異滅後還要更深一層,認真地觀察一切諸法。



◎不要因為有責任感而有得失心



◎在人生的旅途上都有一條適合自己的路,而慈濟是可以找到生命的依持的地方,不管過去是快樂或是不如意,一定要對未來充滿「希望」。



◎ 有所求後「求」來的都是假的,「修」來的才是真的





◎常接觸 上人的法、多聽師姑、師伯的分享,遇到煩惱就會有善法來幫你解決







討論問題:

1.你自認為自己是學佛之人嗎?曾經有過轉化心念而解脫煩惱的經驗嗎?請試著說說看。



2.最近有在計較些什麼嗎?是跟人?還是跟事情?還是跟自己在計較?聽聞今天的無量義經的內容之後,你有何省思?如何運用法語消解自己計較的心?



3.慈青學長是上人開闢給畢業慈青的一塊福田,然而,慈青學長也是生命階段中負擔最多生命功課的一個階段,多重生命角色的扮演之際,慈青學長如何自度、度人?



4.「因為不了解根本的道理,常常執著於外相,才會執迷不悟。」你認為這裡所謂的「根本的道理」指的是什麼?

思考: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雄區慈青學長會精進人文共修 960307 無量義經 德行品第一



導讀人:陳勇良學長、方怡琇學姊

與會人:莊大輝師兄、吳冠霖師兄、林達宏師兄、莊雪吟師姊、呂宗昆學長、楊忠穎學長、謝方逸學長、郭家林學長、陳蓓燕學姊、吳沛滕學姊、馮琡琂學姊、蔡佳玲學姊、劉秀儀學姊

高雄區慈青學長會精進人文共修 960307

無量義經 德行品第一 陳勇良 恭錄

Page 60-70

以陀羅尼,無礙辯才,請佛轉法輪,隨順能轉



陀羅尼是印度文,是總持,能持能遮之意。

能持: 佛陀所說的教法與功能,都能接受。

能遮: 遮止一切惡法,預防不善法的發生。



陀羅尼有四種:

1.法陀羅尼: 佛所說一切教法,他都能總持受持。

2.義陀羅尼: 把佛陀的教義好好運用而不忘失。

3.咒陀羅尼: 有禪寂訂立的功夫,持咒成功可以得到感應。

4.忍陀羅尼: 我們想要為眾生做事,必須堪忍一切苦。



與會的大菩薩因為具足四種陀羅尼,所以辯才無礙。



佛法如輪,一方面可以輾破罪業的種子,一方面可以普及一切的眾生。

有了轉法輪的公德(也就是說佛法),才能去除惡業。

佛陀說法就是在轉法輪,佛法要說給許多人聽,所以菩薩時時刻刻請佛陀說法。



因為說法的人不但要先去理解教法,同時也要實行教義然後再加以宣講,這才是實在的法。法一定要流入心中再顯露出來。

為了學佛度眾生,我們必須要多聽,多研究,聽了之後還要身體力行。

菩薩不但上求佛道,在吸收佛法,調整身心,在去除煩惱後,更以智慧辯才,來教化眾生。

菩薩能夠得一善而拳拳服膺(ㄧㄥ 義指; 牢牢地記在心上。)而且學無止境。 我們也要一面學習,一面教別人。



接收並且好好牢記,運用佛陀所說的一切教法,上求佛道,在吸收佛法,調整身心,在去除煩惱後,以智慧辯才,來教化眾生。

微渧先墮,以淹欲塵;開涅槃門,扇解脫風,除世熱惱,致法清涼。

微渧先墮,以淹欲塵: 渧(滴水之意)佛法如朝露,雖然細微,但經過一夜滋潤塵土,第二天清晨不會飛揚。我們接受佛法也是一樣,每天一點一點漸進研究,心中的煩惱,因為法水點點滋潤而減輕許多。

開涅槃門,扇解脫風: 涅槃是佛寂光的境界,是寂靜之意。

除世熱惱,致法清涼: 菩薩說法是希望眾生能除去煩惱,聽到佛法的音聲,能使人煩惱去除,就好像接受法雨滋潤般的清涼。



高雄區慈青學長會精進人文共修 960307

無量義經 德行品第一 方怡琇 恭錄

Page 70-80

我們接受佛法,每天一點一滴漸進地研究,心中厚重的煩惱,因為法水點點滴滴的滋潤而減輕許多,雖然煩惱仍舊存在,但是在無明煩惱即將生起之時,可及時提醒自己,不可以隨便發脾氣,要透視煩惱的虛幻性,使我們心中的無明、垢穢不再滋生。我們學佛就要訓練到心不動念,順境時心不動念,遇逆境時也不傷心;生氣有時可以「氣死人」,過度高興同樣也會令人樂極生悲。



眾生都有不好的習性,若能時時反照自心,以佛法調伏無明、欲念,日子一久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修行要老老實實、腳踏實地,不要為名利而修行。因欲境容易誘惑人心,使人墮落。生氣是煩惱,歡喜的妄念生起也是煩惱。



次降甚深十二因緣,用灑無明老病死等。猛盛熾然,苦聚日光;爾乃洪注無上大乘,潤漬眾生諸有善根。



「生苦」只是一個開始,外面的境界,不論是苦或樂,都會誘引人去追求五欲而造業。由此可見,人生苦多於樂,每一天的舉止動作,也大都是造作苦因。我們從出生開始,經歷幼年、少年、中年乃至老年,身體就在不知不覺中,隨著歲月而產生變化。年輕時滿懷雄心壯志,想在社會上有所作為,然而有的人事業未成但年歲已老大,感嘆自己頭髮已白,卻一事無成,這種並非真正的覺悟,而是求不得,心灰意冷的感覺。



而人的年紀老大之後,身歷其境就會慨嘆老苦的滋味,不論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漸漸地衰敗了,這就是老之苦。有了生就會老,老了各部分的機能就會衰退,身體機能一衰退,毛病就多了。不過,病並非老人的專利,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生病。蠢動含靈皆愛惜生命,因此「死」是眾生所恐懼的。而其中之一的解脫之道,即念佛法門,人在臨終的時刻,眷屬最好不要在身旁啼哭,應該幫亡者助念佛號,以免讓死者的精神分散。而亡者過去所造的業,如果惡業重大,當外在的業緣顯現時,又受到眷屬哭啼的影響,心念一散亂,神識就會渺茫地隨著業力轉入地獄、餓鬼或者畜生道,自己都無法做主。世人常說,任何事都應該學,唯有死不能學。但是,我們身為佛教徒,別的事可以不必學,死則不能不學。「生死事大」,念佛的人要念得心念清明,解脫與否就在這一刻。



「潤漬」,如一件乾燥已久的東西,我們必須以水慢慢浸泡,才能滲透到裡面;若只是潑在表面,往往無法被吸收。法不必多,想要救度眾生,一下子運用太多太深的法,眾生也無法吸收,重要的是要有耐心,不間斷地分析引導。



◎持應該是擁有、實踐的意思。

◎讚美當警惕。

◎要專心的念佛、好好的念佛

◎「潤漬」也有如師姑、師伯在陪伴慈青,也是一步一腳印的給予慈青鼓勵、且有耐心、不間斷地分析引導。

◎有位老師課程教得很好,但總感覺不得志,這也許也是一種求不得苦。

◎ 面對親人時應保有一份「出離」的心

◎有天晚上心裡有很多問題,清晨四點即起床,跟隨著大愛台誦法華經,原本以為精神會很不好,結果那天精神出奇的好,特別有寂靜的感覺。往後有遇到問題時總會想著要清晨即起唱誦法華經。

◎參加讀書會時也感覺到有寂靜的感覺

◎回去精舍的環境也有寂靜的感覺或是參與志工活動(養老院)的時候也常有寂靜的感覺。

◎生命價值觀會以助人為出發。

◎上人對好的話、好的事物很敏感。

◎見苦要知福

◎要得也必須要捨



*討論一:當無明煩惱即將生起之時,有及時提醒自己而滅除煩惱的經驗嗎?

*討論二:是否曾有求不得苦的經驗?

*討論三:生命的價值觀是什麼?

*討論四:參加慈青、學長會的過程中曾經忍過什麼樣的苦嗎?

*討論五:曾經聽過那一句話,在您心生煩惱時及時化解了!!

*討論六:在參加慈濟的過程中曾有過寂靜的經驗嗎?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人:吳青泰學長、周良哲學長

與會人:莊大輝師兄、謝育宏師兄、林達宏師兄、陳勇良學長、郭家林學長、劉誠傑學長、楊忠穎學長、莊雪吟師姊、蘇嫺學姊、蔡佳玲學姊





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

◎青泰恭錄



★《無量義經》全一卷,分三品,由中天竺沙車曇摩伽陀耶舍傳入中國。與《法華經》《觀普賢經》合稱「法華三部經」,此經也是《法華經》的開經,是證嚴法師指出與她最相應的一部經典。

★緣起:於早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之內容編輯而成,當時慈濟志業發展僅止於慈善志業,但亦無失於法理之論證。

★佛教經典的集結

1、阿難對於佛典的貢獻:為佛陀侍者,智慧記憶超人,協助集結

2、佛陀說法地點,法的重要性:此經宣說於王舍城的耆闍崛山(靈鷲山)中,是郊區之清淨處所。佛陀入滅前交待弟子們「以戒為師,以法為重」。

★上人面對佛經,探其精要的立場:

要明白佛陀本懷 ,不論經中的文字是否為佛陀原意,都沒有關係,只要經文內容能適應現代的社會,能用現代語言說出來,讓人聽得懂,能受用,且又不離現實的生活,我就覺得正確。講說佛經道理,重點在於如何深入淺出,使人很容易明白義理,而能將心態很快轉過來,所以就是要解釋的簡單明暸,而不是在名相中打轉 。

★「比丘」含義:

大比丘是隨佛出家的男眾修行者。「比丘」之意為怖魔、殺賊、乞士。怖魔,即因有人有心修行,會讓魔王起恐怖之心,使魔王少了三界中眷屬;殺賊,煩惱猶如「賊」一般,因而佛弟子要有智慧去斷除,此即殺賊;乞士,為當時一般修行者的生活方式,是志節清高之士。

★「菩薩摩訶薩」含意:

菩薩即菩提薩埵,譯為「覺有情」,摩訶是「大」的意思,因此,菩薩摩訶薩是大覺有情,即大菩薩。

★十善業是生天之因:

1、身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2、口四—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3、意三—貪、瞋、癡



Question:

1、如今慈濟在台灣發展已四十年,如何印證在《無量義經》的經典內容?

2、觀無量義,觀無量的法,觀無量的眾生,如何應用生活上的解行?



無量義經---德行品

◎周良哲 恭錄

何謂三種供養

供養分為利供養(物質)、敬供養(恭敬心)、行供養(身心的修德行為)。

諸大菩薩皆是因德行而得名,人人本具佛性,至今還是凡夫,這是應該反省之處!



舍利弗的發心

請別因為菩薩道難行就退卻,切記< 一失人身,萬劫難再>,縱使再來做人,能否聽到佛

法也是未知數。



是諸菩薩,莫不皆是法身大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所成就

既為佛弟子,不能不守持戒律,『戒』可防非止惡。身業要保持清淨,不能有殺盜淫的情

形發生;口業要預防不當的言語;心境更要清明沈著,不要起了貪瞋痴的惡念。



其心禪寂,常在三昧;恬安澹泊,為無無欲;顛倒亂想,不復得入

『寂』即是靜,指心不受外境動搖;『三昧』亦是禪,意指心止一處,不令散亂而保持安靜;

菩薩的心常在禪寂之中,不受世事煩惱所困擾,『恬安』即恬靜輕安。



佛印禪師與蘇東坡

平日應好好訓練定力,培養德行,等到逆境來時,才不會生起瞋惡煩惱,同時要訓練自己

少欲(財、色、名、食、睡)知足,透視外界欲境的虛幻而完全放下,不去計較得失。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

『靜寂』即心不動念,心靜,意志即清淨。『君子如青松,小人如紅花』。菩薩的志願要如

青松一般,經得起風雨的考驗;君子的志願廣大,見解力強,凡事皆以大眾的利益為先,

此為『靜寂清澄,志玄虛漠』。

『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菩薩的心是以眾生服務為目的,這種志願

並非短暫的,而是從初發心開始,經過億百千劫都不會退轉。沒有絲毫自私的心,這就是

菩薩廣大的心胸以及堅強的志願。能夠如此,無量法門就會顯現在前。



放下煩惱智慧生

放掉煩惱,心無雜念,自然就會啟發智慧。同時要依法觀照,放下煩惱,智慧才能顯現。



得大智慧,通達諸法;曉了分別,性相真實

『智』能分別世間的事相,『慧』則可以了解出世間的真理。學佛的人有了智之後,必須

要有純良的慧,才能運用智力於善處。《普賢菩薩行願品》中的恆順眾生,就是依照眾生

所需要的法門而施教,不但要了解眾生的特性與慾望,還要了解時機與世相,觀機觀時以

施教。



有無長短,明現顯白;又能善知諸根性欲

菩薩首先要有深沈的眼光,並以深淺不同之道引導他人。



◎無量義經的封面主要是佛陀及十方佛救渡世間苦難



[如是我聞]有多種作用:一、尊佛遺教,尊重佛陀的教導;二、異外道,為了區分此為佛教經典而非外道的經典;三、息諍論,證明此經是佛陀所說而非阿難自己所說,如是我聞四個字,可以平息大家的爭論而得意見統一。



羅漢的心境應如手畫虛空、畫過無痕

身為佛弟子,大家千萬要記得這句話----手畫虛空、畫過無痕,不能有懷恨之心。不要因為一句不中聽的話而耿耿於懷,剛才發生的不愉快,很快就讓它過去;若是懷恨在心,就是煩惱未斷、心不清淨,必須將不好的思慮捨棄掉。



◎上人講法是以事顯理



◎身體不適,無法起身禮佛,在心中默念佛號亦無不可



◎因果讓自己想到騎機車時闖黃燈,說不定也影響到了別人。

◎難行能行才是菩薩道

◎自己不要造口業也不要讓別人造口業

◎一個人心地再好,脾氣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要讓心靜下來,可觀察自己的呼吸

◎心定—修行就是要走入人群,上人有提到如何修行,修養自己的脾氣,較容易生氣的人不容易交到朋友,如果忍不住發脾氣時就如同火燒功德林,要學會如何對待如何每一種人。

別人罵我們時可能有四種反應的選擇:

◎別人罵你,馬上回應

◎別人罵你,沒有馬上回應,但臉色不好

◎別人罵你,沒有馬上回應,但態度上沒有表達出來

◎別人罵你,是為你好,為什麼要去反抗呢

◎ 學習修身養性是學無止盡

◎ 脾氣好壞跟家庭環境也有關係,父母親對於一件事情的處理態度也會影響往後自己處理事情的態度。



一、如今慈濟在台灣發展已四十年,如何印證在< 無量義經>的經典內容

◎頭目髓腦悉施人---骨髓捐贈

◎無量大悲,救苦眾生;是諸眾生真善知識,是諸眾生大良福田,是諸眾生不請之師,是諸眾生安樂處、救處、護處、大依止處,處處為眾作大導師,能為生盲而作眼目,聾劓啞者作耳鼻舌,諸根毀缺能令俱足,顛狂荒亂作大正念;船師、大船師,運載群生,渡生死河;置涅槃岸;醫王、大醫王,分別病相,曉了藥性,隨病授藥,令眾樂服----慈善、醫療

◎除世熱惱、致法清涼----居家關懷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雄區慈青學長會精進人文共修…960124「八正道---正定、正念」



導讀人:黃琇甄學姊、蘇嫺學姊

與會者:莊大輝師兄、謝育宏師兄、林達宏師兄、江玉英師姑、周良哲學長、吳青泰學長、陳勇良學長、蕭府岳學長、郭家林學長、馮琡琂學姊、蔡佳玲學姊



正念】

多散眾生數息觀 多貪眾生不淨觀

多瞋眾生慈悲觀 愚癡眾生因緣觀

多障眾生念佛觀 基礎在於戒定慧

請轉逆緣為善緣 行玆在玆有正念



【正定】

攝諸心念正定法 心不移動能靜定

心靜定則道能通 正信才能夠正定

萬法本來無所住 正住真空道理中

動靜皆寂為賢相 正確修行菩薩道

慈濟世界感恩心 愛為天下眾生生

但願眾生得離苦 大愛包容地球村

大愛包容地球村 大愛包容地球村





*正念--- 謂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堪能進止涅槃,是名正念。



一個人的外在行為,最主要是由內在修養所表現的。

由「得」而成「德」,所以「德」者「得」也。

有定才能產生「慧」「思」就是警惕,「念」就是觀念。我們過去一鎎在所思念的是「戒、定、慧」。



五停心觀修習法(訓練心的五種方法)

學佛的基礎主要在「戒定慧」,戒是遵守做人的原則。

「戒」是規矩,也是規則。「心安」就是「戒」;「理得」就是「定」,定能生慧。

一、多散眾生數息觀(觀察自己的呼吸)

二、多貪眾生不淨觀

三、多瞋眾生慈悲觀(多聽經、心量放開)

四、愚癡眾生因緣觀(因是日常生活中培養出來的,因成果就,果在因中,時時刻刻不離因果觀)

五、多障眾生念佛觀(心光如同被燈罩罩住了,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障礙)



觀是反省、觀照之意,我們要回光反照,藉外在的型態來反照自己、警惕自己,則世間的一切動態,都是最好的教育。

「觀」字,接受人事的意思,要藉事練心----藉人事來鍛鍊我們的心思;因此滿我們要接受人事,並且感恩人事。



*請逆緣為善緣

一個人必須自信、信他。

人都是自障,而非被世間外緣所障礙。

*心如明鏡被塵遮

想撥開障礙,必須回光返照。

信心是智慧的光明,回照內心本,也稱為「反觀自性」。

要生信心,唯有一種方法----念佛。

念佛,要念的以佛心為己心。

*心存感恩不著相





◎開口動舌無不是業、舉手投足無不是罪。

◎智慧是要靠自己修行,別人無法給與。

◎信心、毅力、勇氣,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

◎對人不要埋怨、對事不要怨由。

◎感情受挫,向對方90度鞠躬道別。

◎有緣不一定有份。

◎人生成功不是需要很多的學歷,先天條件不好,也是會有很好的機緣。



正定—謂人攝諸散亂,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決定不移,是名正定。攝諸散亂,心無掛礙。



學佛最主要的是「三無漏學」—戒、定、慧。有「戒」就不會犯錯,身心不犯過錯,自然能「定」;心定不散亂,自然能產生智「慧」。三無漏學就是出自這份不散亂的心。

「正定」法,也是教我們要「攝諸散亂」。學佛要學得心持正定。

「攝」就是專一、統一的意思。學得制服心念的要領,這就叫做「攝」。不論心念多散亂,只要學佛學得正,訓練得精熟,自然心念一轉,馬上就能將散逸的心思收攝回來。

心散則神亂,常有人說「神通」,立於定才能得到神通。佛法中所謂的「六神通」,就是不受障礙。

世間障礙,有自障、他障,有內障、外障;是我們行不通就稱為障礙。而自己內心的障礙(魔)是最可怕的。我們的心若有散亂疑惑,道自然就行不通了。所以,平時要收攝自己的心念,只要心專、意專、神專,自然能道道皆通。



動靜皆寂為「賢相」

攝心於道。收攝散亂的心思,成為統一的心念,就稱為「道」;若能如此,則「身心寂靜」。

修行學佛,學得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定靜,讓人覺得非常莊重,這就叫「賢相」。因為人的身行動做皆由心所指揮。德行、心思到什麼程度,只要看齊身體的行動就能一目了然。所以身心寂靜就表示一個人德行的成就。



萬法本來無所住

正住真空之理—我們必須常常住於真空的道理中,看透人間物質之理。

一切物體都是四大何合而成,四大一分離,則萬事皆空。一切物質皆無實相,只有「名相」。這就是「空」的道理。



決定不移,是名正定

日常生活中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人也是不斷在變動。

一日之中,人的身體就在不停地生滅、延續。這就是--「行不住」--生命不住著。因為我們有生、老、病、死,所以學佛一定要學得正住真空之理,要透徹物理、心理與生理。

學佛若對於物理、真理能透徹,就「決定不移,是名正定」,我們的心不移動就能靜定,心靜定則道能通。



結語

學佛的綱領有「三十七助道品」,這三十七種修道方法歸納起來就是一個「正」字。

多多體會正確的要領,這就是修行。



正定----謂人攝諸散亂,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決定不移,是名正定。攝諸散亂,心無掛礙。



學佛最主要的是「三無漏學」-戒、定、慧。有「戒」就不的犯錯,身心不犯過錯,自然能「定」;心定不散亂,自然能產生智「慧」。三無漏學就是出自這份不散亂的心。「正定」法,也是教我們要「攝諸散亂」。學佛要學得心持正定。



◎在慈濟中有接觸佛法,當心思散亂時,較容易將自心收攝。

◎心開運就通。

◎時時開心、以佛心為己心、時時好心、時時就是好日。

◎君子如水、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

◎寂靜就是不浮動。

◎上人勉勵慈大的實習生:不僅要乖,而且不要有企圖心但是要有使命感。

◎人要有目標、不要有目的。

◎食慾也是一種貪念,提醒自己不淨觀。

◎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應以自己的體驗來與他人分享。

◎懂理的人未必懂事,懂事的人一定懂理。

◎上人的法一直對治著很多人生的煩惱。

◎無量法門---人人都是一部經典。

◎人的心波是會互相影響的。

◎下班後經過高雄港可以把煩惱丟到海的那一邊,回到另一邊就不會記住煩惱。

◎人與人的互動必須要有情感的結緣,且要結好緣。

◎上人對慈青問兩句話:「書有無念好、環保有無做好」。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人:謝育宏師兄、邱文馨學姊

與會者:莊大輝師兄、吳冠霖師兄、林達宏師兄、陳勇良學長、蘇嫺學姊、方怡琇學姊、蔡佳玲學姊、吳沛滕學姊、馮琡琂學姊、劉秀儀學姊、黃琇甄學姊



【正命】

修學佛法要正命 守本分抱歡喜心

有緣感觸求真理 回歸本性見實相

學佛要去妄回真 一理通則萬理徹

出自內心本分事 正命慧命自然現



【正精進】

戒中修定定成慧 專心一意在成佛

道心不可來間斷 發心力行有恆心

禪在日常生活中 走入眾生群中去

一勤天下無難事 守志奉道正精進





正命

業的形成是因為眾生有存活生命的本能,有生命就有行為動作,也就會產生業。福業與惡業,無論是幸福或是罪惡,都是眾生為了活命才造就這些善惡的業。我們若能正確的利用生命,則生命力可累積福份。



◎要結善緣…遇到不好相處的同事或人建議有三點:

一、乎伊披(讓他佔便宜)

二、乎伊贏(讓他贏)

三、乎伊歡喜(讓他歡喜)



真正學佛的人要遠離五種邪命:

第一:詐現異現----詐騙眾生就是對自己不忠實。這正是佛陀教誡中最嚴重的罪業,學佛是希望我們能回歸本性,本性是純真、單純的,純而不雜、真則不詐,修行就是要回歸本性。



第二:自說功能----自大。以為自己很偉大,功能很充足,這便是貢高我慢。謙虛是內在修行的功能,愈有修行的人就愈是謙虛。愈有學問的人就是愈覺得不足。所以要以自心來吸收佛法的教育,不斷的追求、發揮效用,則「一理通、萬理徹」。



第三:占相吉兇----學佛不可動不動就占卜相命,須知我們原是因善惡業而投生入世。「凡夫被命轉,聖人能轉命。」因為凡夫一切都是依命運來安排。所有命運,在佛法中稱作「業力」,而世間人則稱作「運氣」。

「業力」是指我們這輩子所受的果,是由過去生所種的因而來。

有些人雖然過去面有兇相,但是後來肯改過、做了善業功德,無形間就會轉運。

心安則地靈,人心若很平安,地就清,住宅也很吉祥。

◎造業的生意不要作,賺錢賠錢看福報(台)



第四:高聲現威----學佛修行重在修養自己。何謂修養?有兩個準則可供依循;同時談談破壞我們形相的兩件事,就是------聲和色。

若粗言惡口,大聲小叫,容易破壞別人對你的觀感。所以我們對他人要柔和善順。



第五─說所得利,以動人心----常常自我讚歎,以此來打動人心。學佛要去妄回真,妄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這是最大的妄語業。修學佛法要有正命,生活態度要正確、待人接物不能偏差。命,是生活的形態、是動作的根源,一切的行為舉止、思想觀念都必須正確。我們應該謹守本份,只要是佛教利益眾生的事,都要不辭辛苦,趕緊付出。「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看完正命後,這輩子出生在何種家庭、做什麼工作都是上輩子修來的,我們要活出自己的如來,把人生當成一種旅行,人生如夢、人生如戲,要開心、歡喜。

◎每天都要寫好自己的人生劇本,一口氣沒有上來時,生命就不在了。

◎行善要及時!!

八正道篇‧之六 『正精進』

【正精進─不雜名精,無間名進;謂人勤修定慧之道,ㄧ心專精,無有間歇,是名精進。】

ㄧ、解釋:

〈一〉「正」:不偏邪。「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方向稍有偏差,就會與目標相距日遠。

〈二〉「精」:不雜、精純。最怕是心存雜念,有污染的心態。真正的禪是在日常生活中,擔柴運水無不是禪,能夠專心一意就是禪。

〈三〉「進」:無間。道路若間斷則無法通行,需要費盡周章整修,將兩邊道路接起來,才能通行。

〈四〉「勤」:不懈怠。「修」:修行。不要逃避外境,善用道心去轉境。

〈五〉「定」:心定。一暴十寒就是不定心。「慧」:俗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智慧是從人與事之間磨練出來的,所以要走入眾生群中去行菩薩道。

〈六〉「ㄧ心專精,無有間歇」:既然選定一條路,既然粉身碎骨,也要走到終點。學佛志在成佛,學佛必須經過菩薩道,而菩薩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二、佛陀說「制心一處,事無不辦。」「發明大王」愛迪生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但他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發明兩千餘種東西。

三、正精進的態度,也像《伊索寓言》中龜兔賽跑的故事。烏龜爬得慢,兔子跑得快,但是烏龜腳踏實地,步步為營,鍥而不捨,從從容容地走完全程,而兔子心想:「哼,我反正是跑得快的!」跑不了多久就停下來休息睡覺,一覺醒來,發現烏龜已經先到了目的地。我們要學的精進,就是那隻烏龜的精神。

三、星雲大師認為「說一尺,不如行到一寸」因此力當行佛。大師比喻人如工廠,生產「身、口、意」三業,因此在生活中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實踐三好運動就是行佛。

四、三好運動存錢筒:2007年祈願─每天訂一個時間〈12pm〉各寫一件《身行好事》、《口說好話》、《心想好意》的具體事蹟。



◎青山無爭…福田用心耕,縮小自己,要學習謙卑去面對每一個人。

◎成就他人就是莊嚴自己。

◎一的心態才能完成夢想。

◎資源班的小朋友也會口說好話,只要跟他們比大拇指,他們會說:我很棒、我好聰明…

◎上人來到靜思堂,一進門先主動與大家問好。上人的德行在一秒鐘內展現。

◎生死有命、在第八業識會形成業力,往生那一刻會遷移我們帶我們往業力所在,所以來慈濟一定要發願,願會跟著業力走。

㊣不同生命階段做慈濟,每個人都會有每個人的生活哲學。

◎一直覺得跟慈青一起變老是很幸福的事。把慈青當成情人。聽慈青分享那種感覺是很深厚、很真誠。訓練著自己聽各種慈青分享。

◎做慈濟的生活哲學…生命沒有什麼轉變,培訓的這一年中,社區活動參與的很少,大部份的時間都在參與慈青的活動,所以感覺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覺得做慈濟是一個很自然的事情。

◎我們都在長大,蛻變的過程都要去適應。

◎每天都習慣看到小朋友、可以瞭解父母對小孩的那一份,不管自己多麼的辛苦,都要付出愛。

◎在慈濟有點像是手足的感覺。

◎很高興來參加學長會,大輝學長提到上人主動跟大家問好,人與人之間應該要主動與人問好及互動。時時用積極的心來與別人互動。

◎要用同理心來對待算命的人,多聽他的分享,也要多同理對方,給他支持、鼓勵,而不是一味的告訴他算命是不正確的。

◎因為有太多的習氣,所以有願力把我牽引到慈濟,因為熱誠所以投入。

◎修行是要很謹慎的。善惡緣都是在週遭的。社會都有個階層的迷失,不管資深或是資淺,我們要縮小自己如微塵。

◎不要逃避外境,善用道心去轉境。

◎遇到的每個人心念如果不一樣,時時刻刻要謹言慎行。

◎在新的一年送三億三千萬「做人有情意、思考有創意、生活有意義」

一千萬要健康、二千萬快樂(知足常樂、為善最樂、自得其樂)三千萬要種善因(口說好話、心想好願、手做好事)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十七道品講義---- 七覺支篇(951129)捨、定、念覺支



導讀人:林珉玥學姊

與會者:莊大輝師兄、林達宏師兄、江玉英師姊、莊雪吟師姊、方怡琇學姊、蘇嫺學姊、黃琇甄學姊、吳沛滕學姊、邱岩諺學長



【捨覺支】

日常生活執著心 捨離所見念著境

心病還需心藥解 把握現在是道心

人生猶如走繩索 甘願來做歡喜受

看得開來想得遠 專心一意向前行



【定覺支】

心住一境不散亂 歡喜自在心能定

諸禪不生煩惱念 禪在生活日用間

慈濟世界感恩心 愛為天下眾生生

全力奉獻無所求 堅定心意道中行



【念覺支】

一念之心動三千 起心動念剎那間

相入於心想生思 慈濟世界為眾生

但願眾生得離苦 大愛包容地球村

把握因緣種福田 修成正果在眼前

但願眾生得離苦 大愛包容地球村

把握因緣種福田 修成正果在眼前





「捨覺支」---能捨棄日常生活執著心,舍離所見念著境,捨棄一切煩惱無明,則能使心鏡通透證明。捨棄煩惱,一方面能得到輕安,另一方面則是幫助我們達到定靜的境界。捨覺支中告訴我們不論在人間付出多少心血、多麼辛苦,都不要把心停留在過去,也不必時常討人情。







「定覺支」「心住一境不散亂,歡喜自在心能定,諸禪不生煩惱念,禪在生活日用間。」挑柴運水無不是禪,起心動念無不是禪,心靜念定,耳目所見所聞,無不是自在的美景。



「念覺支」——煩惱垢盡,心定輕安,這分輕安亦立足於心存正念,時時存正念,就能時時輕安。所以正念很重要。從四念處至七覺支都不離開正念,有正念,才有正定,心念才會定靜下來,才能真正舍掉一切人我是非、物欲境界。



結論:若心昏沉之時,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支,觀察諸法令不昏沉。若心浮動之時,當念用除覺支,除身口之過非;用捨覺支,捨於觀智;用定覺支,入正禪定;攝其散心,令不浮動,是名覺支。



◎我們的心志堅定,在日常生活中心志與行動一致,則心不散亂,從一而終並堅守信與誠,這些都在一個「定」字,所下的承諾符合義理都可以去實踐它。

◎有嗜睡症,但來到慈濟後覺得精神敏銳。

◎活動後有些人我事非,就把它換個角度去想,換個方式去做。

◎有次跟幕後對話臉色不好看,心中覺得愧疚,但事後道歉解釋後就會較容易適懷。

◎要跟一聞百悟、一聞千悟的人相處。

◎遇到人事要奈米化不要焦點化,輕安自在好消化

◎不好的念頭要令速斷

◎看淡自己,緣來無盡,緣盡無求。

◎心中有目標就能承受重擔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七覺支很像一個進階式的調整自己內心的方法,只要愈練習,進步的速度就會愈快,七個方法很快就會適應了,要把情緒與做事分開,不能受發脾氣的心情影響。

◎七覺支像服藥,先止咳再退燒,一帖一帖的服用,煩惱就能去除。

◎感恩、尊重、愛:不能去頭去尾

◎與家人相處的時候反而是最難相處,但境界轉過了之後,感情會特別融洽

◎寧願與人事問題來磨,比起境界來磨更容易接受。

◎面對自己的情緒要察覺、自省、再察覺、再自省要不斷的明心見性。

控制讓生氣的時間變短,一次要比一次進步就是精進。

◎願力會超越體力。

◎師志不能忘,很多的學長畢業後就離開了這個道場,進來之後很容易也很易有境界就走了,很可惜,學長一但沒有接觸慈濟的道場就很難修行,煩惱就不易斷除。

◎上人慈示學長要:「多擔待、多擔待」。



「如何與不喜歡的人相處」

當我們遇到不喜歡的人時,不妨這麼想,就是因為自己前世沒有和對方結

善緣,所以這一生他老是來煩你、整你、讓你難過,但這些困擾可以讓你

有更多磨練的機會、成長的空間,你反而應該感謝他。即使你善待對方,

對方還是對你不好,你仍舊要繼續與他結善緣,因為既然過去未曾與他結

好緣,此生更應該與他結善緣。如果能有這種觀念,即使見到自己不喜歡

的人,也會覺得對方是來成就自己的菩薩。



所以,如果別人對你不好,你仍然要善待他;如果別人傷害你,你仍然要

一本初衷地照顧他;如果別人欺負你,你應該要原諒他,這就是「廣結善

緣」。如此堅持下去,別人便會逐漸被你的態度所轉變。



也許此生你一直付出,都得不到對方正面的回應,但還是要繼續和他結善

緣,這種緣叫「來生緣」。畢竟連草木、動物都有感情,更何況是人呢?

只要心存善念不斷地付出,對方一定會轉變,即使今生不轉變,來生也會

轉變。所以,只要抱持著與他人結「來生緣」的信念,便不會覺得和自己

不喜歡的人相處是件苦差事了。



記錄:誠玨 合十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十七道品講義---七覺支(擇法、精進、喜) 951115



導讀人:吳冠霖師兄

共修與會者:莊大輝師兄、謝育宏師兄、林達宏師兄、蕭府岳學長、邱岩諺學長、方怡琇學姊、林怡君學姊、吳沛滕學姊



《七覺支》

【擇法覺支】

觀察諸法用智慧 選擇教法來修行

大乘三法善抉擇 上求佛道化眾生

學佛要求於內心 分辨是真或是偽

學習佛陀大悲心 修得七覺正道行



【精進覺支】

心若專一無雜念 力行正道不間歇

名利地位都虛幻 善能覺了修道法

有情眾生煩惱多 情難斷而愛難捨

四無量心無間斷 分分秒秒精進中



【喜覺支】

有理有道是真法 心得善法生歡喜

為佛教而為眾生 終此生而志不忘

慈濟精神古來有 復古佛陀再世時

親身力行佛真理 體悟真法得歡喜





◎聚會要以法聚會



◎可從慈青學長身上學到風範,人的成長需要鼓勵,學弟、學妹身上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



◎在一個團體裡要深根,要喜歡別人、信賴別人



◎每個職場都會有與我們理念不同的人:建議有六點

一、相互瞭解(在職場上對於什麼事情比較關注)

二、相互體諒

三、相互尊重

四、相互包容

五、相互讚美

六、相互幫忙



◎三明治讚美法:先讚美、提建議、再讚美…

例:學妹妳們活動這樣規劃很有創意,若能再加上慈濟人文我想會更好,但整體而言你們是很棒的。



◎看了很多學弟、學妹的區通告後,協助幫學妹修改內容,以三明治讚美法向學妹建議後,學妹非常的開心。



◎同樣的讚美,份量不同,在讚美的同時,必須要向上提昇



◎如果講建議的事項,要懂得明辨是非,很難拿捏…但有時該堅持還是得堅持。



◎當力量很簿弱時,可請出 上人的法,或請出世間法來給學弟學妹鼓勵。



◎學長學姊必須從自身做起,體悟再分享…



◎如何與人溝通,抓住機會與學弟、學妹們分享慈濟精神,我們給自己找了太多了藉口,學長們是真的如法,如何顧好大家的慧命,是我們彼此要重視的課題,在慈濟做事很難,也因為難才需要我們做,每個人根器不同要讓自己更加如法。



◎工作上有很多人事上的煩惱,公司有分許多小團體,被同事誤解,心裡起了悲憫心,不因人事而讓自己起了煩惱。天底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吃苦了苦、苦盡甘來!!



◎遇到人事問題可念佛!!



◎拿起三十七道品用心精進,每天讓自己用平常心渡過。



◎念佛可以靜心…



◎縮小自己很難,儘量把掌聲留給對方。











三十七道品講義



學佛道上,必定要堅定意志,心定志堅是學佛的不二半門。有云:「學佛乃是大丈夫事,將相難為。」這分苛擔是如來家業的堅定心念為匹夫所難當,所以我們必定要有毅力。

   佛陀為了堅固眾生的意志,使之邁向這條不二法門,所以運用種種方便法,諄諄善誘以為引導。但是,不管是小乘或大乘的教法,均不離四諦、十二因緣,以至六度萬行。佛陀說菩薩的淨土,就是在三十七肋道品,運用這三十七種方法,從凡夫地走入菩薩的淨土。前面已經說了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這就是行道漸進的方法。

   接下來還有「七菩提分及八正道分」。所謂七菩提分,又稱七覺支、七等覺支、七遍覺支、七菩提分寶、七覺分、七覺意、七覺志、七覺支法、七覺意法,亦略稱七覺。菩提就是覺,顧名思義,七菩提就是七種覺悟之法,我們可以此七法來堅定意志。



轉迷成悟,心住一境

   覺就是不迷,第一要有選擇,所以七覺支的第一項即「擇法覺支」。

   我們在凡夫地,常常都是迷而不覺,所以生生世世流轉六道,甚至每一天每一時刻,心念時時受到境界的誘惑,不時生生滅滅、起起落落,沒有一刻安定。

   要脫離迷惑,一定要選擇一條清淨的覺道,相對的,清淨的覺道,則要以智慧來選擇。「擇法」,選擇正確的道法,擇法之後即要精進、堅定去實行,所以常常有人說:「我選擇了這個法門,就要永不後悔。」這就是堅定。我們如果選擇了一條永不後悔的覺道,自然會走得很歡喜。

   希望每天歡喜,就要每日每時每刻,每分每秒精進。所以「精進覺支」,就是敦促我們精進於一條永不後悔的道路,甘願做而歡喜受,每天都能做得歡歡喜喜,即是精進覺支的極致。歡喜我們有同志同道者,同行在菩薩道上,互相鞭策,彼此勉勵。

   雖然在凡夫地難免會有煩惱,不過,有了同道者相互扶持,就可以互相善解,然後得到心靈上真正的歡喜,甚至是自在輕安。處在凡夫的境界,而能超越境界,彼此善解包容,去除人我之間的煩惱,心安就身輕,所以身輕心安,就沒有種種粗重的煩惱,這就是「輕安覺支」。

   再來是「舍覺支」,能捨棄日常生活執著心,舍離所見念著境,捨棄一切煩惱無明,則能使心鏡通透證明。捨棄煩惱,一方面能得到輕安,另一方面則是幫助我們達到定靜的境界。

   「心住一境不散亂,歡喜自在心能定,諸禪不生煩惱念,禪在生活日用間。」挑柴運水無不是禪,起心動念無不是禪,心靜念定,耳目所見所聞,無不是自在的美景。此是為「定覺支」。

   第七種方法是「念覺支」——煩惱垢盡,心定輕安,這分輕安亦立足於心存正念,時時存正念,就能時時輕安。所以正念很重要。從四念處至七覺支都不離開正念,有正念,才有正定,心念才會定靜下來,才能真正舍掉一切人我是非、物欲境界。

   七覺支雖然是七種方法,其實都離不開一念——意志。意志的培養,第一就是要選擇,選擇之後要精進,在精進中自然能得到法喜,時時法喜日日輕安。在輕安中存正念,有正念自然就有正定,有了正定心不動搖,就不受欲念或人我是非、名聞、功利等等的誘惑,舍掉一切心中的執著,自然是更加輕安自在。

   說起來很複雜,不過,照這樣連貫起來也很簡單,只要我們堅定意志,所選擇的是正確的道路與方法,其他就沒有困難了。



今生難舍,前世夫妻

   佛在世時,僧團中同樣有一些心存煩惱的弟子,某一次在給孤獨園裏,比丘們同樣遇到一件法友間的問題——當時有一群上了年紀的人,是一群在家修行的老道友,他們在社會上都很有名望,平時的志願亦相投。同樣有一分善心,同樣是在事業有成之後勤行佈施,常常供養佛僧、佈施窮苦,可說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在家修行者。

   這群道友常常聚在一起論道,也常常在供養佛僧之後,把佛陀的開示提出來互相討論。有一天,他們又聚在一起研討佛法,說著說著,其中一位長者就歎了一口氣!

   大家見他這樣,都關心地問他為何歎氣?這位長者便語意深長地說:「在座的大家都已經上了年紀,看看我們庸庸擾擾一生,在世間忙忙碌碌,雖然家境都很安定,怎奈歲月不待,我們的生命到底還剩下多少?與其等待生命的終結,何不現在就舍去家庭,到僧團中隨佛陀出家,以求取永生的慧命。」

   長者這麼一說,其實這些道友們心中都有同感,年齡一大把了,真的也要為未來著想,所以他們也都同意選擇出家。說做就做,於是他們一起來到佛陀面前,向佛陀請求出家,佛陀慈悲也就允其所請。

   孰料出家之後,這一群向來在家中享受慣了的年老比丘,相對于過去富有物欲的生活,忽然間出家,要與僧眾們同樣過著三衣一缽的清貧生活,實在是很困難。尤其是每一天的作息,每天都要出外托缽,這讓他們最覺得難以適應,久而久之,他們乾脆自己在精舍附近蓋了個小精舍,脫離僧團獨立生活。

   但是,這群人要如何獨立生活呢?當時其中一位比丘就說:「我家夫人很會料理家事,也很會料理飲食,我回家去拜託太太為我們張羅三餐。各位覺得好不好?」

   大家一聽全都點頭贊成。能從這位比丘的俗家每天送伙食過來,真是兩全其美的方法,所以大家共同合資,每天的伙食就由這位比丘俗家的太太來張羅。這樣的安排確實不錯,每天的飯菜都很可口,大家也覺得十分適意。

   可惜過了不久,這位夫人就往生了。夫人往生之後,這群老比丘們每日的飲食頓失著落,少了這麼一個人為他們料理,他們的生活好像忽然間沒有了頭緒,所以大家都悲傷地哭了。愈哭愈傷心,大家互相擁抱大聲哭叫。哭聲傳回到僧團所在的精舍,僧眾中有人就循著聲音去尋找,結果發現這一群初出家的老比丘,就問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你們為什麼事痛哭流淚呢?」

   其中一位老比丘就激動地說:「向來我們生活的依怙者,忽然間往生了。我們不知道怎麼辦,所以很惶恐、很悲淒。」前往探查的比丘聽了,也不知道要如何勸解。回到精舍,大家就集中在法堂議論:「既然這群老人已經來出家了,就應該在僧團中生活,現在他們在精舍外獨立生活,而且又發生這種事,到底要如何勸導他們呢?」正在議論時,佛陀來了,就問他們:「發生什麼事了呢?」

   比丘們把這件困擾的事向佛陀稟告。佛陀聽了搖搖頭,很慨歎地說:「比丘啊!這件事不只是發生在現在。」話說從前,在一個海邊的樹林裏住著一群小鳥,其中有一對鳥夫妻,牠們很相愛,每天都出雙入對一起去覓食。

   有一天,附近的村莊中因為海龍王聖誕,村民們家家戶戶都準備了豐盛的東西,來到海岸邊祭把,有乳酪、米飯等等很多食物.祭拜完後,村民回去了,東西就放在原地,這對鳥夫妻看到海岸邊有這麼多食物,就飛過去吃乳酪、吃飯。口渴了,那裏有酒,就把酒當成水喝了。喝了之後有點醉意,這兩隻鳥又飽又醉,就在海面上飛翔遊戲。

   剎時間,突然有一波大浪掀起,母鳥來不及飛走,硬生生被大浪卷走。公鳥在海面上不斷地找啊!飛啊!卻再也見不到母鳥的影子,牠一直不肯放棄地找啊,找啊!不斷發出悲鳴的聲音。

   其他的鳥兒聽到了,都圍過來關心,知道母鳥不見了,一群鳥兒就隨著公鳥在海面上不斷地飛啊,飛啊!不斷地悲鳴。這時,其中有一隻鳥就說:「平常母鳥很溫馴,都會為別人設想,是鳥群中最受喜愛的,現在不幸被海浪卷走了,我們大家趕快合力把海水吸幹,看能不能找到母鳥?」一群鳥也認為有理,大家就用力地吸,希望把海水吸幹。

   但是,鳥怎麼能吸幹海水呢?雖然牠們很努力,已經吸得兩頰都酸痛了,尤其是海水很鹹,吸久了口渴了,就到海岸邊休息。回頭一望,海面上還是一波波的巨浪翻湧,出了這麼大的力氣來吸海水,還是無濟於事啊!



道心不堅,法喜難生

   佛陀說到這裏,就對比丘們說:「比丘啊!以前的這對鳥夫妻,其中的公鳥就是現在請夫人料理伙食的老比丘,而那只母鳥就是侍候他們,幫他們料理生活的夫人。他們生生世世就有這種愚癡,雖然有那分追求佛法的道心,能夠選擇正法,但是他們欠缺精進心,因而無法生起法喜。

   他們雖然懂得出家,但是沒有精進心,也不得法喜心,所以他們的身心無法輕安,心念就無法堅定。不能捨棄世俗生活的結果,到頭來,還是一樣苦惱不堪。」

   學佛就是調適心念,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們處在人間,一定要有寬闊的心胸。例如看到別人有成就,自己也覺得光榮;見到人家快樂,就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刻,這就是寬闊的心胸,也就能時時「輕安自在」。

   但是凡夫心,總是嫉賢妒能,看到別人表現優秀,心裏就不舒服;別人的能力好,就忍不住嫉妒。這種凡夫心態實在狹窄可憐,無法容納好的人,優秀、成功的人,當然也就接觸不到美好的事物。

   佛陀在世時,有一次來到一個城市。城裏有一位長者很善良,有愛心,可惜受到城裏尼犍外道所左右,常常灌輸他不正確的觀念,所以長者一直無法接觸正法,修習正道。只是一味愚迷地信奉、護持這個外道團體。

   佛陀慈悲,覺得這麼好的人,信仰卻偏差了,實在值得憐憫,就決心到城中去度化他。

   尼犍外道聽到這個消息,知道佛陀要來就很緊張,他知道佛陀與弟子們一旦入城,自己的學說就站不住腳了,城裏所有的人,一定都會受到佛陀感化而歸向佛。如此一來,自己的聲望勢必受到打擊。

   尤其失去善心長者的護持,自己和跟隨眾又何以為生?所以就先下手為強,趕緊去對長者說:「聽說瞿曇沙門帶著弟子們往城裏來了,你可知道,這個僧團是一個非道的團體,他們都是拋棄父母、拋棄妻子、家庭,到處東奔西走的人。這些人行於非道,都是不吉祥的人,如果讓他們進入城中,就會降下五穀不登、氣候不順的災禍,對人民的損失很大。我們要趕快想辦法,阻止瞿曇的僧團入城。」

   長者一聽,內心很惶恐,如果真像尼犍外道所說的,那真的是很不吉利。於是趕緊問道:「那麼,以你的意見,我們要如何防止瞿曇的僧團入城呢?」

   尼犍外道就對長者說:「我知道他們的生活形態,僧團所到之處,需要休息的地方,山林樹下、有清水的地方,是他們最喜愛的。我們可以把叢林全砍伐掉,讓他們沒有地方住;在清水的源頭,也用汙物堵死,讓他們來了沒水可喝。出入的城門再放一些刀槍器械來抵擋,這樣就能阻止他們進來。」

   長者覺得這也是一個辦法,就叫人將茂盛的樹,全都攔腰砍下半截;在清淨的水源頭,也塞進一些很髒的東西,又在出入的要道,置放刀槍弓箭來嚇阻僧眾們。

   佛陀一路走來,就聽說長者的舉措,但是慈悲的佛陀,卻更加生起悲憫,覺得凡夫實在是很無知!因此,雖然是心痛,他還是一樣繼續向前行。

   幾天後,佛陀來到這個城市,進入城裏,果然每條水道不是堵塞住了,就是受到污染。僧眾們來到郊外,樹木也果真都被砍斷,沒有樹葉可以遮蔽,但是,他們還是在這裏住下來了。



棄惡就善,大地祥和

   說起來很不可思議,一天、二天、三天,四天、五天,到了第七天,已經剩下半截的樹身不斷發出新芽,樹葉不斷生長,樹枝也不斷蔓延出去,不久,又長出許多茂盛的綠葉。雖然有幾天缺水,但是第四天后天空就下起雨了,水源頭的污染物全被沖得乾乾淨淨,水流清澈無比。

   樹木生長綠葉,水溝滿了,野草野花搖曳生姿,整個市郊生機勃勃,尤其是結穗的稻、麥也都飽滿下垂,一片豐收的氣象。人民驚覺僧團的到來,帶來多麼吉祥的瑞相,跟尼犍外道說的完全相反。原來大家都被騙了!

   長者看到這樣的景象,也明白自己過去的迷誤,就帶著歡喜的心,與城中的百姓一起來到樹林下瞻禮佛陀。佛陀莊嚴地坐在那裏,看到長者與人民到來,就微笑地向大家招呼。

   長者看到佛陀,不由自己地五體投地,禮敬佛足。佛陀微笑頷首,開始為大家講說「五戒十善」之法,也對大家分析,信仰一定要有正知正見。長者等人心開意解,即向佛請求皈依,捨棄偏邪的外道,成為佛教的護法。

   這段故事是個很好的例證,哪怕是修行者,也可能產生偏差。當初印度的許多外道教徒,雖自以為是在修行,卻缺乏「七覺支」的思想指引,以致選擇錯誤,不得正見正行,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態,哪里能夠捨棄物欲,得到真正的歡喜與輕安自在。

   不過,不管遭受什麼樣的譭謗障礙,佛陀還是以平常心冷靜面對,以慈悲與智慧一一開導施教。

   佛陀說:「人啊!往往都是心理作祟。魔並不在身外,多數都是心魔。」人有心結,心中嫉賢妒能,怕別人比我們優秀,怕別人比我們受尊重,這都是凡夫的心態。

   佛陀的教育是慈悲。慈,就是讓人快樂;悲,是拔除人的苦難,能讓人人得到歡喜,快樂自在,人與人之間能尊賢敬老,這就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育。不要常常站在凡夫地,用凡夫的心來看待一切。打開心門,你會看到海闊天空!能面對境界而不受障礙,降伏內心的魔障,距離佛道的目標就愈來愈近了。

   舉出這個例子,我們就知道七菩提分,在生活中是相互連貫的。起於擇法,只要我們認為是正確的選擇,就要尊重自己的選擇,並且時時刻刻鞭策自己精進求法,有精進才有感受的歡喜,才能得到輕安。在日常生活中存正念,不被周圍的環境所搖動,才能生出定力,幫助自己捨棄過去、現在的煩惱。

   因此,這分堅定的意志非常重要,尊重自己所選擇的道路,那就要精進不息。萬法唯心,大家既然選擇了這個法門,就要時時用心。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



守之不動,億百千劫



大家應該都知道這四句是出自無量義經,這本經典是由屏東的一位師姑與我結緣,師姑告訴我們,已走入菩薩道要深入經藏,以前偶有機會翻閱經書前面的開經偈寫著: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現在才慢慢懂了這四句的意含,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明師難遇今已遇,



希望自己能多點時間深入經藏…

以下是無量義經的內容簡介



 

 

無量義經



作 者:證嚴法師 講述

出版社:靜思文化

ISBN:957-8300-96-4

規 格:388頁15×21cm

出版日:2001/12

定 價:300元(單冊)



   



   

內容簡介: 上人曾昭示:慈濟精神即法華精神,法華精髓即《無量義經》。《無量義經》經文優美,簡明扼要,甚為上人所推崇,並與慈濟有不凡之因緣,更重要者,此經乃菩薩大道之指也。



《無量義經》全一卷,分三品,由中天竺沙門曇摩伽陀耶舍傳入我國。與《法華經》、《觀普賢經》合稱「法華三部經」。《無量義經》乃佛陀住世後期所說,因有情眾生煩惱無量,是故佛陀說法無量,義亦無量,無量義生自一法,而此一法即無相之本性;此經內容又多以《法華經》為中心,因此也是《法華經》之開經。

   

導讀:



《無量義經》全一卷,分三品,由中天竺沙門曇摩伽陀耶舍傳入我國。與《法華經》、《觀普賢經》合稱「法華三部經」。《無量義經》乃佛陀住世後期所說,因有情眾生煩惱無量,是故佛陀說法無量,義亦無量,無量義生自一法,而此一法即無相之本性;此經內容又多以《法華經》為中心,因此也是《法華經》之開經。



佛陀為了教導眾生行菩薩道、破除我執,讓大眾了悟一切法本就是清淨、不生不滅、平等、空寂,故宣說《法華經》之前,先講《無量義經》。此經一如佛陀所言:「是經本從諸佛宮宅中來,去至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住諸菩薩所行之處。」期許眾生能生起大悲心,成就菩薩道。



曾有人問證嚴上人,在佛教經典中,哪一部經與上人較相應?上人告之:「法華三部之《無量義經》。」早在民國六十年代初期,慈濟已致力於慈善志業六、七載,上人為了讓佛教徒能明瞭佛法,希望有心研究者亦如慈濟會員般地逐年增加,遂於民國六十一、六十二年分別在農曆三月二十四日「慈濟功德會」成立紀念日,舉辦「佛七」,在此期間,除虔誠念佛之外,又宣講《無量義經》。



上人嘗言:「經者,道也;道者,路也。」強調學佛者,莫只執於念佛、誦經,而忽略了「行經」。佛法需落實在生活中,唯有透過身體力行,凡事以大眾利益為優先考量,方能真正進入佛法之堂奧,體解佛陀的本懷與教化──非唯自利也是利他,不啻自淨心靈,亦可淨化他人。



慈濟以大愛鋪路走過三十五年,隨著志業的成長,拓展為「一步八腳印」,上人的悲願始終不離經文〈德行品〉所言:「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並期勉慈濟人要有堅定的信念,發心如初、守志奉道,如此才能經得起風雨考驗,勇於接受磨練。



慈濟人依循教化,體會經中所言:「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奉持諸佛清淨戒,乃至失命不毀傷。若人刀杖來加害,惡口罵辱終不瞋,歷劫挫身不倦惰,晝夜攝心常在禪。遍學一切眾道法,智慧深入眾生根。」菩薩道雖難行,但我們仍發願要學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萬行的修持,不斷地「做中覺,覺中做」。



本書即是將早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之內容,匯集編輯而成,雖彼時慈濟志業發展僅止於慈善工作,書中也多針對慈善事項作譬喻或印證;然亦無失於法理之論證,依舊是精闢感人,可謂「掃除眾生無明,力行菩薩道」之最佳良導。願人人依循這永恆不墜的真理至情,邁向平安祥和的理想境界。





 

劃撥帳號:18469229,戶名:靜思文化志業有限公司

劃撥帳號:14786031,戶名:慈濟文化出版社  

服務專線:02-27760111分機2103

linda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